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三氧化钨纤维

三氧化钨纤维纤维(Fiber/Fibre)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纤维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纤维,根据其来源分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类;另外,还有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等。纤维的充填能有效地提高塑料的强度和刚度,增强塑料属刚性结构。

管状三氧化钨纳米纤维可用于制作气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常温工作的优点,展示了该形状的三氧化钨纤维在气敏传感器领域所具有的光明应用前景。管状三氧化钨纤维可通过模板法制备而成,利用模板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可利用其空间限制作用和模板剂的调试作用对合成材料的大小、形貌、结构和排布等进行控制。

模板法制备管状三氧化钨纤维,以钨酸为钨源,将钨酸放置容器中并往该容器中添加入双氧水和乙醇并不断搅拌,使得双氧水以及乙醇与钨酸络合制备而成三氧化钨溶胶,接着将AAO模板浸渍在三氧化钨溶胶内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在空气中放置30min,最后在550℃环境中进行热处理6h,干燥可获得类似管状的三氧化钨纤维。

微信:
微博:

 

仲钨酸铵制备氧化钨纳米片自组装微球

三氧化钨是一种η-型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禁带宽度约2.8eV),由于晶体内存在着原子或电子缺陷,使化合物发生化学计量偏离,其电荷载流子浓度主要决定于化学计量缺陷(如氧空位)的浓度,使其具有优异的催化和气敏性能。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领域,低维度纳米氧化钨被认为是检测氮氧化物等环境有害气体最具前景的新型半导体气敏材料,而备受关注。有研究向我们展示一种氧化钨纳米片自组装微球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溶解钨盐
将仲钨酸铵(APT)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0.10〜0.80mol/L的溶液;
2.加草酸,超声波反应
将APT溶液置于100〜750W功率的超声波发生器中,在超声条件下加入草酸充分反应,其中草酸的加入量按每升APT溶液中加入0.12〜0.47mol的草酸;
3.滴加无机酸溶液,调pH值
将浓度为1.00〜4.50mol/L的无机酸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调节PH值至0.50〜3.50,继续超声反应20〜150min,得到黄色沉淀;
4.离心、洗涤,后干燥制得产品
经离心洗涤,将得到的黄色沉淀在50〜80°C下干燥4〜20h,制得所需氧化钨纳米片自组装微球。

微信:
微博:

钨铜材料加工工艺——变形加工

钨铜合金材料通常采用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PM)以及熔渗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由于钨和铜两种金属硬度和熔点相差较大且完全不互溶,因此也被称为二相假合金。其通过钨粉或是掺入部分铜粉的混合粉特殊压制后形成内部连通孔的钨骨架,再通过熔渗铜工艺形成的钨铜合金相对密度较高,各项性能优良。现如今已经出现了超细纳米晶钨铜合金材料,其微观结构更为合理稳定,相对密度和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其可塑性和延展性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在一些产品的应用中(如薄板、丝材、箔材等)的特殊要求,因此对钨铜合金材料的变形加工工艺的研究也成为了一大热点。

对于钨铜合金材料的变形加工工艺,我们可以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为冷变形加工,另一类则为热变形加工。从定义上讲,冷变形加工就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的核心技术的发展,生产中依靠冷作模制造的零件越来越多,使用的冷变形模具种类越来越多。冷体积模锻(冷镦、冷挤压、压印等);板料冲压(如拉伸、落料、切边、冲孔等);材料轧制(冷轧、轧轮成型等)。虽然冷变形模具的种类繁多,工作条件不一,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但基础工作情况相近:即均在冷状态下使金属变形,工作时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压力、弯曲力、冲击力和摩擦力。有相关研究人员对熔渗后的不同配比的钨铜合金(W-20Cu,W-30Cu,W-40Cu)产品进行冷轧变形并在变形加工中进行中间退火处理,每一道次压缩5%-10%,最终可达到总变形量的50%。其中,在变形量<25%时,发生变形的仅仅是材料中的铜;而当变形量达到50%时,材料中的钨开始沿轧制方向伸长。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将烧结后所得到的低密度的钨铜W-40Cu材料进行挤压、热锻和冷锻后得到钨铜棒材;用烧结密度仅为75%的钨铜W-40Cu板坯经过冷轧变形后可制成钨铜薄板;而用冷轧方坯,再经冷轧、冷拔还可制得直径为0.3mm的钨铜丝材。这种变形加工后的钨铜合金具有完全致密的组织、机械强度以及优良的导电导热性,可以实现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以及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

