鎢合金F1賽車配重Ⅲ

賽車的車身越輕意味著留給車身配重用的空間餘量就會越大。除了致力追求輕質化之外,正確分配F1賽車的重量是至關重要,甚至汽油承載量多少,所造成的重量分配改變,也必須考慮進去。當今的國際汽聯FIA對F1賽車規則的限定是車重,其中包括車手的體重,服飾和配備等加起來不得低於600公斤。然而這個規定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沒有一輛F1賽車是低於600公斤的。制造一輛F1賽車通常需要遵從1000多條規格和規則,其發動機采用8缸發動機,容量可達2.4萬升,有5000多個元件,能產生900多馬力。
 
所有F1設計工程師都會將賽車重量設計在FIA規定的最小車重限制以下,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用配重件來為某些特殊賽道調校賽車配重。因此,賽車配重是一項非常重要但卻難以駕輕就熟的任務。由於鎢合金配重件的密度較大所以每一塊鎢合金配重件的體積都不會很大,但是重量卻是同等體積鋼材重量的兩倍,因此用來作F1賽車的配重是再合適不過的(下圖為法國大獎賽紅牛二隊賽車輪轂上的鎢合金配重塊)。對於F1賽車來說,正確合理地使用鎢合金配重件可很大程度地提升賽車在比賽中的性能,提高賽車的操控性,控制賽車重量分配,從而降低賽車重心。2002年時,國際汽聯和一些專業人士為F1賽車的配重提出了改革方案,即每獲得世錦賽1分積分就得到1公斤配重,由此可見賽車配重的重要性。
鎢合金賽車輪轂配重塊
 
微信:
微博:

 

鎢合金F1賽車配重Ⅱ

轉向過度就是指在賽車過彎時,實際轉向角度比前輪的轉動角度大,也就是後輪出現了向外側的滑動。也就是說,當後輪將車尾推離彎道時,車手所需要轉動方向盤的前輪舵角的角度比實際彎道的半徑所需要來得小。增加車尾的重量就可以讓賽車呈現轉向過度的特性,比如雷諾R25(如圖),當大多數車隊已經將前部配重增加到47%時,雷諾的前部配重仍低於40%。相反的,如果增加賽車前部的重量就可以呈現出轉向不足的特性,車頭在過彎時會有指向彎外的傾向,轉向上賽車要更為沉重一些。
雷諾R25
F1賽車對配重平衡性的要求就如同車手試圖找尋理想行車路線般講究,並非所有的賽車手都喜歡對賽車進行中規中矩的操控,為安全起見,有許多車手都喜歡賽車有著輕微轉向不足的設定,比如米卡·哈基寧(Mika Pauli Häkkinen)。相反,少數的頂尖車手卻偏愛轉向過度的操控特性,如埃爾頓·塞納(Ayrton Senna da Silva),邁克爾·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和基米·萊科寧(Kimi·Raikkonen)等。這些都完全取決於車手的駕駛風格,以及賽車配重的分布。
 
由於賽車的整體重量在制造之後是固定的,車身各個零件的設定也已將車手的體重計算在內。因此,車手體重的增減變化也會影響到車身的配重,這意味著F1車手除了必須有非常強壯結實的身體以外,還十分重視自己體重的增與減。資料顯示F1賽車基本車重約440公斤左右,扣除車手體重和服飾,其他配備等重量後,也就是說大約有60公斤以上可以用來配重,以求精確地符合車手的需要。一塊售價高達4萬歐元的重金屬板,通常一支車隊在賽季中會用上大約10塊左右。
微信:
微博:

 

鎢合金F1賽車配重Ⅰ

目前的賽車運動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場地賽車顧名思義,就是指賽車在規定的封閉場地中進行比賽。場地賽車又可分為漂移賽、方程式賽、轎車賽、運動汽車賽、GT耐力賽、場地越野賽、直線競速賽等等。對於方程式賽車而言,它必須依照國際汽車聯合會制定頒發的車輛技術規則規定的程式來制造,其中包括車體結構、長度和寬度、最低重量、汽缸數量、油箱容量、電子設備、發動機工作容積、輪胎的距離和大小各方面的標准等等。
 
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會導致車身失去平衡,而為了抵擋空氣阻力的上升氣流只能刻意地增加賽車車身的重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平衡性,因為依靠車身自身的重量是難以抵擋的。因此對F1賽車而言,其能夠在驚險的賽道上取得佳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將賽車每一磅的重量均勻分布,致力追求賽車完美的配重平衡。
 
