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稀土配額時機已經成熟

最近,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中國的稀土出口配額制度違反了貿易規則,延宕兩年的美、歐、日訴中國的稀土案以中方敗訴而告終,這再次引起了業界對稀土配額制度存廢的爭議。按照規則,WTO裁定中國敗訴後,中方還可以繼續上訴,如果最終敗訴,廢除稀土配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筆者認為,取消稀土配額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即便沒有WTO的裁定,中國也應該考慮取消稀土出口配額。

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始於1998年,初衷是為了環境保護,規範出口秩序。三年後中國加入WTO,即按照承諾,在規定期限內取消了絕大部分產品的出(進)口配額,截至2014年只有22種商品仍施行配額許可證管理制度。稀土就是這22種商品之一,並且是唯一的有色金屬資源。如果取消配額管理,那意味著有色金屬資源將徹底告別“配額時代”。

最近幾年,中國稀土出口面臨最大的尷尬是,一方面是配額用不完,另一方面是走私猖獗,這讓稀土配額制度的作用有限,甚至是名存實亡。

配額的出發點是為了限制出口數量,規範出口秩序。但2011年中國稀土配額的使用量只有61.6%,2012年更是進一步降低到不足50%,2013年前10月配額僅完成了57.8%,出口額度根本完成不了,自然談不上限制出口數量了。一家企業辛辛苦苦爭取到了10萬噸的出口額度,結果只買了5萬噸,這個配額還有什麼意義嗎?

上述的出口數據來自海關統計,但未必是真實出口數據。為什麼海關統計的稀土出口數據萎縮,是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需求疲軟的因素?是美、加等國開采本國稀土增加了供應量嗎?都不是,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是稀土走私,或者是打著出口初級加工品的名義而變相走私,這些年海關陸續查出稀土走私的大案要案。而稀土走私的原因在於生產領域的混亂,私營業主未經許可亂挖濫采,大稀土集團的整合效果不彰,這指向了中國稀土產業的痼疾。

配額管理的效果有限,弊端不少,一個最明顯的弊端是滋生了腐敗。配額屬於貿易管制,有管制就有灰色交易和尋租空間,不少稀土企業沒有出口配額,只要在市場上“購買”,而坐擁稀土配額的企業僅靠出售指標就能獲得不菲收入,這一幕和當年的焦炭配額、紡織品配額的亂象何其相似。

另一個弊端就是“授人以柄”。自1947年關貿總協定(GATT,WTO的前身)開始,各成員國和締約方就在為減少和消除配額,實行自由貿易而努力。中國稀土配額的出發點是保護環境和資源,但這一觀點未被WTO專家組所認可,在這種情況下,中方需要接受“遊戲規則”,若在繼續實施配額管理,這與加入WTO時的承諾相悖。

稀土是戰略性物資,是“工業血液”,涉及到國家利益,需要在全產業鏈進行管理,而不能只盯著配額管理,不能患上配額依賴症。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稀土整合,由包鋼、五礦、中鋁、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廈門鎢業作為整合主體,通過聯合、兼並、重組等方式,來提高產業集中度。整體而言,稀土產業整合具有一定成效,這幾大稀土集團雛形隱現,但還需進一步梳理產業鏈,完成實質性整合。取消配額管理,對稀土產業的整合也是一種倒逼。

做大做強中國的稀土產業做大,資源整合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戰是產業模式的轉換,從出口資源,出口初級加工品轉變為出口深加工產品,加快應用開發和產業升級,盡可能地將高附加值的產業留在國內,這才是中國稀土產業的根本出路。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