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酸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協同緩蝕作用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也叫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鈉,英文名是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簡稱SDBS,為白色或淡黃色粉狀或片狀固體。難揮發,易溶于水,溶于水而成半透明溶液。對堿,稀酸,硬水化學性質穩定,微毒。主要用作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緩蝕劑是一種以適當的濃度和形式存在於環境(介質)中時,可以防止或減緩腐蝕的化學物質或幾種化學物質的混合物。一般來說,緩蝕劑是指那些用在金屬表面起防護作用的物質,加入微量或少量這類化學物質可使金屬材料在該介質中的腐蝕速度明顯降低直至為零。同時還能保持金屬材料原來的物理、力學性能不變。合理使用緩蝕劑是防止金屬及其合金在環境介質中發生腐蝕的有效方法。
 
近年來,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緩蝕劑的開發與應用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的要求,而傳統緩蝕劑往往對環境有一定危害。鎢酸鹽由於其毒性低,對環境、人體和作物沒有危害,也不引起微生物滋生,屬環境友好型緩蝕劑,已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由於單一鎢酸鹽的緩蝕效率不是很高,而且用量較大,所以費用較高。因此鎢酸鈉和其它緩蝕劑的複配及其協同緩蝕作用研究就受到人們的關注。鑄鐵在3 .5%的NaCI溶液(如海水)巾腐蝕是較嚴重的,但是通過浸泡法、失重法和極化曲線法的鎢酸納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複配緩蝕劑對鑄鐵在3.5%的NaCl溶液的緩蝕效果優良。
 
通過這些方法可得出結論:
1. 在3.5%的NaCl溶液中,單獨添加鎢酸鈉緩蝕劑時,其品質分數為0.5%時對鑄鐵的緩蝕效果最好,緩蝕率達82.5%;單獨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時,其品質分數為0.9%時對鑄鐵的緩蝕效果最好,緩蝕率達到67.5%。
2. 由品質分數為0.2%的鎢酸鈉和品質分數為0.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組成的複合緩蝕劑對鑄鐵的緩蝕效果最好,緩蝕率達到91.3%,表現出優良的協同緩蝕作用,同時使鎢酸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用量減少,緩蝕劑的總濃度明顯降低。
微信:
微博:

鎢酸鈉催化環己酮清潔合成己二酸

環己酮,有機化合物,為羰基碳原子包括在六元環內的飽和環酮。無色透明液體,帶有泥土氣息,含有痕跡量的酚時,則帶有薄荷味。不純物為淺黃色,隨著存放時間生成雜質而顯色,呈水白色到灰黃色,具有強烈的刺鼻臭味。與空氣混合爆炸極與開鏈飽和酮相同。環己酮在工業上主要用作有機合成原料和溶劑,例如它可溶解硝酸纖維素、塗料、油漆等。

己二酸又稱肥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二元酸,能夠發生成鹽反應、酯化反應、醯胺化反應等,並能與二元胺或二元醇縮聚成高分子聚合物等。己二酸是工業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二元羧酸,在化工生產、有機合成工業、醫藥、潤滑劑製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產量居所有二元羧酸中的第二位。

己二酸

己二酸主要的生產方法為環己醇和環己酮的混合物為原料的硝酸氧化法或環己烷的兩步氧化法,收率和選擇性都較高,但設備腐蝕嚴重。因此,通過改進生產流程,研製新型催化體系,提高反應的選擇性,開發原子經濟性反應,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在無毒無害的反應條件下生產己二酸是當今相關部門的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與傳統的氧化劑比較雙氧水是一種綠色的氧化劑和清潔的氧化劑。

這裏介紹的鎢酸鈉催化環己酮清潔合成己二酸的實驗方法為:以w( H2O2) =30%的雙氧水為氧化劑,鎢酸鈉為催化劑,在各種配體存在的條件下清潔催化氧化環己酮合成己二酸。實驗初期原位合成過氧鎢酸鹽-有機配位絡合催化劑。反應無需有機溶劑,反應結束後通過簡單的相分離即可得到產物,同時反應條件溫和,容易操作,不產生有毒有害副產物。

通過此方法,可得以下結論:以鎢酸鈉為催化劑,各種酸性試劑為配體,溫和條件下原位合成的過氧鎢酸鹽配位絡合物催化氧化環己酮合成己二酸的反應取得了較好的催化氧化效果,其氧化條件溫和,反應容易控制,整個反應清潔無污染符合當前綠色合成的要求。

微信:
微博:

