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新型橫向截形開發Ⅱ

本文第1部分提到鑽削加工是機加工中重要的加工方式之一,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使用十分廣泛,其性能決定因素有材質、表面塗層、容屑槽結構和鑽尖形狀等。本部分講述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的主刃形成因素。

2、麻花鑽主刃形成與橫向截形設計原理
2.1 麻花鑽主刃形成
切削主刃是刀具參與金屬切削最核心的部分,它是由前刀面與後刀面相交而成的空間曲線。對於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其主刃是一定形狀的螺旋面溝槽(前刀面)與一定形狀的後刀面相交而成的(見下圖)。

由於後刀面的伸展方向較大,在此方面許多學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開發了圓錐面型、雙曲面型、橢球面型和凸圓柱面型等4種後刀面曲面形式的鑽頭產品。而前刀面容屑槽的形狀即橫向截形對主刃的影響研究不多。

硬質合金麻花鑽主刃結構

(未完待續。本文分為若干部分,這是第2部分;第1部分請參考:http://news.chinatungsten.com/big5/tungsten-information/80747-ti-10476;第3部分請參考:http://news.chinatungsten.com/big5/tungsten-information/80749-ti-10478

微信:
微博:

 

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新型橫向截形開發Ⅰ

橫向截形是麻花鑽螺旋面容屑槽的一個特徵參數。鑽頭前刀面是由螺旋面容屑槽構成的,而後刀面的構成主要有平面、圓錐面、橢圓面和雙曲面等多種形式很多學者在後刀面曲面構成和磨削方式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在改變鑽頭前刀面,即改變螺旋面容屑槽和橫向截形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對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橫向截形進行了應用研究,設計和製造了SU、ST和SH三種不同鑽頭的截面輪廓,並進行了切削試驗。結果表明:可以通過改變鑽頭橫截面輪廓來得到不同的刀具幾何形狀,適用於不同的加工條件。

1、引言

鑽削在製造領域內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金屬切削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約占所有金屬切削加工工序的33%。在機械加工中,尤其是在汽車與航空等孔加工占重要比重的製造業中,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的應用極為廣泛。該鑽頭涉及的關鍵技術有材質、表面塗層、容屑槽結構和鑽尖形狀等。對於基體材質一般採用超細硬質合金棒材,表面塗層大多採用PVD工藝,有TiN、TiCN、TiAlN、AlTiN等多種複合納米塗層;容屑槽根據被加工材料特性以及加工條件、切削參數並結合基體材質和塗層性質,設計成多種結構,對切屑的形成和排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鑽尖形狀綜合上述提到的多種切削因素,直接參與對金屬的切削,決定了切削變形和切削過程。近幾年來,國外許多大的刀具製造廠商對容屑槽結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進。如下圖所示為整體硬質合金麻花鑽R840和R41515不同的橫向截面形狀對比。

由於R840容屑槽設計得更寬、更深、更有利於斷屑和排屑,同時增強了鑽頭刀尖的強度,因而R840的鑽孔深徑比可達到7倍, 進給速度可提高50%。由此可見,橫向截形作為麻花鑽螺旋面容屑槽的一個特徵參數,對其進行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

硬質合金麻花鑽橫向截形

(未完待續。本文分為若干部分,這是第1部分;第2部分請參考:http://news.chinatungsten.com/big5/tungsten-information/80748-ti-10477

微信:
微博:

 

仲鎢酸銨結晶母液的回收處理工藝-餘堿分解法

餘堿分解法

據文獻報導,結晶母液中WO3主要以正鎢酸鹽或仲鎢酸鹽形態存在,並存有少量的雜多酸鹽和含有較高的Mo及其他雜質元素。餘堿分解法利用粗鎢酸鈉溶液中的餘堿(含堿大約為30~40g/L)與母液中的鎢、鉬酸銨反應:
 

