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3脱硝催化剂国货市场崛起

SCR脱硝催化剂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触媒化成株式会社开始研发蜂窝式脱硝催化剂,80年代末实现工业化,然后向国外转让。随着大气污染加剧,NOx脱除净化开始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研发和应用脱硝催化剂,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的脱硝催化剂市场20多家生产厂家中,80%的国内市场被美、日等国外技术所占据,我国采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的催化剂只占20%的市场份额。
 
目前常使用的脱硝催化剂是金属氧化物类催化剂,广泛应用的SCR催化剂大多是以二氧化钛为载体,以五氧化二钒或五氧化二钒/ WO3、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钼为活性成分。通常催化剂载体主要作用是提供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的做孔结构,在SCR反应中所具有的活性极小,几乎不参与到反应中来。由于过分的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国内脱硝成本较高;加之有些国外公司不仅收取一次性技术转让费外,而且提取催化剂销售额的10%费用,更是加剧了成本的上升。
 
自从2006年我国开始从国外大公司引进脱硝催化剂制造技术,在国内制造脱硝催化剂开始,采用国外技术生产三氧化钨脱硝催化剂占据着我国大部分的市场。当然,中国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了,在吸收了众多的技术之后,国内有些企业开启了自主研发WO3脱硝催化剂的模式。2009年,国内就有一家环保科技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并于2011年9月正式投产实现工业化。另外,不久前中国石油公布消息,由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催化裂化(FCC)烟气SCR脱硝催化剂PDN-102,成功试运行,这标志着中石油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FCC烟气脱硝技术。
微信:
微博:

 

氧化钨PH电极制备及其在F-和胶体溶液中的应用

氧化钨PH传感器的V-PH关系酸度是水溶液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 常用的玻璃pH 电极存在阻抗高、易破损, 不能用于含 F -溶下会产生“钠误差”, 使用前需活化、难以微型化等缺陷. 而金属氧化物pH电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pH 响应范围宽、不易污染, 可用于高温高压溶液酸度的测试, 因此金属氧化物电极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 氧化钨pH电极的制备方法有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化学氧化法和离子溅射沉积法 , 这些制备方法相对复杂, 不容易控制化学成分的组成, 或者存在使用有毒致癌的铬酸盐等问题. 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制备功能性薄膜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钨PH电极, 在阳极氧化后的Ag丝表面涂敷掺杂了KCl的改性聚乙烯醇和Nafion膜, 制备了固态Ag /AgCl参比电极, 再由氧化钨pH电极与固态Ag /AgC l参比电极制备成氧化钨pH传感器, 该传感器不需要参比溶液与陶瓷隔膜.测试结果表明:在pH 值为2~11的范围内, 该传感器有良好的电位(V)-pH响应线性关系, 响应灵敏度为526mV(以pH值变化为1来量度), 测量精度可达0. 1个pH值;氧化钨pH 电极具有耐HF腐蚀的能力, 在5%~20%(质量分数)的HF溶液中的响应电位具有重现性, 可用于HF溶液的浓度测量;氧化钨pH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胶体的测量, 其响应时间小于1min.

微信:
微博:

 

钨铜导卫板

钨铜复合材料因其高硬度、高强度、高熔点以及优良的耐磨耐蚀性,使得其在许多高温材料以及具有腐蚀性的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钨铜导卫板就是其中一项,作为轧机上控制材料进入和导出轧槽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以及使用寿命的长短将直接影响轧机整体的生产效率。导卫板工作时,与高温轧件接触并做相对高速运动,其主要的失效形式包括高温氧化磨损以及疲劳剥落。因此就要求制作导卫板的材料需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抗高温磨损性能以及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这与钨铜复合材料的特点相当契合。

相比于合金钢导卫板,钨铜导卫板通过铸渗表面合金化工艺将合金粉末预先固定在特定位置并浇铸使工件表面具有特殊组织和性能的耐磨、耐热高合金层,而基材本身具有良好的韧性以承受冲击力。采用新型无粘结剂合金粉末熔渗工艺,克服了目前普通铸渗表面合金化工艺稳定性差、表面质量较差、结合面或铸渗层易产生气孔等缺点;采用特殊的合金粉末封装预埋处理和合理的合金粉末配比,从而保证了铸渗表面合金化层与基材的良好结合;基材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加上合金化层的抗氧化性能和抗高温磨损性能;整体的表面合金化工艺具有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零件不易变形、表面处理层厚等突出优点。

