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產業出路:粗加工轉變為深加工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4-03, 週四 14:26
- 作者 HJF
- 點擊數:239
中國向全球供應著90%以上的稀土資源,但因為沒有取得稀土定價權,將資源賣成了“白菜價”。
這種失衡狀態,讓我國痛下決心整治稀土產業。實施稀土配額制度,就是基於保護環境和資源的考慮,在出口環節實施的一項管控。
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分析稱,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會對我國稀土產業本身造成太大影響,真正受到沖擊的將會是我國稀土深加工和應用環節。
王炯輝此前接受媒體采訪的一席話,道出了稀土產業在深加工領域的短板:1元錢的稀土原料,我們粗加工最多賣10元、20元,到歐美做成產品後,我們就要花1000元才能買回來。
4月2日,內蒙古一家稀土企業高層表示,“我國稀土產業的出路不在於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變為深加工。”
目前,我國稀土原料及加工產業大體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兩大生產體系格局,隨著國家政策執行,有進一步集中的趨勢。但根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袁開洪的調研,三大基地主要為生產基地,其主要產品大多在初級原材料及粗加工階段,下遊應用即產品研發等發展較慢。
以釹鐵硼為例,它分為燒結釹鐵硼和粘結釹鐵硼兩種。其中,粘結釹鐵硼磁體是把釹鐵硼合金粉末,用環氧樹脂、塑料和其他粘結助劑等混合均勻,並采用一定的成型方法如模壓成型、注射成型和壓延成型等,制備而成的複合永磁體。
銀河磁體此前就有個項目,即通過采用粘結釹鐵硼磁鋼,每年可用鐠釹合金約1200噸以上,可大大節約電力成本。但由於稀土價格“過山車”式的大幅波動,對粘結釹鐵硼行業產生極大影響,這一項目也因用戶無法接受早早夭折。
“在稀土價格暴漲的時候,賣產品甚至不如直接賣資源。”前述企業高層說,受稀土暴漲暴跌的影響,稀土下遊深加工環節大受打擊。
在多位行業人士眼裏,中國的稀土深加工水平良莠不齊,釹鐵硼行業更是不少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驅動下,原材料初級產品環節不斷擴充,相對的下遊應用卻急劇萎縮。“打擊的不光是信心,還有信譽,到現在都沒完全恢複過來。”
困擾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煩心事”是由重複建設引發的產能嚴重過剩。
袁開洪說,盡管我國稀土永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場份額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沒有資源和核心技術的情況下,仍大量建設釹鐵硼新項目,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同質化惡性競爭現象。
“我們好端端的一些企業都是有分工的,現在每個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園區搞釹鐵硼,一搞搞二十幾萬噸,重複建設這是最大的浪費。”曾有稀土企業人士表示。
實際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離環節出現產能過剩,發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產能過剩。其中,2011年稀土發光材料產能在6000噸左右,但僅一年後產能就超過2萬噸,很多新上馬的項目產能均以4000噸起。
此外,已明確要淡出上遊控制權的包鋼稀土未來的發展戰略也是重點發展稀土材料應用,擴大中高端領域稀土材料應用範圍、提升稀土應用技術水平、增加稀土產品附加值。包鋼集團甚至承諾,將支持包鋼稀土重點發展稀土冶煉、分離、材料及應用領域,包鋼稀土為包鋼集團稀土冶煉、分離及應用業務的整合方。
現實問題是,目前國內稀土加工企業多集中在釹鐵硼、發光材料和鎳氫電池三大行業,在其他高新技術產業應用方面少有涉獵。稀土深加工行業的同質化,已經嚴重制約著稀土應用的發展。
“中國的稀土產業鏈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鏈條是終端產品,但這些年我們賣的還是稀土初級產品,反過來還要以成千上萬倍的價格從國外買進深加工成品。”前述企業人士說。
他認為,稀土產業的深加工關鍵是看應用端,目前應用環節沒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替代材料爭奪市場技術問題很難搶占高端市場,再就是出口不振,國內消費本來就是短板;還有鑭鎂鎳儲氫動力電池國內企業產業化還存在問題。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2014年4月3日稀土市場價格行情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4-03, 週四 14:21
- 作者 HJF
- 點擊數:276
稀土市場因需求冷清,成交仍舊清淡。目前,市場看漲心態因清明節後傳統旺季來臨而增強,但實際買盤有限,稀土價格低價持穩為主。
氧化鐠主流廠家含稅價570,000-580,000元/噸。氧化釹310,000-320,000元/噸。
氧化鏑主流廠家含稅160-170萬元/噸,鏑鐵主流廠家含稅價165-175萬元/噸。
氧化鑭廠家含稅價21,000-22,000元/噸。氧化鈰主流廠家含稅價21,000-22,000元/噸。
