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tra碳硫分析儀與鎢粒

德國Eltra(埃爾特)品牌創立於1980年,主要是注重於元素分析儀的研究和開發,從最開始的碳硫分析儀,目前已拓展到氧氮氫分析儀,熱衷於分析儀的研究和製造。現在德國埃爾特品牌已經是元素分析儀領域的佼佼者,主要應用於鋼鐵,採礦,汽車,航空,煤炭,建築材料和高校,研究機構。該品牌於1981年與西門子一同開發研製出電阻爐的碳硫分析儀,並且在1984年首次在德國進行銷售。1988年研發感應爐的碳硫分析儀,多年來不斷擴大國際市場和提高儀器技術。

其中,Eltra碳硫分析儀可以快速而準確的檢測出鑄鐵,銅,合金,礦石,水泥,陶瓷,碳化合物,礦物,沙子,玻璃等固體材料中的碳和硫的含量。此品牌碳硫分析儀主要具備16位元微處理器,一個感應爐和四個獨立的分別用來檢測高、低碳和硫的紅外檢測池。在檢測過程中,此儀器可以自行切換低範圍和高範圍的檢測。其中CS-800的埃爾特碳硫分析儀一般採用鎢粒作為助熔劑,並且擁有較高的靈敏度,較寬的測量範圍,和準確的分析結果等良好的性能。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在檢測分析的時候,儀器可以即時顯示它的工作狀態來確保分析簡單而可靠地進行。除此之外,該類型碳硫分析儀的檢測時間只需要40-50秒,花費的時間較少,一般採用高氯酸鎂和堿石棉作為化學試劑。

鎢粒

微信:
微博:

稀土鎢電極的研究

純鎢電極是最早使用的電極材料,主要是因為鎢具有熔點高,蒸汽壓低等特性。但是,純鎢的逸出功較高,且在高溫下會發生再結晶形成等軸晶狀組織,使得材料變脆而發生斷裂。為了提高鎢電極的再結晶溫度,降低鎢材料的逸出功,研發出了一系列稀土鎢電極。

鎢電極

稀土鎢電極是在鎢的基礎上,摻雜一些高熔點的氧化物作為活性物質,降低鎢的逸出功。常見的稀土鎢電極有釷鎢電極、鈰鎢電極、鑭鎢電極和鋯鎢電極。其中釷鎢電極發明於1913年,它具備良好的性能,但是具有放射性,長期使用會危害人類健康,造成環境污染。而鈰鎢電極和鑭鎢電極較釷鎢電極具有更良好的性能,且沒有放射性,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鎢電極摻雜稀土始於前蘇聯,在60年代前蘇聯就有稀土鎢電極的相關報導。中國,在1973年成功研製和應用鈰鎢電極。

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相關學者在新型電極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研製出了一系列稀土鎢電極,包括單元稀土鎢電極,二元稀土鎢電極和三元稀土鎢電極。在單元稀土鎢電極中,鑭鎢電極的綜合性能較好,其次是釔鎢電極和鈰鎢電極。二元稀土鎢電極中,按La2O3:CeO2=1:1,La2O3:Y2O3=1:3,CeO2:Y2O3=1:3配比製備的二元稀土鎢電極具有較好的性能。而在三元複電極中按La2O3:CeO2:Y2O3=1:1:3比例製備的三元複合電極,具有逸出功低、工作溫度低等優點。

微信:
微博:

 

球磨固相反應法制備鎢青銅

鎢青銅的製備多採用電解法、濕化學法、熱還原法等。電解熔融鎢酸鹽與氧化鎢體系能獲得高質量的鎢青銅單晶樣品,並且能對樣品中M 元素含量及摻雜元素含量進行有效調控,但電解法制備時間長、產率低,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要求; 濕化學法由於合成溫度相對較低,鎢青銅產物結晶狀態較好等特點而受到關注,但製備條件苛刻且製備週期較長; 熱還原法一般是將三氧化鎢、鎢單質和金屬M 的鎢酸鹽按適當比例混合,然後在惰性氣氛或真空下加熱,反應溫度一般為1000 ℃左右。熱還原法是早期製備鎢青銅的主要方法,缺點是需要較高的反應溫度以及產物的品質較難控制。
 
球磨固相反應法將K2WO4和WO3粉末混合球磨後進行真空固相反應,在750 ℃得到了單相的K0.27WO3鎢青銅多晶樣品。該合成方法簡便高效,為今後鎢青銅材料的批量製備及實際應用提供了可行性實例。
 
球磨後壓片的混合料在800 ℃時熔化,而在750 ℃時仍能保持原始塊狀,真空固相反應後的產物呈深藍色且沒有明顯雜質。圖1為所製備樣品的XRD 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750 ℃和800 ℃的反應產物均為六方結構,衍射峰的位置及強度與鉀鎢青銅KxWO3( 0 < x < 0.33) JCPDS 標準卡片的衍射數據完全一致,說明球磨固相反應法制備的樣品單相性很好。

不同溫度下固相反應產物XRD圖譜
微信:
微博:

鎢合金遮罩件與射線探傷技術

鎢合金遮罩件射線探傷技術是利用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內部原子核衰變產生的γ射線、加速器產生的高能X射線等)穿透物質,並根據射線在物質中的衰減特性檢測被檢物質中缺陷的一種無損探傷方法。射線探傷技術可用於檢測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及其製品的內部缺陷,如焊縫中的氣孔、裂紋、疏鬆、偏析、夾渣、未焊透等。由於被測物體各部分的厚度或密度因缺陷的存在而有所不同,而不同密度、厚度的物質區域對射線的衰減程度也不同。所以當強度均勻的射線束照射被檢物體時,若物體局部區域存在缺陷或結構存在差異,它將改變物體對射線的衰減,使得不同部位的透射射線強度不同,從而可以通過檢測透射射線的強度,判斷物體內部的缺陷和物質分佈等。

常用的射線探傷設備包括X射線探傷儀、γ射線探傷儀。這兩種儀器分別使用X射線和γ射線進行探傷。γ射線的穿透能力極強。當人體受到γ射線的照射時,γ射線可以進入到人體內部,並與人體體內細胞發生相互作用,從而侵蝕構成活細胞的複雜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和酶),使得人體內的正常化學過程受到干擾,嚴重時可以導致細胞死亡。而對人體的傷害體現在其可抑制、破壞甚至殺死人體細胞,致使機體在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且X射線還可導致脫髮、皮膚燒傷、視力障礙、白血病等問題。因此,在應用射線探傷技術的同時,也應注意其使用的射線對正常機體的傷害,注意採取防護措施。

由於鎢合金結合了高密度性、機械加工性、良好的耐腐蝕性、高輻射吸收能力以及高強度等特性,鎢合金遮罩件是輻射防護的最佳選擇。其可用於遮罩射線探傷技術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輻射。和傳統的遮罩材料(如鉛和碳化硼)相比,相同重量的遮罩材料,體積更小的鎢合金遮罩件,密度卻更高。和同等重量的鉛遮罩材料相比,鎢合金遮罩件的體積只有鉛的1/3,但卻擁有和鉛相當的射線吸收能力。且鎢合金遮罩金無毒無害,既不會污染環境,也不會危害人體健康,是極為環保友好的遮罩件材料。

微信:
微博:

鎢銅導電嘴

鎢銅導電嘴也常被寫成鎢銅導電咀,常見於焊接設備中。其一般位於焊槍的末端部分,用於導送焊絲。按照其內孔形狀可分為圓形、方形、橢圓形、三角形等。常用的導電嘴材料包括紫銅、黃銅、鈹銅、鉻銅、鉻鋯銅、鈹鈷銅等。在電阻焊加工過程中,不僅要求導電嘴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還要求其在高溫下依然具有較高的強度、抗磨損和抗電蝕性能。如今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導電嘴材料多用普通的紫銅和鉻銅,其耐磨性較差,在焊接過程中容易發生粘附飛濺,造成焊嘴堵塞或是焊絲和導電嘴發生粘結,使導電嘴發生失效。而頻繁地更換導電嘴,就是焊接性能下降並影響了整體的工作效率。而鉻鋯銅和鈹鈷銅相比於純銅材料都有著較高的室溫硬度,耐磨性也較為優良。但是其來源較少、製備工藝相對複雜且成本相對較高。

鎢銅材料兼具鎢和銅兩種材料的優勢,其不但具有較高的硬度,還具有優良的抗磨損、抗電蝕能力以及較高的軟化溫度。無論是作為電阻焊中對應力有特殊要求的電極,還是電弧焊中所使用的導電嘴,鎢銅材料都有著極大的優勢,是電加工以及焊接加工場合裏的重要角色。鎢銅導電嘴是鎢銅粉末燒結而成的,鎢骨架均勻分佈在銅基體上,當溫度超過銅的熔點溫度時,液態銅能將鎢骨架粘為一體並構成良好的導體與散熱通路,使得鎢骨架在加工過程中不會發生局部過熱的現象。

從理論上說,金屬的室溫強度取決於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金屬原子的結合力,另一個是對位錯運動的阻力。常見的通過增加位錯運動阻力提高強度的方法有冷作硬化和拆出強化。但是這些方法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效果逐漸降低直至消失,還有一些依靠沉澱相析出強化的銅合金,在升高至一定溫度時,沉澱相會重新融入基體,使得材料的強度急劇下降。相比之下,鎢銅材料在高溫下不會發生相變、再結晶以及重結晶等現象,理化性能穩定。有實驗表明,70W-Cu的硬度和導電率都好於鈹鈷銅,而軟化溫度也是其的兩倍以上。因而作為閃光對焊電極或是對耐磨性能要求較高的弧焊用的導電嘴都能良好適用。以下是鎢銅導電嘴與黃銅導電嘴的性能對比:

鎢銅導電嘴
















從表中我們不難看出鎢銅導電嘴相比於黃銅導電嘴的使用壽命更長,焊接性能較好,能夠有效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另外,在垂直自動焊中,當焊接件的板厚為22-28mm,焊絲直徑為φ2.4mm,導電嘴孔徑為2.8mm時,鎢銅導電嘴和鉻銅導電嘴的焊後磨損情況差別較大。鎢銅導電嘴在焊接20m後,孔徑能夠依然保持圓形不變,可繼續焊接工作;而鉻銅導電嘴焊接2m左右,圓形導電嘴就因耐磨性不佳而發生單邊偏心,孔徑發生擴大,無法繼續焊接。總的來說,鎢銅導電嘴的硬度高、熱硬性好、耐磨性好、耐電弧燒蝕能力強、抗粘附,是一種具有廣泛運用前景的導電嘴材料。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