钨铜合金导卫板

微信:
微博:

 

钨铜/铬青铜自力型动弧整体触头

钨铜触头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电弧侵蚀性、抗熔焊性及高强度而广泛应用于各种断路器、真空负荷开关和变压器转换开关上,尤其以可靠性更高的钨铜/铜合金整体触头材料应用最为广泛。随着高压开关电压等级的升高以及开关设备小型化发展趋势,对自力型动弧整体触头需求和要求逐渐增多,尤其随着550Kv以上等级的高压电器投入电网运行,对钨铜/铬青铜(QCr0.5)自力型动弧整体触头性能要求更加严格。自力型动弧整体触头在加工后,要进行线切割或者铣床加工,即切割后内径会由于前期机械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加工应力而发生显著的变形,切割后内径会根据应力性质的不同发生外扩或内扩。这种变形会影响动弧触头与静弧触头的接触弹性,降低高压电器在开断过程中弧触头的可靠性,从而影响高压电器整机性能。尤其是生产钨铜/铬青铜(QCr0.5)自力型动弧整体触头时,在切割后内径会发生显著变形,变形经常高达0.2mm以上,触头生产厂家多数只是进行机械校正。经发现,机械校正方法只能短期有效,在装机后会随着应力松弛重新变形,从而降低整体触头的可靠性。

其基本的制作工艺是:首先,采用湿法机械混粉,将铜粉和钨粉进行混合,将混合好的粉末制粒后在压制模具型腔内进行压制成型;将压制好的生坯放入石墨舟中在气氛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熔渗,制得触头部分的铜钨合金,随后进行烧结连接触头部分的铜钨合金与铬青铜材质的导电杆部分,得到钨铜合金/铬青铜动弧整体触头工件;然后,将铜钨合金/铬青铜动弧整体触头工件进行固溶处理,再进行粗加工,随后进行时效处理;最后,进行精加工,并沿工件的圆周等分后进行局部线切割,得到铜钨/铬青铜自力型动弧整体触头。

钨铜电触头

微信:
微博:

 

锌修饰三氧化钨薄膜光电极的制备

锌修饰三氧化钨薄膜光电极

为了提高三氧化钨(WO3)的光电化学性能,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WO3上负载贵金属单质,如pt、Ag、Au等。比如把WO3涂在嵌有Ag网格的FTI上,测得的光电流密度是没有嵌Ag网格时的2倍;(2)在WO3体内掺杂适量的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比如用Ta5+离子掺杂WO3光电极,实验表明Ta5+掺杂后的WO3比纯的WO3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3)将WO3与其他无机半导体材料复合,比如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CuO/WO3复合材料,光催化实验表明,可见光下CuO/WO3比TiO2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降解乙醛活性。(4)将WO3与有机材料进行复合。比如都通过电化学方法分别合成制备出PBrT/WO3和PMOT/WO3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测试表明这两种复合材料与单纯的WO3、PBrT以及PMOT相比,电化学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采用简单的阴极电沉积-浸渍法,在空气中经450℃热处理3h后,制备得到锌(Zn2+)修饰三氧化钨(WO3)薄膜光电极.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萤光发射光谱(PL)等表征技术,分析了Zn2+的含量对WO3薄膜光电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在0.2M的Na2SO4溶液、外加电压为0.8V条件下的光电流测试表明,当Zn2+的相对原子比为9.99%时其光电性能最好,光电流值是纯WO3电极的3.5倍;外加电压为0.8V下的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绿(MG)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其光电催化活性是纯WO3的2倍。Raman光谱表明一部分Zn2+以ZnO的形式附着在WO3的表面。附着在WO3表面上的ZnO对WO3所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起到了有效分离的作用,使WO3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光电催化活性得以提高。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