賽車設計的特殊性使其要求配重件應盡可能地節約空間,這也意味著設計人員必須使用高強度,比重大的材料來制作賽車的壓艙物。由於鎢合金具有高密度的特征,所以常被用作鎢合金配重件,並使用於賽車比賽中,以便優化賽車的性能,更好地平衡與控制賽車的運行。換句話說,將鎢合金配重件應用於賽車中,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底盤重量以便賽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能使車身保持平衡。目前F1車隊的工程師一般會使用“鎢板”作為壓艙物來調整賽車的配重,這種鎢板價格昂貴,一塊“鎢板”價格基本都在4萬歐元左右。
鎢合金F1賽車配重板
微信:
微博:

 

廠家收貨意願低,鎢鋼價格下滑

廠家收貨意願低,鎢鋼價格下滑;鉬原料強勢有所减弱,市場低價難購。
 
鎢市場行情:下游合金廠家收貨意願低,廢鎢鋼現貨市場供過於求,收貨商為規避風險大幅壓低價格,廢鎢鋼價格不斷走低,預計後期或仍有5元左右的下滑空間。
 
鉬市場行情:原料強勢有所减弱,現時價格平穩,需求較前期减少,鉬精礦漲價步伐暫止。鉬鐵現時主流零售報價5.6萬元/噸,實際成交要稍低一些。現時鉬市場低價難購,但需求一般,近期平穩。
 
宏觀方面,預計新機制出臺前油價將暫緩調整,兩次少降450元/噸;11省十三五爭進自貿區,打造開放型經濟;國家能源局:未來三年暫停新建煤礦。
微信:
微博:

游離氨和補加酸對制取仲鎢酸銨的影響

游離氨的影響
初始鎢酸銨溶液中游離氮濃度從17g/L增加到51g/L時,制得的APT松密度從2.22g/cm3下降到2.02g/cm3。因為游離氮含量大,蒸發結晶時PH下降就慢,隨著時間的延長,溶液的濃度增大,當溶液達到仲鹽PH值範圍時,此時溶液的過飽和度相對增大,所以制取的APT顆粒相對減小。如在結晶過程中向溶液中連續樸加一定量的游離氨,可維持溶液的PH在一定範圍,使溶液的過飽和度得以控制,有利於顆粒長大。
 
補加酸的影響
用鹽酸中和溶液調整(NH4)2O與WO3的比例,使溶解度大的鎢酸銨較快地轉變成溶解度小的仲鎢酸銨,造成大的過飽和度而有利於細晶的生成細晶生成後可通過控制蒸發結晶溫度及時間達到控制晶體粒度的目的。
試驗首先將溶液加熱、蒸發,在不斷攪拌下,以多股細流緩慢地注入10%~20%稀鹽酸至PH6.5~7.5。試驗結果見圖4。由圖4可知,溫度升高APT的松裝密度增大,加酸量增大,松裝密度減小;加酸後反應時間越長APT顆粒越粗。用此方法制得的APT,晶形規則,粒度比較集中,尤其是制取細顆粒APT比較方便。試驗觀察到,當酸加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則開始有鎢酸生成。
 
蒸發溫度、加酸量、時間與APT松裝密度的關係
微信:
微博:

仲鎢酸銨結晶強化--超聲波法

超聲波是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在實際應用中又分為功率超聲波及檢測超聲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密度較大的固體及液體中也能傳播較遠距離。由於鎢製品的粒度、形貌等物理性質與其原料仲鎢酸銨(APT)有著很大的“遺傳”關係,所以,APT晶體的架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鎢製品的形貌與性質。因此,如何製備高品質的APT產品,也就變成了鎢工業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
 
在仲鎢酸銨結晶過程中引入超聲波場,觀察對比APT結晶的變化。本次實驗設定條件為:實驗溫度80℃,超聲波場頻率170kHz。實驗結果表明,超聲波能強化APT結晶,細化APT的晶體粒度,但是,本實驗的細化效果不是很明顯。那麼,如何能提高APT結晶速率,同時細化晶體粒度呢?
 
