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8硬质合金钎头常见问题及措施

YG8硬质合金钎头发生工作失效的主要形式有硬质合金片的破碎和脱落。这是由于在焊接后钎头中容易存在一定的残余应力、缺焊以及焊接强度低等问题。焊接强度是检验焊接质量好坏的最直接标准,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焊缝间隙。在焊接过程中,若焊缝间隙过小,硬质合金片与钢体在有些地方会产生紧密接触,从而使得钎料溶化后不能铺展到整个焊接表面,使接头强度降低;间隙若过大,则焊后基体对焊缝的支撑作用减弱,大间隙中焊料呈柱状铸造组织,晶粒相对粗大、组织疏松、强度和韧性都相对下降,直接导致接头的强度降低。

而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热膨胀系数差异、温度分布不均等因素。因为硬质合金与钢体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相差很大(WC-Co线膨胀系数为5-7×10-9,钢体的线膨胀系数为12.6×10-9),焊接冷却后收缩量存在巨大的差异将产生巨大的内应力,这也是导致硬质合金和焊缝开裂的最主要原因。另外,钎焊过程中伴随着热胀冷缩的现象,使材料内部产生热应力,随着温差的增大,热应力也不断增大,硬质合金片很容易发生开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降低应力的措施:
1.控制加热和冷却速率,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差,尤其是焊后的冷却速率;
2.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局部过热或过冷的现象;
3.均匀加热,尽量缩短焊料液化过程,避免低熔点相的挥发,产生薄弱组织和孔隙并同时减轻钎焊面氧化的现象;
4.适当增大焊缝间隙以减小附加在硬质合金片上的应力。

硬质合金钎头

微信:
微博:

 

YG8硬质合金钎头

YG8硬质合金钎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建筑施工以及交通运输设施等领域的凿岩钎具。其是由硬度高、耐磨性好的硬质合金与钢体焊接而成的,在使用过程中,硬质合金钎头需经受复杂的冲击力以及扭转力。按照钎头的形状,YG8硬质合金钎头还可分为一字型、十字型、X型以及球齿型。一字型的钎头适用于轻型内燃、电动、气动和液压凿岩机钻凿较软的岩层,便于修磨;十字型与X型的钎头适用于具有较大冲击功凿岩机,钻凿裂缝性岩层和磨蚀性强的岩层,如石灰石、花岗岩和大理石;球齿型钎头通常与硬质合金球齿配合使用,在具有较大冲击功凿岩机中,相比于片状镶块钎头适用性更强、凿岩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凿孔质量更好。此外,球齿型硬质合金钎头还可根据齿形分为煤截齿、平头齿、弹头齿等等。

而硬质合金片的破碎和脱落是钎头失效的主要形式,其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钎具的使用寿命。钎头钎焊采用高频感应钎焊,优点是加热迅速,钎料液化过程短,能够有效减轻硬质合金烧损和氧化过程,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在钎焊材料中添加适量的Mn元素,能够在不降低塑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钎头的强度、弹性、润湿性能以及防腐性能。此外,在钎焊工艺中的一些参数,如钎缝间隙、加热速度、冷却速度、感应圈设计、钎料钎剂的加入方式以及焊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内,否则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加大了硬质合金钎头内部的残余应力。

硬质合金钎头

微信:
微博:

 

锅炉节能减排新规,WO3脱硝催化剂助达标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最新修订,其中关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部分规定:自2016年7月1日起,要求所有燃煤锅炉执行新的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国家要求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而后,各地也不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环保为主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和结构的调整。

SCR脱硝催化剂和锅炉尾气脱硝
 
锅炉节能,是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到70%-80%,并节煤10%-15%的一项技术;它通过锅炉信息化节能控制系统对锅炉设备中的引风机、鼓风机、炉排、水泵等部分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强化燃烧、充分燃烧甚至完全燃烧。锅炉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甚至是未完全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毒有害气体。科学证明,二氧化碳不会直接引起空气污染,但是过量将影响大气环境,造成温室效应。
 
工业燃煤锅炉尾气中的二氧化氮的去除通常采用WO3脱硝催化剂,SCR是常用的脱硝系统。WO3由于在脱硝催化剂中主要起到抗硫化、抗毒化(碱金属中毒等)等作用;同时,它能够提升二氧化钛载体的温度适应性,避免瞬时高温造成载体烧结,因而起到抗载体烧结的作用。煤炭的大量使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锅炉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空气质量改善,为此,WO3将此方面发挥有效影响力,使得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微信:
微博:

 

纳米三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

纳米WO3和电致变色薄膜三氧化钨是一种η型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禁带宽度约2.4~2.8eV),在低温、室温时W03以单斜相和三斜相形式存在;而在高温时会出现正交相和四方相。其理想晶体结构可看作由6个O原子围绕中心W原子而组成钨-氧八面体[WO6],它们经过共顶点连接而成,八面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空隙,而形成各种通道,这些通道作为离子的流通渠道和嵌入位置,是H+、Li+等离子的良好注入体。因此三氧化钨凭借其响应速度快、着色效率高、着色/消色对比度高等优异性能,作为最经典的无机变色材料,广泛用于电致变色器件、光致变色器件和智能显示等领域。
 
文章介绍一种纳米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如下:
1.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溶液,将钨源靶材置于溶液中,并保证溶液浸过靶材表面,采用磁力搅拌器均匀搅拌溶液,其中钨源靶材为纯度大于99.9%高纯金属钨靶或三氧化钨陶瓷靶材;
2. 调节激光器的脉冲激光光束的光路,使激光光束聚焦在溶剂液面以下的靶材,选取适当的激光波长、频率及能量,开启脉冲激光,在液体环境中对钨源靶材进行烧蚀1~2小时; 
3. 脉冲激光烧蚀反应结束后,关闭脉冲激光,获得含三氧化钨纳米颗粒的胶体溶液,并在室温陈化1~4小时,使激光烧蚀产物与溶液进一步反应;
4. 调整陈化后溶液的pH值,并放入透明导电玻璃作为电极,对陈化后的激光产物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电泳沉积5~60分钟,从而制备出纳米三氧化钨薄膜。
微信:
微博:

 

WO3脱硝催化剂国货市场崛起

SCR脱硝催化剂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触媒化成株式会社开始研发蜂窝式脱硝催化剂,80年代末实现工业化,然后向国外转让。随着大气污染加剧,NOx脱除净化开始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研发和应用脱硝催化剂,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脱硝催化剂市场20多家生产厂家中,80%的国内市场被美、日等国外技术所占据,我国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的催化剂只占20%的市场份额。
 
目前常使用的脱硝催化剂是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广泛应用的SCR催化剂大多是以二氧化钛为载体,以五氧化二钒或五氧化二钒/ WO3、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钼为活性成分。通常催化剂载体主要作用是提供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的做孔结构,在SCR反应中所具有的活性极小,几乎不参与到反应中来。由于过分的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国内脱硝成本较高;加之有些国外公司不仅收取一次性技术转让费外,而且提取催化剂销售额的10%费用,更是加剧了成本的上升。
 
自从2006年我国开始从国外大公司引进脱硝催化剂制造技术,在国内制造脱硝催化剂开始,采用国外技术生产三氧化钨脱硝催化剂占据着我国大部分的市场。当然,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了,在吸收了众多的技术之后,国内有些企业开启了自主研发WO3脱硝催化剂的模式。2009年,国内就有一家环保科技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并于2011年9月正式投产实现工业化。另外,不久前中国石油公布消息,由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催化裂化(FCC)烟气SCR脱硝催化剂PDN-102,成功试运行,这标志着中石油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FCC烟气脱硝技术。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