鎢酸鈉製備焦綠石型氧化鎢

焦綠石型氧化鎢的化學式為:(H2W2O),它在光電化學、功能材料和傳感等領域展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此外,它還可作為中間產品用於工業化生產W03。焦綠石型氧化鎢的合成方法有多種,主要有兩種:第一種以奧利維里斯(Aurivillius)型化合物為前驅體,通過酸處理得到焦綠石型氧化鎢。第二種方法是水熱合成法,也就是將鎢酸鈉溶液酸化至一定pH範圍後,水熱反應一定時間即得。水熱法製備焦綠石型氧化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水熱法存在成本高、反應時間長、產品品質差等缺點。因此,如何強化它的製備過程實現低成本製備優質產品成為該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裏介紹通過採用XRD、TGA-DSC、IR和SEM手段對實驗產品進行測試表徵,用化學分析法確定了焦綠石型氧化鎢產品中Na元素的含量,運用離子置換法脫除了產品中大部分的Na元素。研究結果表明: 
1. 晶種分解和溶析結晶法均不適合生產焦綠石型氧化鎢,但溶析結晶法為製備Na2WO4和焦綠石型氧化鎢提供了新思路。 
2. 水熱法製備焦綠石型氧化鎢的過程中,當C(Na2WO4)=150g/L, T= 126℃,t=11h時,添加草酸65g/L,反應率達到最大值91%;添加劑C能提高反應率,焦綠石型氧化鎢晶種則可以加快反應速率。焦綠石型氧化鎢析出的直接前驅體可能是W7O246-離子,而溶液中少量的Fe2+離子會使析出機理發生轉變。
3. 焦綠石型氧化鎢:產品在30-450℃內連續失水,溫度低於340℃時仍然保持焦綠石型結構穩定。SEM 照片表明產品具有立方晶型特徵,而表面活性劑能改變產品形貌。
4. Na元素為產品中不可避免的雜質,其含量在3.3 --4.9%之間,離子置換法能將Na含量降低到0.3%左右。
微信:
微博:

攪拌加快仲鎢酸銨蒸發結晶

tungsten-cy-stirring晶體長大是一種傳質、傳熱的化學過程,而傳質、傳熱阻力主要存在於晶體表面附近的滯流層內,因此增加固體與液體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就能提高晶體的成長速度。在一定的攪拌速度範圍內,提高攪拌速度能增加固體與液體間的相對速度,從而加快晶核的成 
長速度,但達到某一極點攪拌速度後,再提高速度,反而會打破晶體。攪拌對蒸發結晶有著顯著的影響,因為蒸發過程伴隨失氨的化學反應,並且攪拌還原性氨具有誘導成核作用。
 
鎢酸銨溶液是不穩定的,溶液中的銨極易揮發損失。當加熱,並攪拌鎢酸銨溶液時,隨著氨和水分的不斷揮發,仲鎢酸銨晶體不斷生成,同時使得溶液中的鎢酸銨濃度由不飽和升至過飽和而進入介穩狀態。繼續加熱蒸發,在還原性的氨氣氛下又發形成晶核,然後晶核不斷長大成為一定大小形狀的晶體。
 
攪拌能促使誘導期縮短;攪拌速度快,形成的漩渦直徑大、高度深、流速快,溶液與鍋壁的接觸面積增大,加快熱交換速度,從而促進反應過程進行。NH3的逸出加劇了溶液過飽和的生成,使得過飽和度增大;同時,攪拌也使擴散速度加快,溶液的介穩區寬度 
縮小,△c變小,從而誘導常數k下降。並且,攪拌速度增大後,晶體生長速率由擴散控制轉為表面反應控制,攪拌對仲鎢酸銨均相成核的和二次成核的影響一直在不斷的增大;其中,對二次成核影響尤為顯著,攪拌即能夠阻止聚集體的生成,又能使晶體破碎和二次成核夾具,從相反方面影響仲鎢酸銨的均一性。
 
微信:
微博:

 

PH值對仲鎢酸銨晶體的影響

tungsten-cy-12

仲鎢酸銨晶體平均粒度與粒度分佈受溶液的PH值的產生影響,同時成核速率及結晶生長速率也受PH值影響,且影響效果明顯。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俗稱“pH”。表示溶液酸性或鹼性程度的數值,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在溶液PH=9的時候,往原始鎢酸銨溶液中滴1%HCL溶液,溶液PH值下降,APT的晶核析出速率降低。設定水浴60℃下反應,敞口攪拌,實驗結果發現,當PH>8時,溶液產生乳白色沉澱,攪拌之後沉澱即刻消失;但當PH降至8的時候,生成的乳白色沉澱即使攪拌也難以消失。