如果引入微波,當超聲波同微波同時作用於APT結晶過程,效果會如何呢?我們設定實驗條件如下:鎢酸銨初始濃度為265.66g/L,結晶溫度為95℃,超聲波功率1000W,超聲波頻率25kHz,微波功率700W,結晶時間為10min。實驗可以得到平均粒徑為5.2μm,兼具單晶及超細優良物理性質的微米級長方體單晶APT晶體。並且,整個實驗過程無需加入任何表面活性劑或分散劑,避免了外加試劑對產品純度造成影響的可能性。
微信:
微博:

鎢酸鈉和碘化鉀體系對雙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

碘化鉀是白色立方結晶或粉末。在潮濕空氣中微有吸濕性,久置析出游離碘而變成黃色,並能形成微量碘酸鹽。光及潮濕能加速分解。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鹼性,能溶解碘。雙氧水是過氧化氫(H2O2)的水溶液的俗稱,為無色透明液體。適用於醫用傷口消毒及環境消毒和食品消毒,是一種“綠色”氧化劑。工業處理過程中過量或未作用完的H2O2如不進行適當處理,將會影響後續反應過程,或者對環境造成危害。因此,研究H2O2在各種條件下的催化分解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
 
碘化鉀和鎢酸鈉複合催化體系在鹼性條件下對H2O2有劇烈的催化分解作用,而且顯示出強烈的協同增效作用。實驗方法為:用皂膜流量計,在磁力攪拌、恒溫水浴或冰浴條件下測定催化劑催化H2O2分解放出的O2體積。
1. 將 KI、Na2WO4. 2H2O、H2O2 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反應時取25mL H2O2、25 mL H2O、一定品質的Na2CO3置於100mL反應瓶中,開動磁力攪拌器和恒溫水。
2. 同時也將催化劑(總量10 mL ) 量好放入試管中置於恒溫水中恒溫,待溫度恒定到預期溫度時迅速將催化劑加入反應器中,皂膜流量計迅速壓出1個皂膜,當皂膜到達刻度時開始用碼錶記時,由量氣管讀出H2O2分解放出的氧氣體積。
3. 每隔1 rnin記錄1次數據,當每分鐘產氣量小於1 mL時停止記錄資料,繼續反應直到無氣體放出,記錄總體積。以精密數位氣壓溫度計測量氣溫和大氣壓,把所量氣體體積換算成標準狀況下體積.
 
根據上述操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碘化鉀和鎢酸鈉以一定的比例配比,對H2O2有劇烈的催化分解作用,說明過氧鎢使KI催化H2O2分解反應時的慢步驟得到極大提高。
2. 催化分解過程中隨著H2O2濃度的降低,速率對H2O2的反應級數存在明顯拐點,可能是由於Na2WO4在不同H2O2濃度下可以生成不同的鎢過氧化物引起的。
3. 實驗濃度範圍內催化劑濃度與反應速率呈平方倍的關係。
 
微信:
微博:

蘇打熱解白鎢精礦制取鎢酸鈉

自然界中已發現的鎢礦物有20多種,但具有工業研究價值的鎢礦物僅有黑鎢礦和白鎢礦。白鎢精礦外形為粒狀石塊,白色帶黃,有脂肪光澤。橙色,雙錐狀晶體,晶體碩大,且尖端呈透明深橙色。加熱或經紫外線照射,略呈紫色。是煉鎢的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業生產技術處理白鎢礦,需要採用高堿量、高溫、高壓浸出技術才能達到較好的分解率。同時得到的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堿鹽、雜質離子。需要結合各種淨化處理技術,去除雜質元素,由此而產生了大量的含鹽工業廢水。另外,由於浸出液中還含有過量的堿,還需要對其進行回收處理。因此,改良現有的生產工藝勢在必行。
 
基於此種現狀,以白鎢精礦為原料,採用幹法球磨機械活化一焙燒一造渣高溫熔融分相的火法冶金手段能有效分解白鎢精礦,實現鎢與脈石雜質的有效分離,最終得到較純淨的鎢酸鈉產品。實驗方法總共分3步:
1. 蘇打熱解白鎢精礦直接高溫熔煉
結果表明,白鎢礦與蘇打直接高溫熔煉制取鎢酸鈉是不可取的。熱重分析表明,蘇打分解白鎢礦的適宜溫度區間為:590℃~850℃,綜合考慮,蘇打與白鎢礦發生反應的溫度應在865℃以下,而熔煉造渣溫度應在1000℃以上,需要將分解反應和熔煉造渣過程分開進行。
2. 蘇打焙燒分解白鎢精礦:
結果表明,添加石英對分解反應產生了不利影響。在焙燒溫度595℃,焙燒時間2h,堿量為理論量的2.3倍的條件下,白鎢精礦的分解率能達到93.79%。針對分解不太理想的焙燒結果,還可進行機械活化提高白鎢礦分解率,採用濕法和幹法球磨活化強化分解白鎢精礦。
3. 蘇打焙燒後熔煉分相實驗
不加造渣劑高溫熔煉,僅僅通過提高溫度(1100℃提高至1500℃),熔體難以分相。加造渣劑高溫熔煉,降低造渣劑配比中CaO的含量及提高溫度,均能夠改善熔渣物性,使熔渣與鎢酸鈉分離更加完全。
 
