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種稀土元素名稱的由來及用途淺說-鏑

鏑(Dy)
1886年,法國人波依斯包德萊成功地將鈥分離成兩個元素,一個仍稱為鈥,而另一個根據從鈥中“難以得到”的意思取名為鏑(dysprosium)。鏑目前在許多高技術領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鏑的最主要用途是:
(1)作為釹鐵硼系永磁體的添加劑使用,在這種磁體中添加2~3%左右的鏑,可提高其矯頑力,過去鏑的需求量不大,但隨著釹鐵硼磁體需求的增加,它成為必要的添加元素,品位必須在95~99.9%左右,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2)鏑用作螢光粉啟動劑,三價鏑是一種有前途的單發光中心三基色發光材料的啟動離子,它主要由兩個發射帶組成,一為黃光發射,另一為藍光發射,摻鏑的發光材料可作為三基色螢光粉。
(3)鏑是製備大磁致伸縮合金鋱鏑鐵(Terfenol)合金的必要的金屬原料,能使一些機械運動的精密活動得以實現。
(4)鏑金屬可用做磁光存貯材料,具有較高的記錄速度和讀數敏感度。
(5)用於鏑燈的製備,在鏑燈中採用的工作物質是碘化鏑,這種燈具有亮度大、顏色好、色溫高、體積小、電弧穩定等優點,已用於電影、印刷等照明光源。
(6)由於鏑元素具有中子俘獲截面積大的特性,在原子能工業中用來測定中子能譜或做中子吸收劑。
(7)Dy3Al5O12還可用作磁致冷用磁性工作物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鏑的應用領域將會不斷的拓展和延伸。

Dy
微信:
微博:

 

金屬氧化物摻雜影響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3/3

三氧化鎢(WO3)陶瓷的賽貝克(Seebeck)係數受金屬氧化物摻雜影響。金屬氧化物氧化鑭(La3O2)、氧化錫(SnO2)以及氧化銅(CuO)摻雜的WO3陶瓷,Seebeck係數都隨著溫度升高而逐漸增大,且都為負值,說明三者都為n型熱電材料。SnO2與CuO摻雜WO3陶瓷Seebeck係數絕對值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由於SnO2本身就具有很高的Seebeck係數,因此摻雜SnO2的WO3陶瓷的Seebeck係數絕對值會隨著摻雜濃度增加而變大,而摻雜CuO的WO3陶瓷當摻雜濃度為1.0mol%時樣品具有最高的Seebeck係數絕對值。摻雜La3O2的WO3陶瓷Seebeck係數絕對值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要比純WO3陶瓷小,這是因為摻雜La3O2後導致電子濃度增加,因為Seebeck係數與電子濃度成反比關係,所以降低了Seebeck係數絕對值。三者的Seebeck係數絕對值都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大。
 
受金屬氧化物摻雜的影響,三氧化鎢(WO3)熱電功率因數會發生改變。La3O2摻雜導致WO3陶瓷的功率因數提高了很多,可是功率因數隨著摻雜濃度的增大又成下降趨勢,La3O2摻雜雖然提高了WO3陶瓷的電導率,但同時也降低WO3陶瓷Seebeck係數絕對值,導致不同摻雜濃度的WO3陶瓷功率因數相差很大,當摻雜濃度為0.5mol%時,功率因數最大。SnO2摻雜導致WO3陶瓷的功率因數提高了很多,因為SnO2本身具有良好的熱電性能,所以摻雜SnO2的WO3陶瓷具有很高的電導率與Seebeck係數絕對值,當摻雜濃度為10.0mol%時,功率因數最大。CuO摻雜導致WO3陶瓷的功率因數提高很多,CuO摻雜同時提高了WO3陶瓷的電導率與Seebeck係數絕對值,因此功率因數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當摻雜濃度為1.0mol%時,功率因數最大。
微信:
微博:

 

一種鎢粉自動放料平臺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鎢粉生產工具,特別涉及一種鎢粉自動放料平臺。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鎢粉品質因K、Si影響而降低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鎢粉自動放料平臺,包括有進料腔、攤鋪腔,進料腔下端設在攤鋪腔內,在進料腔上端設有進料口和氫氣進口,在進料腔下端設有開口,在開口上設有分料網。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達到了克服了K、Si對鎢粉粉粒的影響和提高了鎢粉的粒度的效果。

