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硬质合金类型——多层涂层

自从涂层硬质合金技术发展以来,涂层的类型也产生了多样化,较为突出的如单层多元复合涂层、多层涂层、梯度涂层、纳米涂层、超硬涂层以及软涂层等等。

涂层硬质合金

2.多层涂层

随着涂层硬质合金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涂层也逐渐向多层涂层过渡。多层涂层是通过结合不同涂层材料的优良性能以及适用性,将不同涂层加以组合,从而进一步完善基体材料的综合性能。目前主要的双层涂层有碳化钛/氮化钛(TiC/TiN)、碳化钛/氧化铝(TiC/Al2O3)、碳氮化钛/氧化铝(Ti(C,N)/Al2O3)、氮化钛/立方氮化硼(TiN/CBN)等几种。其中属TiC/TiN双层涂层出现的最早,使用也最为广泛。这是由于作为单一涂层时TiC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以及优异的耐磨性,而TiN涂层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防止化学扩散)以及抗月牙洼磨损性能。此外,相比TiN涂层,TiC涂层因其热膨胀系数更接近于基体,常作为多层涂层的底涂层,其与基体结合更加牢固,内部残余应力小,因此可以有效地抵抗裂纹的扩展。TiC/TiN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更加适用于普通、半精及精切加工,而TiC/Al2O3涂层的硬质合金刀具有较高的热硬性及韧性,适合于高速切削加工以及高负荷切削加工。

而三层涂层最为常见的是TiC/Ti(C,N)/TiN涂层,相关研究人员对奥氏体不锈钢车削实验中发现, 其由于TiN涂层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所以所具有的切削力较小,更适用于普通半精以及精切削加工。除此之外,还有将TiN/TiC/TiN三个涂层组合涂覆于硬质合金刀具基体,该多层涂层表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底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抗热震性以及韧性都相较于单一涂层有大幅度的提高,可广泛运用于合金钢、结构钢等高速铣削。总的来说,涂层层数越多在高速切削、铣削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涂层每层的厚度越来越薄,已经有了10层甚至更多层。多层涂层在物理结构上、力学性能以及化学性质等方面对硬质合金刀具材料赋予了更加优异的过渡性,是功能梯度结构材料的雏形。

微信:
微博:

 

钨合金摆轮配重螺丝Ⅱ

对钟表进行调节是机械钟表安装完成后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它是保证钟表走时精度和使用可靠性的关键步骤。早期复古的怀表多采用摆轮调校螺丝的方式来调校走时,一般都要同时对相对应位置的两个配重螺丝进行相同幅度的调节。随着复古风潮的掀起和发展,人们对于复古物件的喜好也不断上升。这意味着此类以摆轮配重螺丝来调整钟表走时的复古怀表也会越来越受到欢迎,而钨合金配重螺丝的使用也会随即扩大。
 
众所周知,钟表的走时标准是通过调整控制摆幅来决定的,因此为保证钟表的精准性最先应该保证的是摆轮的摆幅(最理想的摆幅应在270~320之间)。摆幅是指摆轮在弹簧游丝的推动下来回摆动转过的角度。过大或过小的摆幅均不符合技术要求,会严重影响钟表的走时精度乃至影响使用的可靠性。调整摆幅的一个方式是调整快慢针,另一个就是调整摆轮配重。摆轮配重的调整主要靠钨合金配重螺丝来实现,以此来平衡其摆动惯量,通过精确的调整配重螺丝使摆幅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从而达到保证钟表走时精确性的目的。
钨合金配重螺丝
微信:
微博:

气体搅拌对制取仲钨酸铵的影响

气体搅拌的影响
 
研究表明,控制APT粒度的主要因素是过饱和度、温度和搅拌速度。制取细颗粒APT用A种气体搅拌,以较强的搅拌强度操作。由于气体的剧烈搅拌,晶体被搅碎成许多小晶核,难以形成大颗粒。而且气体还会带走热量和氨,既可控制锅内温度在70℃左右,同时使溶液的过饱和度增大,有利于制取细颗粒仲钨酸铵。
 