   
           熔煉時間對白鎢精礦分解率的影響                                                   熔煉溫度對白鎢精礦分解率的影響
 
綜上所述,採用幹磨活化一焙燒一造渣高溫熔煉工藝,不僅可以實現白鎢精礦的有效分解,使其分解率達到98%以上,而且還可以有效地分離鎢與脈石,去除雜質磷和矽,得到較純淨的鎢酸鈉產品。鉬在分解與熔煉過程中不能與鎢實現分離。獲得的鎢酸鈉固體經過水溶,可得到較純淨的鎢酸鈉溶液。水溶渣可再返回焙燒與熔煉。
 
微信:
微博:

鎢酸鈉的用途

鎢酸鈉,又叫鎢酸鈉二水合物,鎢酸鈉的性狀為無色結晶或白色斜方晶系結晶,具有光澤的片狀結晶或結晶粉末。熔點為698℃,相對密度為3.25,在乾燥空氣中風化,加熱到100℃時失去結晶水。鎢酸鈉溶于水,水溶液呈微鹼性,不溶於乙醇,微溶於氨。
 
                                 鎢酸鈉晶體粉末
 
鎢酸鈉是怎樣獲得的呢?首先它需要三氧化鎢與氫氧化鈉反應,或採用鎢精礦與氫氧化鈉壓煮,生成鎢酸鈉溶液。然後再經過一系列的工藝來分離雜質成分,如精製、過濾、離子交換等。最後通過蒸發結晶就能得到鎢酸鈉產品。
 
鎢酸鈉的用途也非常的廣泛,具有很重要的工業應用價值。它的主要用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用於分析試劑、催化劑、水處理藥劑。
2、用於製造金屬鎢、鎢酸、鎢酸鹽,例如磷鎢酸鹽、硼鎢酸鹽等。
3、用於媒染劑、顏料、染料、油墨。媒染劑在化學生物上都有很大用途。對細胞和組織的染色時,可用使細胞、組織和色素結合的藥物溶液去處理,可使材料著染,此藥物溶液即為媒染劑。它也指染料通過某種媒介物上染於織物而達到染色目的的所用的物質。
4、紡織工用作織物加重劑,用作織物助劑。由鎢酸鈉、硫酸銨、磷酸銨等組成的混合物可用於纖維的防火和防水。此種纖維可製作防火人造絲和人造棉。亦可用於皮革鞣制。
5、用於電鍍鍍層防腐。電鍍能增強金屬的抗腐蝕性、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導電性、光滑性、耐熱性和表面美觀。
6、用作助溶劑引入瓷釉色料能起降低燒成溫度和補色作用。
7、用於石油工業及航空、航太材料的製造。

 

微信:
微博:

中國鎢工業發展過程

中國作爲鎢資源大國,在鎢出口和生産方面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中國鎢市場的變化對國際鎢市場的變化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2015年來鎢價持續下跌,在年底雖然鎢價有所上漲,但是目前鎢工業的發展仍然處于低勢。爲了更好的瞭解中國鎢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中國鎢工業的發展過程有所瞭解是必須的。
自1907年,在中國江西西華山發現鎢礦,中國鎢工業發展至今已經108年了。中國鎢工業發展歷程如下所示:1952年,中國第一座機械化選礦廠在大吉山鎢礦選礦廠投産;1953年,在贛、湘、粵等省相繼成立了鎢礦地質隊伍,從而開始了正規的地質勘探工作;1956年,北京電子管廠投産,該年該廠生産了3000萬米鎢絲和20噸的鎢材;1958年,株洲硬質合金廠建成投産且被列爲《一五》期間國家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81年,召開了第一次鎢業科技大會,其中方毅同志題詞“振興鎢業”;1988年,株洲硬質合金廠投資1.6億元引進Sandivick的技術,該年其硬質合金生産廠生産了300噸的硬質合金;1990年,鎢協向國務院建議,采取果斷措施救物業危機,得到了李鵬同志的批示;1991年中國國發5號文件下發,鎢礦列爲保護性開采礦種;2004年,中國鎢工業走出了多年的低谷困境。
中國鎢工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變强的艱苦創業歷程。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