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脫除二噁英的三氧化鎢脫硝催化劑

脫二噁英脫硝催化劑二噁英,英文名Dioxin,也稱為戴奧辛,是一類持久性污染物質。其毒性極強,微量的暴露及吸入,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健康損害或致命的危險,因此近年來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二噁英是非常穩定的化合物,常溫下為無色固體,具有高親脂性,進入人體後即積存在脂肪中;另外,它與土壤或其它顆粒物質之間也容易形成強鍵,一旦造成污染極不容易清除。
 
脫除二噁英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選擇性氧化還原,實驗指出一種可脫除二噁英的三氧化鎢脫硝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其抗硫中毒性得到改善,且具有較好的催化活性。其製備方法如下:
 
1.將等量的二氧化鈦粉末和碳納米管依次添加到稀氨水中形成載體混合物並攪拌均勻,然後轉移到超聲波清洗機內進行超聲處理;
2.依次將偏釩酸銨、硫酸銨、偏鎢酸銨溶解在稀氨水中,形成活性組分混合溶液,加熱條件下充分攪拌,轉入旋轉蒸發爐中乾燥,得到活性組分混合物;
3.依次將活性組分混合物、玻璃纖維、聚丙烯酸纖維素加入到載體混合物中,形成催化劑混合物,然後加熱攪拌進行乾燥,直至催化劑混合物中的水分含量達30%左右時停止;
4.催化劑混合物擠出成型、乾燥、煆燒,得到可脫除二噁英的三氧化鎢脫硝催化劑產品。
 
該種催化劑包含以下組分:五氧化二釩1.2%,硫酸氧化釩7%,三氧化鎢1.5%,玻璃纖維2.5%,聚丙烯酸纖維素1.5%,硫酸鈰1.1%,硫酸錳14%,其餘為載體(二氧化鈦和碳納米管,且品質比為1:1)。
微信:
微博:

 

三氧化鎢廢脫硝催化劑回收金屬氧化物

SCR脫硝催化劑目前最為廣泛應用的SCR脫硝催化劑是V2O5-WO3(MoO3)/TiO2型整體式催化劑,這種催化劑以二氧化鈦為載體,五氧化二釩、三氧化鎢或三氧化鉬為活性成分。隨著煙氣脫硝的密集開展,因運行耗損而失活的廢催化劑越來越多的出現,若不加以處理,將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另外,伴隨著環保法律法規的日益嚴格,以及金屬資源的日益匱乏,廢棄催化劑的回收利用將會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重視與青睞。
 
三氧化鎢廢脫硝催化劑中的金屬可以以氧化物的形式回收,其步驟如下:
1.將廢煙氣脫硝催化劑進行物理破碎,在650°C條件下進行高溫焙燒,除去表面吸附的Hg、As及有機雜質;
2.加入碳酸鈉,混勻並粉碎得到混合粉末,並在650〜700°C下高溫焙燒,形成燒結塊;
3.將燒結塊粉碎後,放入80〜90 °C熱水中,充分攪拌、浸泡、沉澱、過濾,得到沉澱的鈦酸鹽粗品和濾液;
4.鈦酸鹽粗品經酸洗、過濾、水洗、焙燒後,回收二氧化鈦粉體;
5.濾液中加入硫酸,調節pH值至8.0〜9.0,再加入氯化銨,產生沉澱、過濾得到釩酸銨和二次濾液;
6.釩酸銨洗滌後,在800〜850°C條件下分解,制得熔融的五氧化二釩,再製成片狀成品;
7.將二次濾液加鹽酸調節pH值至4.5〜5.0,然後加入氯化鈣,沉澱出鎢酸鈣和鉬酸鈣;
8.過濾,在40〜50°C條件下用鹽酸處理濾餅,再經酸沉、過濾制得固體鎢酸和鉬酸,而後焙燒,獲得三氧化鎢和三氧化鉬。
微信:
微博:

 

鎢合金在“掌中死神”---手榴彈中的應用

我們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時天安門廣場前的大閱兵中看到了不少精進的武器,看到了許多頂尖的部隊裝備。但在過去的中國,乃至其他國家的戰爭時期,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卻是十分簡陋的,但人們總能在簡陋之中製造“驚喜”。手榴彈就是這樣一種驚喜。它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軍用武器,但爆破和殺傷力卻極好,最早為中國人所發明和使用。它是部隊中步兵進行近距離作戰的主要武器裝備之一,其體積小,便攜帶,可攻可防,在過去武器相對簡陋的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那麼鎢合金在這樣一個“掌中死神”中又有著怎樣的應用呢?鎢合金在手榴彈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作為預製破片用以提升手榴彈爆炸的殺傷力。鎢合金預製破片被大量用於各種類型武器的戰鬥部中,手榴彈就是其中之一。鎢合金預製破片通常是以球和小方塊的形式存在,安裝於各種手榴彈的內表面或者外表面,在手榴彈爆炸時會隨著爆炸力量形成一個更集中的破片殺傷場,從而重創敵人和敵軍的武器裝備。它相較於鐵質的預製破片會更具有優勢,因為鎢合金具有極高的耐腐蝕、耐磨損特性,且比重大,殺傷力更強,可以極大地防止鐵質預製破片因生銹等問題造成使用性能下降。
 
英國DM61A1破片手榴彈,DM78A1訓練用手榴彈和鎢合金預製破片
微信:
微博:

硬質合金頂錘磨損機理

硬質合金頂錘是由硬質相碳化鎢與粘結相鈷組成的,其具有極高的密度、硬度以及優良的耐磨耐蝕性,在一些超硬材料,如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等製備工藝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硬質合金頂錘的使用壽命將直接影響人造金剛石的的製備性能以及整體的加工效率。通常評價硬質合金頂錘品質優劣的標準有兩種,一種是使用的次數,而另一種則是萬克拉消耗量。另外,頂錘常用的硬質合金牌號為YG6、YG8、YG12等,其中細顆粒的粉末會顯著提高頂錘硬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以及衝擊韌性等綜合性能。中顆粒燒結出的硬質合金頂錘使用壽命約為5000次左右,萬克拉消耗>3kg,而細顆粒硬質合金金剛石頂錘硬度普遍可達HRA90.5以上,抗彎強度達3000MPa,平均使用壽命超過了8000次,萬克拉消耗<1.5kg。

國內普遍採用的是六面頂壓機製備人造金剛石等超硬材料,六個頂錘在六個面同時進行壓實,而每組頂錘都由錘頭、鋼環以及墊塊構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鋼環與錘頭的過盈配合,鋼環對頂錘施以一定的徑向預緊力,在六個液壓缸油壓的推動下,六個硬質合金頂錘同時作用於由六面體的葉臘石所組成的高壓型腔上,使得型腔內的石墨在觸媒作用下通過高溫高壓轉變為金剛石。葉臘石是一種四面體層狀結構的含水鋁矽酸鹽,在合成過程中起著傳壓、密封以及保溫的作用。由於頂錘結構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很難通過一個實驗直接獲取頂錘在超高壓環境下的應力分佈等情況,而這也是分析其磨損機理、應力分佈以及幾何參數見關係的關鍵要素。因此相關學者和研究人員通過有限元理論分析和相關軟體進行建模實現硬質合金頂錘在實際工作中的受力情況。

通過有限元分析模型可知作用在頂錘圓柱表面上的徑向預緊力來源於頂錘與預緊環間的過盈配合。預緊力本質上就是接觸壓力,其主要作用是為頂錘提供側面支撐,從而改善實際工作狀態下的應力分佈。從應力分佈圖上看預緊力的分佈是非常不均勻的,由下到上逐漸遞減。在四個棱角部位應力相對集中,也是最容易產生裂紋的部位,其產生的細小裂紋從應力集中處開始發生微裂並逐漸加劇,向頂錘的的頂面擴展。而這些都不在葉臘石的包覆範圍內,也沒有充分利用到頂錘鋼環的加固力,大多數情況下完全靠自身的強度來承擔外應力。此外,硬質合金材料具有一定的脆性,其抗剪切能力較差,在頂錘工作的過程中常常出現拉應力與剪切應力複合的情況,載入後內部的應力會急劇增加。當疲勞累積或載荷過大時,內部材料會在剪切應力的作用下屈服並造成高壓砧面邊緣處形成裂紋;徑向剪切應力會使得裂紋區發生擴大,造成硬質合金材料在軸向擠壓應力下滑移,最終導致邊緣發生斷裂或壓潰。

為了減小磨損,避免發生頂錘開裂或者壓潰的情況,相關研究人員從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一個是對內應力的釋放,另一個是改善過盈配合量。這裏的內應力包括頂錘製作時和磨削加工時所產生的內應力。剛磨好的頂錘內部存在較大的應力,存放三個月後在使用能滿足內應力的釋放。也有學者提出對磨好的頂錘在馬弗爐中進行升溫並保溫3-7h後逐步冷卻。但是這項工藝需要控制參數的精確性要求較高,否者升溫和冷卻會使得原本存在的微裂紋擴大。而增加頂錘和鋼環的過盈配合量有利於提高頂錘的強度,但卻會增大鋼環的工作量,降低預緊環的強度,其使用壽命也會大大縮短。

硬質合金頂錘

微信:
微博:

 

Labfit 碳硫分析儀與鎢粒

Labfit 碳硫分析儀是澳大利亞著名品牌,該品牌在澳大利亞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理論基礎扎實且深厚的優秀技術人員,贏得了廣大使用者的信賴和好評。擁有先進的分析、檢測、試驗儀器,主要應用在石油、煤炭、材料、大學,化學、冶金、環保、食品、農業等領域。

其CS1232型紅外碳硫分析儀在全球廣受歡迎。該類型碳硫分析儀採用的是最新的固態紅外吸收探測技術,具有很高的測量精准度。立式爐的使用,使溫度控制在1%的設定值,這樣可以降低陶瓷管破裂機率。它的操作介面比較直觀易懂,採用的是48樣品位進樣器,分析測量時,測量系統會自動選擇合適的硫測量單元。

CS1232型紅外碳硫分析儀的尺寸寬為76釐米,深度為66釐米,高度為93釐米。重量約為90千克。所使用的探測方法是固態紅外吸收的方法。採用立式電阻爐,單圓柱碳化矽加熱元件,以此來保證溫度的均勻分佈。使用2 個高氯酸鎂作為乾燥塔,1 個玻璃棉作為篩檢程式。載氣為純度99.5%的氧氣,氣動氣是乾燥潔淨的壓縮空氣,其中氧氣的流量要控制在每分鐘3l的流量。雙純化系統是用來防止氣體進入燃燒管內,避免不必要的工業事故發生。使用的是無氣孔的陶瓷的坩堝,鎢粒作為主要的助熔劑。所分析的資料包括時間/日期,樣品名,相關描述,樣品數量,樣品重量,自和動進樣器位置資訊,轉盤編號,分析結果資料,分析曲線,分析時間,標準值等。但是分析耗時比較長,需要60-180秒。

鎢粒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