當PH<8.2時,NHC4+水解析出H+使得PH突然嚴重下降。由於成核速率和結晶生長受PH值的嚴重影響。將自生晶核後的PH值定位在8~7.8範圍內,優於7.6~7.4,有利於減少自生晶核的數量及形成速率,使量小的晶核能平穩地成長為顆粒的產品。並且,較窄的PH範圍有利於制得均勻分佈的粗晶粒仲鎢酸銨。當往溶液中注入10%~20%的稀鹽酸,PH調至6.5~7.5,則結晶顆粒松裝密度減小,晶形規則,尤其是制取細顆粒仲鎢酸銨更為合適。通過調整結晶母液的理想PH至6.0~8.0,並加熱到50℃以上,可以獲得高純度仲鎢酸銨晶體。
微信:
微博:

溫度對仲鎢酸銨成核和結晶生長速率的影響

tungsten-cy-11-1溶液溫度對仲鎢酸銨(APT)結晶生長速率產生影響。室溫以上,隨著溫度的升高,仲鎢酸銨結晶的晶形經歷了針狀→細條狀→片狀→長方體→立方體的變化。APT晶粒的大小也由幾微米逐步變粗到40~60μm。溫度升高,APT晶形和晶體結構變化導致APT結晶 
產品變粗。
 
仲鎢酸銨晶體生長過程與成核過程相同,晶體生長速率由化學反應步驟控制。APT晶體生長過程是放熱過程,溶液溫度升高會使APT成核速率增大,晶體生長速率加快。由於仲鎢酸銨晶體是依靠化學反應產生飽和的蒸發結晶過程,並且化學反應存在著仲鎢酸A 
→仲鎢酸B→的緩慢中間步驟。故而,在成核期間內,新的晶體生長和已有晶體的生長同時發生。
 
成核和晶體生長是兩個互為消長的過程。溫度升高,一方面使得成核速率常數增大,成核速率加快,新的晶粒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溫度升高以及晶體不斷生長使得固相總面積不斷增大,過飽和度?C迅速降低,反過來抑制成核速率和晶體生長速率。實驗證明, 
若溫度從91.5℃升高到94.5℃,過飽和度下降對成核速率和晶體生長速率的影響係數分別為0.827和0.933,同時,速率常數對成核速率和晶體生長速率的影響係數分別為1.616和1.291.
 
結晶溫度對仲鎢酸銨晶粒大小的影響,最終取決於當溫度改變時,成核速率和晶體生長速率變化幅度的相對大小。實驗結果表明,結晶溫度對成核過程的影響大於對晶體生長過程的影響。
微信:
微博:

 

塗層硬質合金工藝

塗層硬質合金在原有的化學氣相沉積法(CVD)以及物理氣相沉積法(PVD)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發展出了一些新的塗層技術。

3.中溫化學氣相沉積(MTCVD)

中溫化學氣相沉積(Medium Temperat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TCVD)是在原本CVD的基礎之上改進發展出的一種新技術。其基本原理是以含碳(C)-氮(N)原子團的有機化合物如甲基亞胺、三甲基氨等作為主要反應的原料氣體,與氫氣H2、氮氣N2、四氯化鈦TiCl4等氣體在700-900℃下產生分解與化合反應,生成相應的Ti(C,N)等不同塗層。該方法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能有效遏制脆性η相的生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塗層的耐磨性、強度以及抗熱震性等綜合性能。但是其缺陷在於塗層內部的應力狀態與PVD法相反為拉應力,這也就使得微裂紋產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大。

4.溶膠-凝膠法(Sol-Gel)

溶膠-凝膠法(Sol-Gel)在塗層硬質合金的製備中也被稱為α-Al2O3法。其是以異丙醇鋁C9H21AlO4為前驅物(前驅物又被稱作母體物或先質,英文為precursor,在大氣化學反應中前驅物往往是反應物,其生成物為二次污染物),採用溶膠-凝膠法在硬質合金刀具基體表面上制得結構完整且緻密的α-Al2O3塗層。塗層和介面無明顯物理缺陷,也未生成弱化相,其中硬質合金中的部分鈷Co元素也擴散到塗層當中,進一步提高了基體與塗層之間的粘結強度。有實驗資料表明,用溶膠-凝膠法制得的塗層硬質合金刀具的耐磨損性和使用壽命相比未塗層刀具提高了近一倍。

塗層硬質合金

微信:
微博:

 

製備三氧化鎢介孔材料

介孔材料是一種孔徑介於微孔與大孔之間的具有巨大比表面積和三維孔道結構的新型材料。它具有其他多孔材料所不具有的優異特性: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結構;孔徑單一分佈,且孔徑尺寸可在較寬範圍變化;介孔形狀多樣,孔壁組成和性質可調控;通過優化合成條件可以得到高熱穩定性和水熱穩定性。 它的誘人之處還在於其在催化,吸附,分離及光,電,磁等許多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按照化學組成分類,介孔材料一般可分為矽系和非矽系兩大類