这种方法已在生产中应用,制取的APT粒度均匀,表面规则。制取粗颗粒APT选用B种气体搅拌,以较弱的搅拌强度操作。由于气体的搅拌,能保证形成的APT不至于沉淀,而充分与溶质接触。这种气体在冷凝时放出热量,不仅使锅内热量增高,还由于气体的冷凝,能有效地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的增大,容易产出粗颗粒仲钨酸铵。此种方法在试验中效果显著,制取的APT其平均粒度能大于50μm,且粒度分布均匀,颗粒规则。现处于生产应用前的进一步研究中。
 
其它影响因素
 
(1)试验发现补加晶种,APT的松装密度有所下降,这与文献报道一致,在显微镜下观察,粒度分布不匀,粗粒大部为聚晶。文献报道了在钨酸铵浓缩至一定比重后,加入1%~2%晶种。然后不断补加溶液,而制取粗粒APT的方法。我们采取将钨酸铵溶液浓缩后,逐渐补加溶液,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的方法,制得了粒度均匀、颗粒度大的APT。
 
(2)我们在浓缩结晶过程中,定量补加纯水,控制潜液的过饱和度,也可制取晶形规则的粗粒APT。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晶后期,不能任意朴加纯水,否则在加热和搅拌的情况下有少量偏钨酸铵生成。

APT

 

微信:
微博:

 

18K钨镀金与18K黄金的区别

Karat(K)表示黄金纯度,它与钻石重量单位carat(克拉)有着相似的读音,但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一个表示纯度一个表示重量。无论是k金还是K镀金,其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增加产品的美观性。
 
在黄金纯度中,1K为4.166%的黄金含量,18K黄金(AU750)也就是含量为75%的黄金。对于18K黄金制品来说,其价值有时甚至高于黄金含量比其多的黄金制品。我们都知道纯金的硬度较低,虽然可塑性和延展性好但也意味着易被摩损消耗,这对于很多喜爱购买黄金首饰佩戴的人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18K黄金制品通常会加入一些银、铂、镍等金属材料从而提高成品的整体性能,如观赏性、耐磨性以及耐蚀性等等。因此,也比较受人们欢迎,但这也意味着会有一些额外的制作工艺,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的难度。而18K钨镀金则指的是在钨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黄金含量为75%的镀金层,使其拥有形同18K黄金制品一样的亮丽外表。
 
毋庸置疑,18K钨镀金与18K黄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保值价值的不同,18K黄金的保值价值远远大于18K钨镀金。但两者的鉴赏价值并无区别,都拥有较为时尚、美观、亮丽的外形,并为多数收藏者所喜爱。
18K金镯
微信:
微博:

 

偏钨酸钠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

偏钨酸钠又名一水合偏钨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分子量是2968.01,密度为3.1g/ml,折射率是1.5555。偏钨酸钠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但是要避免与物料、氧化物接触,且应将其密封存储在常温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偏钨酸钠的密度高,具有无毒、易配制及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被广泛的应用,例如地质学、土壤学及海洋生物学等领域。

偏钨酸钠

偏钨酸钠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矿物及沉积岩的分离,它为微细粒纯矿物的分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微细粒单矿物的分离主要有三种:人工挑选、化学分离法和密度分离法。其中密度分离法简单、稳定。但常用的重液有毒且有难闻的气味,操作时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而偏钨酸钠具有无毒、易配制、高密度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地质行业实验室矿物分离作业。
 
多个科学家先后用偏钨酸钠对矿物的分离进行了研究,例如,罗兹等发现添加了硅铁的偏钨酸钠可以用来对矿物进行密度分级,并且这种方法安全、流程简单;采用偏钨酸钠分离提纯微细粒牙形石,具有安全、高效、易操作等优点。随着偏钨酸钠在地质实验室的应用,矿物提纯流程将变得安全、简单、稳定,而且偏钨酸钠还可回收再利用,达到了节约成本且无二次污染的目的。此外,人们还应用偏钨酸钠分离沉积岩,以及对岩石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研究岩石的分布、产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历史及其成矿关系。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