鎢粉生產過程中,因鎢粉在常溫下不會與氧氣發生反應,所以現有的自動放料平臺沒有考慮採用在密封狀態下進行平鋪放料,一般採用開方狀態下進行平鋪放料,但鎢粉含有K、Si能促進鎢粉顆粒長大的雜質。在氧氣的作用下易進一步啟動K、Si,從而促進鎢粉粒度長大。為了防止鎢粉被二次污染,需要在相對乾淨的環境內對鎢粉進行平鋪放料,以提聞鶴粉的品質。

一種鎢粉自動放料平臺,其特徵在於,包括有進料腔、攤鋪腔,進料腔(I)下端設在攤鋪腔內,在進料腔上端設有進料口和氫氣進口,在進料腔下端設有開口,在開口上設有分料網; 所述的攤鋪腔內設滑動杆、螺旋杆、及設在滑動杆下方的裝料盤,滑動杆二端固定在攤鋪腔內壁上,在滑動杆上設有滑塊,滑塊上設有分散孔,螺旋杆—端與攤鋪腔內壁活動連接、另一端與攤鋪腔外的變頻驅動設備機械連接,螺旋杆上的螺紋與滑塊上側壁上的螺紋相互嚙合; 所述滑塊上的分散孔通過布袋與進料腔下端開口連通。

微信:
微博:

 

金屬氧化物摻雜影響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2/3

選用氧化鑭(La3O2)、氧化錫(SnO2)以及氧化銅(CuO)金屬氧化物摻雜三氧化鎢(WO3)陶瓷,分析這三種摻雜WO3陶瓷微觀結構的影響。低濃度La3O2摻雜明顯促進了WO3晶粒的生長,,摻雜後晶粒的尺寸都變大了,但是當摻雜的濃度繼續上升時,晶粒尺寸開始變小,晶粒生長又被抑制了;SnO2的摻雜抑制了晶粒的生長,使晶粒的尺寸明顯小於未摻雜WO3陶瓷,而且隨著濃度增加逐漸變得更小;而CuO卻促進了晶粒的生長,而且隨著濃度增長而變大。La3O2與SnO2的摻雜使得WO3陶瓷的孔隙率變小並且隨著摻雜濃度增加更變小,而CuO的孔隙率在摻雜濃度為1.0mol%左右到達小。隨著摻雜濃度的增加,摻雜La3O2與CuO會存在同一種現象,即摻雜濃度大於溶解度都會出現第二相,分別為La2WO6、CuWO4,第二相都是由摻雜物與WO3發生反應生成的,這點與鐵系金屬氧化物類似;而摻雜SnO2出現的第二相為SnO2,這點與鐵系金屬氧化物、氧化鑭以及氧化銅都不同,比較特別。
 
摻雜La3O2、SnO2及CuO對WO3陶瓷電導率的到影響。摻雜La3O2和CuO明顯增加WO3陶瓷的電導率,隨著摻雜濃度的增加,電導率上升至最大數值後開始下降,La3O2與CuO摻雜濃度分別為0.5mol%與5.0mol%時,WO3陶瓷具有最大電導率,電導率出現下降是因為摻雜濃度上升在WO3陶瓷晶界上產生第二相,使得晶界間的流動性降低,同時也使得晶粒間的空隙附著於晶界附近,導致電導率下降。而摻雜SnO2的WO3陶瓷雖然也會因為摻雜濃度增加在晶界間出現第二相即SnO2,但是SnO2具有更好的電導率,所以WO3陶瓷的電導率會繼續上升,濃度為10.0mol%時出現最大電導率。而且三者的電導率都會隨著環境溫度的上升而增加。
微信:
微博:

 

2015年9月中國鎢品出口量統計表

單位:千美元

商品名稱

計量單位

9月

1至9月累計

比去年同期±%

累計比去年同期±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鎢品

1,898

46,628

12,981

412,543

6.4

-34.3

-17.6

-36.6

 

微信:
微博:

