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鎢鋼戒指?(1/2)

鎢鋼是一種燒結制成的複合硬質合金材料,也可稱為鎢鈦合金,其中至少含有一種金屬碳化物。鎢鋼的高耐磨性、耐熱性、耐腐蝕性以及高硬度使其在工業上的應用範圍十分廣闊,如用以機械加工中的切削工具,槍鑽頭等等,因此也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牙齒。除此之外,高硬度不易變形、變色的鎢鋼也可被制成各種飾品並廣受歡迎。鎢鋼的莫氏硬度可達到8.9~9.1之間,因此鎢鋼首飾的加工過程相較於用其他材料制作飾品的加工過程會更為複雜、更為困難。
 
鎢鋼戒指就是以鎢鋼為戒指原材料利用金剛石切割工具進行切割、打磨、拋光等多達三十道的工序後制成的用以裝飾的制品。鎢鋼色澤清亮、簡約加上其本身不生鏽、不致敏、不變色的特性使得經過加工之後的鎢鋼戒指性能極好,拋光後的外觀清亮如鏡面,深得許多商務人士的青睞。
鎢鋼戒指
微信:
微博: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2/2)

許多天文愛好者都會碰上類似的問題,就是將望遠鏡在三腳架上固定好了,但是在觀測天體時鏡頭卻還是會晃動。這是由於天文望遠鏡的配重不夠導致的晃動,且口徑越大的天文望遠鏡,晃動越厲害。常規來說進行天文觀測時赤道儀是不可缺少的,且應當在安裝天文望遠鏡之前就先將其固定在支架上。安裝好赤道儀之後,再安裝鎢合金配重件。
 
天文望遠鏡用的配重件一般由重錘和鎢合金連接杆組成,用鎢合金連接杆穿過重錘將其固定在赤道儀的赤緯軸下端,最後安裝天文望遠鏡。而重錘的作用如同一個平衡秤砣或者平衡錘一樣來保持望遠鏡與赤道儀的平衡。因此在安裝就緒後,必須注意望遠鏡和赤道儀之間的配重平衡,只有配重平衡了才能保證觀測過程中鏡筒的平穩,並減少赤道儀負擔。目前天文望遠鏡配重件的重錘不是使用鎢合金材料制成的,但鎢合金材料高密度的良好特性使其可以制成體積較小的重錘,但同樣擁有等同的配重性能,降低占用空間。因此將鎢合金重錘應用於赤道儀配重中指日可待。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
微信:
微博: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1/2)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發明了曆史上第一個天文望遠鏡,至此開啟了人類用望遠鏡認知天文的序幕。天文望遠鏡是現代天文學用以天文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帶領人們探知宇宙,解讀未知,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於普通天文愛好者來說,要對天體進行觀測時除了要有天文望遠鏡外還需配備赤道儀和支架。赤道儀是為了克服地球自轉對人們觀察天體的影響,而支架則是為了將天文望遠鏡固定住,防止傾斜。
 
一般來說天文望遠鏡能否觀測到更遠更暗的天體取決於其自身的集光能力,集光能力越好,就能夠看得越遠,越清晰。但此類集光能力好的天文望遠鏡口徑一般都很大,這也意味著會使得觀測時平衡性變差,影響觀測效果,因此需要為其天文望遠鏡添加鎢合金配重件。添加鎢合金配重件的目的在於鎢合金耐磨損、耐腐蝕且密度大,可以用很小的體積達到理想的配重要求。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
微信:
微博:

 

釷鎢電極

釷鎢電極

釷鎢電極是在鎢基合金中加入1%-2%的氧化釷,通過粉末冶金和壓模磨拋等過程製備而成的一種稀土鎢基電極。釷鎢電極是最早使用的、焊接性能最好稀土電極,它具備電子功能低,再結晶溫度高,導電率好,機械切割性能好等良好特性。但是由於氧化釷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其在焊接過程會受到放射線的影響並產生放射性污染。放射線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主要是體外照射和通過呼吸和消化系統進入體內發生體內照射。因此人們逐漸研製出多種稀土鎢電極作為釷鎢電極的替代,例如鈰鎢電極,鎢鑭電極等。

釷鎢電極的色標塗頭顏色根據摻雜物的不同而不同,當氧化釷(ThO2)的摻雜量在0.90%~1.20%之間,色標塗頭的顏色是黃色;摻雜量在1.8%~2.2%之間,顏色是紅色;摻雜量在2.80%~3.20%之間,顏色為紫色;摻雜量在3.80%~4.20%之間,顏色為桔黃色。

釷鎢電極的運作性能良好,能在超負荷的電流下很好的運作,因此常作為直流負電極或碳、不銹鋼、鎳合金、鈦合金等正電極使用。經實驗發現,2%的釷鎢電極具有最低的逸出功,使得其在超載電壓下也能很好的工作,且使用壽命長,其性能比含量為1%的釷鎢電極更好。在使用該電極進行焊接時,速度要快,且要謹慎,以便直流焊接發生在交流焊接前。因為在交流焊接時,揉成團的球不會融化,所以效果沒有像液體球那麼好。