三氧化鎢介孔材料的製備方法
製備三氧化鎢介孔材料1. 水熱法
主要以長鏈有機物為範本,六氯化鎢為鎢源,在乙醇中凝膠化後通過煆燒或者溶劑萃取除去有機範本劑來製備氧化鎢介孔材料,但高溫煆燒時氧化鎢介孔極易坍塌,而利用萃取除去有機範本時,需多次萃取卻難以除盡。以無水乙醇作為反應介質,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p123作為範本,乙醇作為反應物,採用溶膠凝膠法,在400℃煆燒5h後準備出介孔三氧化鎢,孔徑為125m/g 空隙率48%。
2. 硬板範本法
用介孔二氧化矽為範本,使氧化鎢在其介孔中高溫結晶後用HF除去範本,此類方法在除去範本時條件比較溫和,而且範本除去徹底,而且由於二氧化矽作為骨架支撐,製備三氧化鎢介孔材料結構較好。採用範本法,利用二氧化矽介孔材料為範本劑,利用磷鎢酸為鎢源,以範本法製備了的氧化鎢介孔材料。
 

微信:
微博:

 

三氧化鎢介孔材料的應用

在催化劑領域的應用
介孔分子篩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和規則有序的孔結構,是催化劑的優良載體,固體雜多酸是一種新型的催化材料,具有超強酸的性質,它不但對環境友好,而且有溫高活性的優點。在實際應用中,可將其負載于適合的載體上,介孔材料的孔道直徑較大,有利於多酸陰離子進入而達到充分分散的作用。將三氧化鎢(wo3)負載在氧化鈮(Nb2O5)與氧化鋁(Al2O3)上,可得三氧化鎢在氧化鈮有更好的分散性,更容易被還原,三氧化鎢與氧化鈮能形成固溶體。與wo3/Al2O3催化劑相比,wo3/ Nb2O5對乙醇氧化成乙醛和乙酸等反應有更高的活性。

在吸附領域的應用
三氧化鎢介孔材料的應用介孔材料在分離和吸附領域有著獨特的應用,它對氮氣,揮發性烴和重金屬離子有著較高的吸附能力,無需特殊的吸附劑活化裝置就可以回收各種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鉛Pb,鎘cd等重金屬離子。合成的六方介孔材料。用於吸收核廢液中元素,達到較好的效果。

目前對於三氧化鎢介孔材料的研究存在較大的困難,主要由於其複雜的價態製備過程中有很多值得研究與急需解決的問題。非矽基介孔材料從合成技術,合成機理到實際應用方面仍然存在諸如合成技術不成熟(往往在脫除範本劑的過程中會造成孔坍塌等狀況)、不綠色、重複性、合成機理不夠明確、實際應用工藝不成熟、應用領域有進一步待拓展。
 

微信:
微博:

 

水熱合成法製備焦綠石型三氧化鎢

焦綠石型三氧化鎢(WO3•0.5H2O)以扭曲的WO6八面體為結構基元、通過W-O剛性骨架的角頂構築形成具有圓環孔道的層狀結構,由於其具有分子篩的網狀結構和介穩性,在材料科學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在鎢冶煉領域,能夠作為製備氧化鎢的中間體,有希望減少鎢工藝流程,實現堿液迴圈。目前,通過利用水熱法製備焦綠石型氧化鎢已經能夠保證一定的反應率,但是含鎢酸鈉的水熱體系結構比較複雜,限制了該法的推廣應用。因此,如何強化和優化水熱反應過程,製備出比較符合工業要求的焦綠石型氧化鎢產品,對於實現工業化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
焦綠石型三氧化鎢(1)單獨利用三氧化鎢為添加劑能夠穩定水熱體系的pH,並且制得焦綠石型氧化鎢產品,其反應率能達到80%以上。而以草酸、CO2預處理鎢酸鈉溶液後,則利於改變反應速率,將反應時間由原來的24h以上縮短至8h以內。
(2)進一步證明了鹼性體系下也能夠制得焦綠石型三氧化鎢產品,所需要pH範圍拓展至3.5~8.9之間。
(3)經XRD、SEM等檢測手段分析,所制得的產品均具有良好的立方體結構,顆粒的粒徑平均尺寸都在1μm左右。
(4)以三氧化鎢為添加物的產品具有較好的分散性,但是,產品中容易夾帶Na元素,用少量稀鹽酸進行洗滌能基本去除Na元素。
(5)採用紅外檢測初步認為W2O72-是製備焦綠石型氧化鎢的生長基元,探討了鎢酸鈉溶液在水熱反應過程中以及酸化過程中多組分平衡情況,對水熱反應機理提出了合理的假設。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