与冷变形加工工艺相反,热变形加工工艺指的就是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其常见的加工方法有锻造和型材的热弯、热压以及热拉成型等。与冷加工变形工艺(由于加工过程打破了原金属内部的力平衡,从而造成了应力的释放,是原力平衡被打破而产生的变形,未达到金属材料的屈服点)不同,金属热变形加工发生了塑性变形达到了材料的屈服点。但是该工艺相比于冷加工变形,由于温度更难控制,在变形加工过程中无法完全确保钨铜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各项性能的稳定性。

钨铜合金导电嘴

微信:
微博: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回收钨和钒

SCR脱销技术的个核心部分是催化剂,催化剂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磨损、堵塞、碱金属中毒等原因会逐渐失去活性。而其中主要成分V2O5和WO3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性质相近,且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含有T12及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因此将V2O5和WO3分开非常不容易。国外处理废弃脱硝催化剂的方式都是填埋,国内对于脱硝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技术也尚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有研究介绍一种从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回收W和V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蜂窝型脱硝催化剂

1. 催化剂粉碎并加入浓硫酸酸解,酸解后加入水,得硫酸氧钛溶液;
2. 过滤步骤1得到的硫酸氧钛溶液,滤渣收集备用,滤液加热浓缩后水解,得水解产物;
3. 过滤水解产物,并对滤液进行沉降处理;
4. 过滤,取上层清液加入过量NH4Cl,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偏钒酸氨沉淀;煅烧偏钒酸氨沉淀,获得纯净的V2O5,从而回收V;
5. 往步骤2得到的滤渣中加入过量10%〜28%氨水反应,使之充分后,过滤;滤液加热至80〜100°C,(部分)氨和水蒸发后,生成仲钨酸铵晶体;干燥、煅烧仲钨酸铵晶体,得纯净的WO3,从而回收W。

微信:
微博:

检测不同三氧化钨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

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又称作次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其正电荷不稳定,外观为深绿色青铜光泽结晶(三水合物),熔点215ºC,闪点14℃,密度1g/mL。亚甲基蓝可溶于水/乙醇,不溶于醚类。亚甲基蓝在空气中较稳定,其水溶液呈碱性,有毒。亚甲基蓝广泛应用于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等方面。无水亚甲基蓝是金红色闪金光或闪古铜色光的粉状物,溶于水,酒精,氯仿,不溶于乙醚,其溶液为蓝色;遇浓硫酸呈黄光绿色;稀释后呈蓝色;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呈紫色或出现暗紫色沉淀。

检测不同物相三氧化钨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首先向5mL 10mg/L亚甲基蓝染料溶液中分别加入0.0080g,水热法制备的正交相产物三氧化钨1g和0.0080g,沉淀法制备的单斜相产物三氧化钨2g,将该两项样品放置太阳光下照射3h后,取样分析。

检测结果显示:单斜相三氧化钨对染料的脱色率为97.41%,正交相三氧化钨对染料的脱色率为91.40,单斜相三氧化钨的催化活性较高,脱色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正交相产物三氧化钨的带隙能为2.86eV,单斜相产物三氧化钨的带隙能为2.53eV。单斜相产物三氧化钨的带隙能小于正交相产物三氧化钨的,电子由低能价带跃迁至高能导带所需要的能量低。与正交相的三氧化钨相比,单斜相三氧化钨更容易发生电子跃迁,产生数量较多的电子-空穴对,因此其对亚甲基蓝的催化活性较高,使得脱色率也较高。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