金屬氧化物摻雜影響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1/3

當發現某種材料具有新的特性時,研究者一方面會想怎麼將這種材料直接用於產品製作,另一方面會想著通過什麼方式去增強這種材料這一方面的性能,提高利用效率。一般從這三方面入手來增強材料性能:更新材料的製備流程、改進製備工藝參數;摻雜或者合成複合材料;材料熱處理。摻雜是改善材料某一特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本文主要目的是為了探究摻雜能否改善三氧化鎢(WO3)陶瓷的熱電性能。
氧化镧、氧化锡、氧化铜
既然摻雜目的是為了提高WO3陶瓷的熱電性能,而電導率是判斷熱電性能高低的一項總要指標,在一般情況下電導率與熱電性能高低是成正比的,因此選擇電導率普遍比較好的金屬氧化物來作為摻雜物。之前在《鐵系金屬氧化物摻雜對三氧化鎢陶瓷熱電性能影響》文章中探究的是鐵系金屬氧化物氧化鐵、氧化鈷和氧化鎳的摻雜對WO3陶瓷熱電性能的影響,本文選的摻雜物是鐵系金屬以外的氧化鑭(La3O2)、氧化錫(SnO2)以及氧化銅(CuO)這三種金屬氧化物。製備摻雜三氧化鎢陶瓷的過程。本文採用將摻雜物與三氧化鎢固體混在一些研磨成粉,研磨後的粉末經過乾燥、預燒、混合漿料後燒結成陶瓷片。從微觀結構、電導率、賽貝克(Seebeck)係數以及功率因數這四個方面來作比較,對比摻雜前後WO3陶瓷的變化以及三種摻雜陶瓷在這四個方面上得區別,從而得出哪種摻雜物對WO3陶瓷熱電改善效果最佳。
微信:
微博:

 

仲鎢酸銨結晶母液的回收利用 3/3

M115-a是近幾年剛開發的一種新型試劑,因其在解決鎢鉬分離這一長期困擾鎢工業難題上發揮了顯著的作用,一投入使用,立即備受推崇。M115-a在處理鎢酸鈉、鎢酸銨溶液同時,也能有效地處理APT結晶母液。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含鎢的離子和含鉬的離子在結構和離子半徑上的差異,加入極性化合物M115-a,M115-a優先與含鉬離子和一些其他雜質離子形成難溶化合物沉澱,實現相互分離。

假設母液中Mo的品質濃度為0.1~0.5g/L,WO3品質濃度為15~18g/L,加沉澱劑M115-a後,由於鉬離子沉澱下來,母液Mo含量將降至0.005g/L以下,而有價物質WO3和NH4Cl則保留在母液中,留作後續工藝流程使用。

M115-a沉澱法的巨大優勢在於:能深度除雜,返回主流程的母液品質好,與傳統的沉白鎢工藝相比,WO3的回收率可提高10%左右,NH4Cl的利用率由0提高至70%~80%,且消除了全部廢水。處理後的母液可直接返回生產工藝主流程,實現鎢的回收。同時有效利用NH4Cl這一有價物質,提高經濟效益。並且M115-a沉澱法處理母液具有流程和設備簡單、成本低、易於掌握的特點,對經典工藝和交換工藝均適用,是一種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方法。

仲鎢酸銨結晶母液的回收利用 2/3,请见
http://news.chinatungsten.com/big5/tungsten-information/81707-ti-10602

 
微信:
微博:

 

仲鎢酸銨結晶母液的回收利用 2/3

APT结晶母液回收文獻《石灰直接沉澱法回收仲鎢酸銨結晶母液中WO3方法的研究與工業實踐》中指出,結晶中的WO3主要以正鎢酸鹽或仲鎢酸鹽形態存在,並存有少量的雜多酸鹽和較高的Mo及其他雜質元素。余堿分解法利用粗鎢酸鈉溶液中的餘堿(含堿大約為30~40g/L)與母液中的鎢、鉬酸銨反應,方程式如下:
2NaOH+(NH4)2WO4→Na2WO4+2NH4OH
2NaOH+(NH4)2MoO4→Na2MoO4+2NH4OH
 
反應後得到的溶液按理論量的5倍加入Na2S,在酸性(pH=2.5~3.0)環境下沉澱,Mo以MoS3形式沉澱,將沉澱過濾後,溶液返回主流程與粗鎢酸鈉溶液合併淨化除雜,留待後續工序使用,主要工藝流程見圖:
 
餘堿分解法處理後的母液與粗鎢酸鈉液合併後,淨化除雜效果十分明顯,並且對工藝生產主流程不產生任何不良影響,整個工藝所生產的APT能達到高純品的需求。餘堿分解法直接回收結晶母液中的WO3,金屬實收率可提高0.52%,且利用餘堿除Mo酸化後液可替代部份鹽酸,APT的堿耗、酸耗分別下降8%和7%,特別適用於經典工藝,是堿法生產APT處理母液行之有效的方法。

仲鎢酸銨結晶母液的回收利用 1/3,请见
http://news.chinatungsten.com/big5/tungsten-information/81705-ti-10600
微信:
微博:

電解法製備三氧化鎢 2/2

採用直流磁控濺射法在ITO導電玻璃上沉積三氧化鎢薄膜,氧分壓、濺射功率、溫度對單層結構三氧化鎢薄膜形貌組成和電致變色性能的影響。為了優化薄膜的電致變色性能,根據單層膜研究結果,在單層薄膜的基礎上製備了雙層結構的三氧化鎢薄膜,研究了薄膜形貌組成對薄膜電致變色性能的影響。利用X射線衍射(XRD)、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原子力顯微鏡(AFM)、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電化學工作站多種測試手段,對薄膜的組成、形貌、光譜和電化學性質等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濺射條件下製備的三氧化鎢薄膜均為非化學計量比(O/W<3)。氧分壓越高,製備的三氧化鎢薄膜中O/W越大。氧分壓為85%時,製備的三氧化鎢薄膜具有較優的電致變色性能。

對濺射功率的研究結果表明,在50W~100W的範圍內,濺射功率越大,薄膜的緻密度和粗糙度增加。適當提高濺射功率可以改善薄膜的電致變色性能。室溫條件下,氧分壓85%、功率100W和120W時製備的非晶三氧化鎢薄膜微觀形貌具有明顯差異,且都具有較好的電致變色性能。著色前後三氧化鎢薄膜的最大透過率變化分別為74%和86%,著色/褪色回應時間分別為9.6s/2.9s和9.3s/3.9s,著色效率分別為45.07cm2•C-1和43.11cm2•C-1。製備的單層納米結構三氧化鎢薄膜透過率調製能力和著色效率均達到較高水準,滿足自適應偽裝要求。
 磁控濺射靶材表面的磁場及電子的運動軌跡
磁控濺射靶材表面的磁場及電子的運動軌跡

在350℃下濺射製備的三氧化鎢薄膜為單斜晶態,提高濺射溫度會降低薄膜中的O/W。迴圈200次後,晶態三氧化鎢薄膜的穩定性可達到99%。在單層結構薄膜研究的基礎上製備了三種不同結構和組成的雙層結構三氧化鎢薄膜,測試結果表明:薄膜的形貌和組成會直接影響薄膜的電致變色性能。在製備的雙層樣品中,上層疏鬆下層緻密的雙層結構電致變色薄膜電致變色性能最好。疏鬆結構有利於離子的擴散,提高薄膜的回應時間,緻密結構可提高薄膜的離子存儲能力。該種雙層結構三氧化鎢薄膜的迴圈穩定性、透過率變化、著色效率、著色/褪色回應時間分別為84%、74%、19.86cm2•C-1和64.6s/99.7s。
 

微信:
微博:

 

仲鎢酸銨結晶母液的回收利用 1/3

鎢的冶煉過程中,仲鎢酸銨(APT)是必須的中間原料。採用結晶法製備APT, APT結晶母液中WO3的含量一般會占全過程5%~15%,另外,還含有其他雜質, 如:Mo、P、As等。如果直接把母液處理掉,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所以, 如何經濟合理的回收利用APT母液結晶,就成了廠家和科研單位的一個重要課題。選擇合理的回收工藝對整個生產過程的工藝技術指標和經濟利益有著很大 的響。APT母液結晶處理方法有餘堿分解法、離子交換法、M115-a選擇性沉 澱法等,本文講述這三種方法的工藝及分析。
 
方法一:離子交換法
20世紀80年代,仲鎢酸銨的生產開始採用離子交換法,因其具有流程短、投資 少、環境好、收率高等優點迅速被廣泛推廣。而對APT結晶母液的處理方法也 開始轉向離子交換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鎢在各種不同pH值範圍內形成不同的絡合陰離子(同多酸及雜多酸),當APT結晶母液由弱鹼性調到酸性時,鎢酸根離子聚合成HW6O521和W12O639及H2W12O640等,P、 As、Si、Mo等與鎢形成 PW12O340、PMo12O340、AsW12O340、SiW12O440 等,與鹼性樹脂 接觸時,發生反應如下:
6R3NHCl+H2W12O640= (R3NH)6H2W12O40+6Cl,再用堿液解吸,發生以下反應:

(R3NH)6H2W12O40+6NaOH=Na6H2W12O40+6(R3NH)OH

Na6H2W12O40+18 NaOH=12NaWO4+10H2O                
           
離子交換法處理結晶母液,可使整個APT 生產工藝的金屬回收率提高1.2%~2.0%,且具有流程短、勞動條件好、環境污染小等優點。處理後的母液進入主流程後,各項工藝技術指標穩定,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對APT生產主流程採用離子交換工藝的廠家尤為適合,是一種從APT結晶母液中回收鎢的簡單而經濟合理的工藝方法。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