2NaOH+(NH4)2WO4→Na2WO4+2NH4OH

2NaOH+(NH4)2MoO4→Na2MoO4+2NH4OH


反應後液按理論量的5倍加入Na2S,在pH=2.5~310的情況下沉澱,Mo以MoS3形式沉澱,壓濾後溶液返回主流程與粗鎢酸鈉溶液合併淨化除雜,供後續工序,主要工藝流程見圖1。


經餘堿分解法處理後的母液與粗鎢酸鈉液合併後,淨化除雜效果十分明顯,見表2。未對主流程產生任何不良影響,整個工藝所生產的APT均可達到高純產品的要求。


結晶母液回收工藝流程

微信:
微博:

仲鎢酸銨結晶母液的回收處理工藝-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

自20世紀80年代APT生產工藝採用離子交換法以來,便以流程短、投資少、環境好、收率高等優點迅速發展起來,APT結晶母液的處理方法也開始轉向離子交換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鎢在各種不同pH值範圍內形成不同的絡合陰離子(同多酸及雜多酸),當APT結晶母液由弱鹼性調到酸性時,鎢酸根離子聚合成HW6O5-21和W12O6-39及H2W12O6-40等,P、As、Si、Mo等與鎢形成PW12O3-40、PMo12O3-40、AsW12O3-40、SiW12O4-40等,與鹼性樹脂接觸時,發生以下反應

 

6R3NHCl+H2W12O6-40=(R3NH)6H2W12O40+6Cl

再用堿液解吸,發生以下反應:

(R3NH)6H2W12O40+6NaOH=Na6H2W12O40+6(R3NH)OH

Na6H2W12O40+18NaOH=12Na2WO4+10H2O

 

文獻報導,在早期用D296強鹼離子交換樹脂的基礎上,選用D354弱鹼性離子交換樹脂,從APT結晶母液回收鎢,制得固體鎢酸鈉,工藝流程見圖2。

從APT結晶母液回收鎢工藝

 

生產主要工藝條件為: 母液調酸pH值 3.5~4.0;吸附線速度 2~3m/h;尾液WO3含量 ≤1g/L;解吸線速度 3m/h;解吸劑濃度 2.5mol/LN。

回收所得鎢酸鈉產品品質符合工業一級品標準,見表3。

鎢酸鈉產品品質

 

文獻報導,通過對多種樹脂進行篩選,採用大孔弱鹼性樹脂處理母液在吸附鎢的同時將母液中Cl-大部分除去,解決了母液中Cl-含量太高,不能直接返回主流程的難題,達到解吸液直接返回主流程且簡化工藝目的,從而實現母液中鎢的回收,母液及解吸液的雜質元素含量見表4。

其生產過程的主要工藝參數如下:母液調酸控制 pH<5;吸附線速度 2~3cm/min;

解吸劑濃度 2.5mol/LNaOH。

處理後的母液進入主流程後,各項工藝技術指標穩定,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微信:
微博:

鎢銅合金電極電導率影響因素

鎢銅合金電極是電火花加工(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EDM)中使用最廣的電極材料之一。由於電火花加工過程是通過工具和工件之間不斷產生脈衝性的放電火花,靠放電時產生的局部暫態高溫將金屬蝕除下來。因此,應用在電火花加工中的電極,一方面要求有一定的耐電蝕及高溫腐蝕性和良好的導電性。另一方面還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組織均勻性。而電導性能的優劣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鎢銅合金電極的組織是否均勻。

相關研究人員通過熱導值理論模型(也適用於電導率分析)實驗發現實測的電導率都普遍低於理論值。其經過仔細研究發現,影響鎢銅合金電導率主要有三個因素,即雜質、孔隙度以及微觀結構。而雜質是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即使是微量的雜質,也會顯著降低鎢銅材料的的熱導和電導性能。

雜質的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1.為提高鎢銅材料的緻密度而加入活化劑所形成的雜質,它們與銅形成固溶體,從而影響銅的導電性,就如加入一些微量元素(Co,Ni等),其電導率就下降的很快。2.原料本身純度不高,可能在製備的過程中由外界引入一定的雜質。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