微信:
微博:

鎢粉粒度對鎢銅電極顯微組織的影響

同樣以W-30Cu鎢銅合金電極為例,對比不同粒度的鎢粉所製備的W-30Cu鎢銅合金電極在相同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的SEM照片,我們不難發現相同組分的鎢銅合金W-30Cu電極,鎢粉的粒徑越小,鎢粉分散較為均勻,但出現閉孔和缺陷的可能性越大,W晶粒大小不均,導致整體的均勻性較差;而反過來,鎢粉粒徑越大,相應的晶粒尺寸也越大,鎢顆粒的分散性降低,鎢顆粒間連接性減弱,閉孔也出現相對較少。以下是不同鎢粉粒徑所製備出W-30Cu鎢銅合金電極SEM照片,從左至右鎢粉粒徑分別是(a)和(b)—2.9μm、(c)和(d)—4.2-4.8μm、(e)和(f)—11-13μm:

鎢銅合金電極

從理論上講,在相同的燒結溫度下,顆粒度較細的鎢銅W-30Cu中的孔隙度要普遍小於顆粒度較粗的鎢銅合金的孔隙度。這是由於在燒結的過程中(在1350℃的燒結溫度下,表面擴散占主導作用),隨著粉末粒度的減小,自由能增大,進一步促進燒結過程的進行,而顆粒的相互聯結首先發生在顆粒的表面。鎢粉粒度越細,意味著比表面積越大,表面的活性原子數也越多(表面能增大),從而使得表面擴散更易進行。粉末粒度的減小也以為了顆粒間擴散介面的增大,並縮短了擴散路程,從而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擴散的原子數量。此外,粒徑過粗時容易造成鎢骨架孔隙不均,導致後期熔滲時出現銅的富集區;而粒徑過細則容易發生顆粒的團聚,使得鎢骨架中的通道容易發生閉合或堵塞,導致銅液難以完全浸潤熔滲,在製品中留有部分孔隙,從而使得產品的組織成分分佈不均勻。因此,鎢粉的粒徑以及粒徑的組成對於熔滲過程有著顯著的影響。

微信:
微博:

仲鎢酸銨對Ag-Sn合金粉末的氧化作用

Ag-SnO2系合金是一種新型點接觸材料,其抗熔焊性、抗電磨損性能優良,電壽命高,無毒害,有希望代替有毒害的Ag-CdO系材料。Ag-SnO2合金在研究過程中遇到一些列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Ag-Sn合金的氧化問題。鑄造的Ag-Sn合金極難氧化,有專利報導指出,某些Ag-Sn合金在650℃下空氣中氧化200小時,才能完全被氧化。

Ag-Sn粉末圖

粉末冶金由於其獨特的優點,早已引起人們重視,細小的粉末顆粒的表面活性,極易在顆粒表面吸附氧分子,含Sn的Ag合金粉末具有同樣作用。在高溫下,氧分子離解成氧原子或離子向粉末顆粒內擴散,或者合金元素由內向外擴散與氧原子或離子結合,形成氧化物離子而析出。

有相關論文採用氧化增重法(TGA),添加不同量的仲鎢酸銨(APT)在Ag-Sn合金粉末中,並加熱到700℃和800℃,觀察其氧化作用。由於在高溫下仲鎢酸銨分解生成三氧化鎢,氧化過程中,Sn會奪取WO3的氧變成SnO2,而WO3變成低價氧化物,低價氧化物被氧化再被Sn奪取,從而APT的分解產物作為氧的載體相,促進了Sn的氧化。APT的添加量越多,載體作用越強,促進效果越明顯。並且,在700℃~800℃溫度範圍內,氧化速度對溫度的提高而加大。

微信:
微博:

溶解含鎢廢料以回收仲鎢酸銨

鎢在冶煉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仲鎢酸銨(APT)廢料、氧化鎢廢料,以及鎢粉、碳化鎢和鎢的硬質合金廢料等不合格品。目前,主要有兩種處理這些不合格品的方法:
一、在鎢製品加工過程中加入不合格產品作為晶種,以降低成本,提高鎢冶煉回收率。此舉雖然可以處理掉不合格產品同時不增加成本,但是摻雜後的產品用於生產鎢粉、碳化鎢和鎢的硬質合金將對後序產品的品質造成影響;
二、接用強鹼溶解不合格產品,使之變成鎢酸鈉溶液返回生產仲鎢酸銨,但這種方法成本較高。