氧化鐠釹主流廠家含稅價310,000-320,000元/噸,鐠釹金屬主流廠家含稅價405,000-41,500元/噸。
熒光級氧化銪主流廠家含稅價4,000-4,200元/千克。熒光級氧化鋱主流廠家含稅價3,000-3,200元/千克。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取消稀土配額時機已經成熟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4-03, 週四 14:13
- 作者 HJF
- 點擊數:282
最近,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中國的稀土出口配額制度違反了貿易規則,延宕兩年的美、歐、日訴中國的稀土案以中方敗訴而告終,這再次引起了業界對稀土配額制度存廢的爭議。按照規則,WTO裁定中國敗訴後,中方還可以繼續上訴,如果最終敗訴,廢除稀土配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筆者認為,取消稀土配額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即便沒有WTO的裁定,中國也應該考慮取消稀土出口配額。
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始於1998年,初衷是為了環境保護,規範出口秩序。三年後中國加入WTO,即按照承諾,在規定期限內取消了絕大部分產品的出(進)口配額,截至2014年只有22種商品仍施行配額許可證管理制度。稀土就是這22種商品之一,並且是唯一的有色金屬資源。如果取消配額管理,那意味著有色金屬資源將徹底告別“配額時代”。
最近幾年,中國稀土出口面臨最大的尷尬是,一方面是配額用不完,另一方面是走私猖獗,這讓稀土配額制度的作用有限,甚至是名存實亡。
配額的出發點是為了限制出口數量,規範出口秩序。但2011年中國稀土配額的使用量只有61.6%,2012年更是進一步降低到不足50%,2013年前10月配額僅完成了57.8%,出口額度根本完成不了,自然談不上限制出口數量了。一家企業辛辛苦苦爭取到了10萬噸的出口額度,結果只買了5萬噸,這個配額還有什麼意義嗎?
上述的出口數據來自海關統計,但未必是真實出口數據。為什麼海關統計的稀土出口數據萎縮,是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需求疲軟的因素?是美、加等國開采本國稀土增加了供應量嗎?都不是,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是稀土走私,或者是打著出口初級加工品的名義而變相走私,這些年海關陸續查出稀土走私的大案要案。而稀土走私的原因在於生產領域的混亂,私營業主未經許可亂挖濫采,大稀土集團的整合效果不彰,這指向了中國稀土產業的痼疾。
配額管理的效果有限,弊端不少,一個最明顯的弊端是滋生了腐敗。配額屬於貿易管制,有管制就有灰色交易和尋租空間,不少稀土企業沒有出口配額,只要在市場上“購買”,而坐擁稀土配額的企業僅靠出售指標就能獲得不菲收入,這一幕和當年的焦炭配額、紡織品配額的亂象何其相似。
另一個弊端就是“授人以柄”。自1947年關貿總協定(GATT,WTO的前身)開始,各成員國和締約方就在為減少和消除配額,實行自由貿易而努力。中國稀土配額的出發點是保護環境和資源,但這一觀點未被WTO專家組所認可,在這種情況下,中方需要接受“遊戲規則”,若在繼續實施配額管理,這與加入WTO時的承諾相悖。
稀土是戰略性物資,是“工業血液”,涉及到國家利益,需要在全產業鏈進行管理,而不能只盯著配額管理,不能患上配額依賴症。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稀土整合,由包鋼、五礦、中鋁、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廈門鎢業作為整合主體,通過聯合、兼並、重組等方式,來提高產業集中度。整體而言,稀土產業整合具有一定成效,這幾大稀土集團雛形隱現,但還需進一步梳理產業鏈,完成實質性整合。取消配額管理,對稀土產業的整合也是一種倒逼。
做大做強中國的稀土產業做大,資源整合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戰是產業模式的轉換,從出口資源,出口初級加工品轉變為出口深加工產品,加快應用開發和產業升級,盡可能地將高附加值的產業留在國內,這才是中國稀土產業的根本出路。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WTO稀土訴訟案中國敗訴,將沖擊稀土應用環節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4-03, 週四 14:16
- 作者 HJF
- 點擊數:303
機構稀土分析師陳歡認為,WTO稀土訴訟案我方“一審”敗訴,意味著中國自2015年起將取消稀土出口相關管理措施。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會對我國稀土產業本身造成太大影響,真正受到沖擊的將會是我國稀土應用環節。
是在昨日(4月1日)機構2014年有色金屬市場報告會上獲得上述的信息。陳歡稱,2013稀土價格震蕩下調,下遊消費恢複緩慢。目前,國內已初步形成以包鋼稀土、中鋁、五礦、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廈門鎢業組成的“1+5”大集團格局,整合仍將是未來中國稀土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之一,重點將是冶煉分離環節的整合以及上下遊全產業鏈的整合。
據商務部新聞辦26日晚間信息,世界貿易組織於日內瓦時間26日下午公布了美國、歐盟、日本訴中國稀土、鎢、鉬相關產品出口管理措施案專家組報告,中國的稀土貿易訴訟案初步裁決中國敗訴。
