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细泥回收-全摇床选矿工艺

全摇床选矿工艺图片

全摇床选矿工艺图片

钨矿是性脆易碎的矿物,在选矿过程中极易形成细泥,因此我们的尾矿中仍然含有不少有效的钨金属元素,据统计,细泥中的钨金属量一般占原矿的11%-14%,因此,钨细泥的再一次处理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所以我国的矿山都会把钨细泥做为单独的流程来处理,这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全摇床选矿工艺流程是我国早期普遍使用的一项钨细泥处理工艺,说是工艺也算不上,它就是简单的用单一摇床对浓缩过的细泥进行处理,主要的过程就是“筛”,为提升细泥回收的精矿品位,有的矿山还会不厌其烦地多“筛”几遍,然而这种工艺再怎么“筛”,回收率35%就是它的天花板极限,再也没办法提高了,因为对于37微米以下的钨细泥,摇床它筛不到只能鞭长莫及,看着细泥从指缝中流过。

虽说全摇床选矿工艺现在有种种不好,但也不能因为它落后就去全盘否定它,在工业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这种简单可靠,指标稳定的回收法是各矿山回收细泥的主要手段,虽说最多只有35%的回收率,但是27%—35%基本是稳的,而且任何工艺的进步都是在实践中摸索,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前进的,全摇床选矿工艺流程虽说现在落后了,但它也算是细泥回收的“鼻祖”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微博
微信

 

白钨矿的浮选法-剪切絮凝浮选法

剪切絮凝浮选法图片

剪切絮凝浮选法图片

剪切絮凝浮选法是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的一种新的白钨矿浮选法,是上世纪瑞典人首先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含矿品位低、杂质多的白钨矿。

Read more...

白钨矿的浮选法-常温浮选法

常温浮选法图片

常温浮选法图片

一般来说,加温浮选法是主要缺点是成本高和耗时间,所以,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国的钨业发展出了常温浮选法。

Read more...

白钨矿的浮选法-加温浮选法

加温浮选法图片

加温浮选法图片

加温浮选法在1970年以前是我国普遍使用的白钨矿的浮选法,是前苏联化学家彼得诺夫于1940年发明的,所以又称彼得诺夫法。

Read more...

浮选法-白钨矿的粗选

白钨矿的粗选图片

白钨矿的粗选图片

在自然界中,白钨矿大多存在于矽卡岩层中,与可浮性好的含钙脉石矿物共生,所以白钨矿也被称为钨酸钙矿(CaWO4)。在选矿的过程中,这些含钙类矿石成了白钨矿提纯的拖油瓶,难分难舍得必须用到化学方法才能将它们分离,这个过程叫浮选,白钨矿的粗选是浮选法的第一个阶段。

Read more...

无粘结相硬质合金碳控制

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图片
相对于传统含粘结相硬质合金,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对碳含量非常敏感,保持正常相结构的碳含量具有一定范围值,超过此范围值,则出现脆性η相或者游离碳,二者对合金的强度等性能影响极坏由于无粘结相基硬质合金的合适碳含量不像WC-Co合金那样有一个波动范围,而是一个定值,因而无粘结相硬质合金的控碳更显重要。

Read more...

无粘结相硬质合金

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图片
无粘结相硬质合金是指不含或含很少量金属黏结剂(质量分数小于0。5%)的一种硬质合金产品,具有传统硬质合金无可比拟的优异耐磨性、抗腐蚀性极佳的抛光性和抗氧化性,同时减少了钴的使用,降低硬质合金的成本,在耐磨件、耐腐蚀件、刀具、模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Read more...

超细硬质合金压制性能

超细硬质合金图片
超细晶硬质合金混合料由于粉末拱桥效应大,比表面积,压坯相对密度小且密度不均匀,容易出现较大孔隙和颗粒团聚等问题,需要通过采取合适的混合料制备工艺和压制-烧结工艺来改善。

Read more...

超细晶硬质合金混合料压制问题

超细晶粒硬质合金电镜图片
超细晶硬质合金(WC晶粒度小于0.5μm),晶粒度小于0.2μm的硬质合金为纳米硬质合金,但两者概念较为重叠,经常当作同一种类型的硬质合金看待。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等优良性能,满足了现代工业和特种难加工材料的发展。超细硬质合金材料可将和的优良性能复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硬质合金硬度与强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三高(高硬度高强度和高韧性)。

Read more...

知名矿山-广东石人嶂钨矿山

广东石人嶂钨矿山图片

广东石人嶂钨矿山图片

广东石人嶂钨矿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境内的莲花山上,距离梅子窝钨矿山37公里,矿山面积3平方公里,石子嶂钨矿山和梅子窝钨矿山五十年前本一家,只是后来石人嶂矿山钨矿资源枯竭,兄弟才分了家。

Read more...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