廢鎢

本文提出一種能夠有效溶解仲鎢酸銨的方法,通過將仲鎢酸銨與氨水混合,並且進行攪拌加熱,可以有效地使得仲鎢酸銨氨水發生反應,生成鎢酸銨溶液。
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使仲鎢酸銨與氨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2.銨溶解於氨水中,得到含有鎢酸銨的溶液;
3.對所得的鎢酸銨溶液進行蒸發結晶,即可得到合格的仲鎢酸銨產品。

優勢:
1.低成本地回收鎢冶煉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產品,進一步提高回收率,減少能耗,為鎢冶煉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提供了基礎;
2.工藝流程短、效率高、設備和操作簡單;
3.實現了鎢冶煉不合格品的清潔生產,使鎢冶煉生產現場更好管理,更加清潔。

微信:
微博:

不合格仲鎢酸銨提純

本文提出一種以離子交換法或萃取法生產出來的雜質總含量< 177.5ppm的達到國標0級APT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雜質總含量> 177.5ppm的不合格APT、APT廢料、髒化料為原料,制取高純仲鎢酸銨的方法。

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煆燒原料(不合格APT、APT廢料、髒化料),生成三氧化鎢;
2.將所生成的三氧化鎢溶解於氨水中,生成鎢酸銨溶液;
3.對所生成的鎢酸銨溶液進行過濾,去除固體雜質,再蒸發結晶,獲得濕仲鎢酸銨晶體;
4.對所生成濕仲鎢酸銨晶體進行烘乾、篩分,從而獲得雜質總含量< 65ppm的高純仲鎢酸銨。

特點:
1.利用現有工藝生產出來的一般的APT或不合格的APT制取高純度的APT,是一個提純的過程;
2.高純度的APT滿足後續APT深加工,生產高品質鎢產品;
3.通過APT煆燒生產三氧化鎢再氨溶解的方法,有效解決了 APT直接氨溶解過程溶解效果不好的難題;
4.APT煆燒過程更有效地除去了部分難除雜質,為生產高純APT產品創造了條件;
5.解決了低品質APT採用堿溶解後還回主流程的做法,提高了生產過程的回收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可產出高純APT產品。

微信:
微博:

三氧化鎢的光催化應用

光催化也叫做光觸媒,是一種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變化,卻可以促進化學反應的物質,光觸媒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轉換成為化學反應所需的能量,來產生催化作用,使周圍之氧氣及水分子激發成極具氧化力的自由負離子。幾乎可分解所有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有機物質及部分無機物質,不僅能加速反應,亦能運用自然界的定侓,不造成資源浪費與附加污染形成。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轉化為氧氣及有機物。

三氧化鎢光在催化領域的應用:
1:空氣淨化。三氧化鎢光催化劑能在溫室下利用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去除空氣中的污染物,例如氮氧化物、硫化物、甲醛等有害氣體。此外,還可用於對工業廢氣的光催化降解等。
2:防霧及自清潔。利用三氧化鎢製備三氧化鎢薄膜具有同樣的光催化作用,相對於粉體三氧化鎢而言具有極強的親水性,水蒸氣或液滴在上面形成均勻的水膜,在紫外光下產生的強氧化能力則可把吸附在上面的有機物分解為水合二氧化碳達到防霧及自清潔的效果。
3:抗菌。利用三氧化鎢光催化產生的光生電子與光生空穴與催化劑表面吸附的H2O形成具有強氧化性的活性超氧離子,與細菌細胞或細菌內組分進行生化反應,可以徹底殺死細菌,同時還能降解由細菌釋放出的有毒複合物,防止內毒素引起二次污染。

微信:
微博:

 

共沉澱法製備三氧化鎢

共沉澱法共沉澱法是指在溶液中含有兩種或多種陽離子,它們以均相存在於溶液中,加入沉澱劑,經沉澱反應後,可得到各種成分的均一的沉澱,它是製備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元素的複合氧化物超細粉體的重要方法。共沉澱法的優點在於:其一是通過溶液中的各種化學反應直接得到化學成分均一的納米粉體材料,其二是容易製備粒度小而且分佈均勻的納米粉體材料。

運用共沉澱法製備三氧化鎢,首先按一定比例取1mol/L的Na2WO4溶液和Na2SnO4溶液,混合均勻後緩慢滴至沸騰的稀H2SO4中,不斷攪拌生成沉澱,在經陳化、洗滌、過濾、烘 幹、煆燒得到SnO2-WO3氣敏粉體材料。研究發現SnO2的添加抑制了WO3晶粒的生長,提高了其氣體靈敏度,其中以0.5%的摻雜量為最佳。

研究發現溶膠-共沉澱法可製備三氧化鎢,在WCl6和TiCl(4wt%)水溶液中加入氨水和適當的表面活性劑,形成W(OH)6和Ti(OH)4,分離後煆燒,得到3~9nm的三氧化鎢粉體。研究發現,顆粒度越小,粒度越均勻。顆粒團聚越小,相應的氣體靈敏度越高,相應及恢復時間越短。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