按照WTO上訴流程,我國有權利在60天之內提起上訴的,上訴機構大概會在三個月之內作出裁決。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中方目前正在評估專家組裁決報告,並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妥善做好本案後續工作。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中國稀土深加工之殤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4-04-03, 週四 14:11
- 作者 HJF
- 點擊數:283
1元錢的稀土原料,我們粗加工最多賣10元、20元,到歐美做成產品後,我們就要花1000元才能買回來
中國向全球供應著90%以上的稀土資源,但因為沒有取得稀土定價權,將資源賣成了“白菜價”。
這種失衡狀態,讓我國痛下決心整治稀土產業。實施稀土配額制度,就是基於保護環境和資源的考慮,在出口環節實施的一項管控。
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分析稱,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會對我國稀土產業本身造成太大影響,真正受到沖擊的將會是我國稀土深加工和應用環節。
五礦集團總裁助理王炯輝此前接受媒體采訪的一席話,道出了稀土產業在深加工領域的短板:1元錢的稀土原料,我們粗加工最多賣10元、20元,到歐美做成產品後,我們就要花1000元才能買回來。
4月2日,內蒙古一家稀土企業高層告訴記者,“我國稀土產業的出路不在於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變為深加工。”
目前,我國稀土原料及加工產業大體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兩大生產體系格局,隨著國家政策執行,有進一步集中的趨勢。但根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袁開洪的調研,三大基地主要為生產基地,其主要產品大多在初級原材料及粗加工階段,下遊應用即產品研發等發展較慢。
以釹鐵硼為例,它分為燒結釹鐵硼和粘結釹鐵硼兩種。其中,粘結釹鐵硼磁體是把釹鐵硼合金粉末,用環氧樹脂、塑料和其他粘結助劑等混合均勻,並采用一定的成型方法如模壓成型、注射成型和壓延成型等,制備而成的複合永磁體。
銀河磁體此前就有個項目,即通過采用粘結釹鐵硼磁鋼,每年可用鐠釹合金約1200噸以上,可大大節約電力成本。但由於稀土價格“過山車”式的大幅波動,對粘結釹鐵硼行業產生極大影響,這一項目也因用戶無法接受早早夭折。
“在稀土價格暴漲的時候,賣產品甚至不如直接賣資源。”前述企業高層說,受稀土暴漲暴跌的影響,稀土下遊深加工環節大受打擊。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行業人士眼裏,中國的稀土深加工水平良莠不齊,釹鐵硼行業更是不少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驅動下,原材料初級產品環節不斷擴充,相對的下遊應用卻急劇萎縮。“打擊的不光是信心,還有信譽,到現在都沒完全恢複過來。”
困擾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煩心事”是由重複建設引發的產能嚴重過剩。
袁開洪說,盡管我國稀土永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場份額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沒有資源和核心技術的情況下,仍大量建設釹鐵硼新項目,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同質化惡性競爭現象。
“我們好端端的一些企業都是有分工的,現在每個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園區搞釹鐵硼,一搞搞二十幾萬噸,重複建設這是最大的浪費。”曾有稀土企業人士如是向本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離環節出現產能過剩,發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產能過剩。其中,2011年稀土發光材料產能在6000噸左右,但僅一年後產能就超過2萬噸,很多新上馬的項目產能均以4000噸起。
記者查閱“1+5”方案中的六大企業集團,無一不涉足深加工領域。以廈門鎢業為例,該公司自2006年開始進入稀土行業,重點發展稀土深加工產業,現建有5000噸貯氫合金粉項目、1000噸熒光粉項目。
此外,已明確要淡出上遊控制權的包鋼稀土未來的發展戰略也是重點發展稀土材料應用,擴大中高端領域稀土材料應用範圍、提升稀土應用技術水平、增加稀土產品附加值。包鋼集團甚至承諾,將支持包鋼稀土重點發展稀土冶煉、分離、材料及應用領域,包鋼稀土為包鋼集團稀土冶煉、分離及應用業務的整合方。
現實問題是,目前國內稀土加工企業多集中在釹鐵硼、發光材料和鎳氫電池三大行業,在其他高新技術產業應用方面少有涉獵。稀土深加工行業的同質化,已經嚴重制約著稀土應用的發展。
“中國的稀土產業鏈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鏈條是終端產品,但這些年我們賣的還是稀土初級產品,反過來還要以成千上萬倍的價格從國外買進深加工成品。”前述企業人士說。
他認為,稀土產業的深加工關鍵是看應用端,目前應用環節沒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替代材料爭奪市場技術問題很難搶占高端市場,再就是出口不振,國內消費本來就是短板;還有鑭鎂鎳儲氫動力電池國內企業產業化還存在問題。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