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加熱子——加熱元件

鎢加熱子 加熱元件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的電子設備,常常應用於熱水器,洗碗機,烤箱,烤麵包機,咖啡壺以及其他需要用到產熱功能的設備。加熱元件主要由電線圈組成,可以採用絕緣材料或者防護材料將其進行包裹。當電流通過導線傳遞,遇到電阻後就會產生熱量。所產生的熱量的大小可以通過調整通過導線的電流的大小進行改變。加熱元件包括短波紅外加熱管,中波紅外加熱管,遠外加熱管、電熱圈等。

一般條件下,加熱元件的燒毀程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加大。因此,他們常被設計成可訪問的樣式,這樣以來就很容易更換壞掉的加熱元件。但是,元件更換需要消耗比較多的成本,因此,在更換之前最好先做好測試,看是否問題出在加熱元件上。有可能是因為電還沒有到達元件,導致元件無法產生熱量,也有可能是接線上出現了問題,或者是其他原因。

加熱元件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的熱量主要源於其金屬材料。作為具有良好導電性能的鎢加熱子,常常作為加熱元件用於真空噴鍍領域。之所以選擇金屬材料作為加熱元件的一部分,是因為他們能夠承受多次的冷卻和加熱迴圈,材料利用率高,節約成本,且效果好。在潮濕的情況下,加熱元件可以被隱藏在安全的環境中,隔絕材料會將熱量分散開來,不讓空氣中的水分和加熱元件進行直接的接觸。

微信:
微博:

球形鎢粉應用於陰極基體

陰極作為電真空器件的電子發射源,其研究和發展的方向及水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電真空器件甚至武器裝備系統的發展水準。
 
現代儲備式陰極是時下陰極研究的重點之一。其常見結構通常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多孔鎢基、發射物質和熱子組件。 其中多孔鎢基是整個陰極的“骨架”和發射物質的載體。從熱陰極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多孔鎢基的出現是熱陰極不斷追求高發射電流密度和高可靠性的結果。多孔鎢基體的性能,尤其是孔隙結構和孔隙分佈將直接影響陰極的發射大小、蒸發率高低、發射均勻性和壽命。實際生產中,陰極要求基體能夠有24-26%的分佈均勻的孔度。多孔鎢基的工藝主要包括壓制成型工藝和燒結工藝,工藝的發展依賴於粉末冶金工藝水準的進展,同時受基體粉末性能的影響。如果通過工藝控制能夠對基體的孔隙度和孔隙分佈進行合理控制,則將對陰極的研究起到積極的作用。
 
球形鎢粉具有形狀規則、均勻性好且流動性佳的優點。這些優點特別適合採用自動填料的自動填料的自動壓機進行壓制,而且能夠得到孔隙大小適合且分佈均勻的多孔鎢基,與常規鎢粉相比有著不可小視的優勢。使用球形鎢粉製備陰極的過程中,初始孔度和壓制壓力的關係基本符合Heckel’s Law。燒結工藝方面,球形鎢粉有其顯著特點。隨著燒結溫度的升高及燒結保溫時間的降低,基體的孔度呈下降趨勢。通過實驗結果,分別得到了陰極基體平均孔度與燒結溫度及燒結保溫時間之間的數學關係。可以通過對粉末壓制燒結工藝的控制,得到孔度為26%左右的較為理想的陰極基體。陰極的脈衝發射測試結果顯示,在1050℃,採用球形鎢粉製備的陰極基體能夠得到20.46A/cm2的拐點電流密度。完全可以滿足目前工程應用的需要。

鎢粉
微信:
微博:

鎢粉分級在粗晶碳化鎢粉生產中的應用

粗晶WC-Co系列合金具有高硬度和高韌性,被廣泛應用於礦山鑿岩工具、石油鑽采工具、衝壓模具、耐磨耐腐蝕零件、耐高溫高壓、金屬壓力加工工具、鋼材軋製用輥環、硬面材料等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硬質合金耐磨材料的應用範圍日益擴大。
 
傳統製造粗顆粒碳化鎢粉工藝主要為鉬絲爐高溫還原和碳管爐高溫碳化;90年代主要為氧化鎢摻雜中溫還原和高溫碳化,此工藝可生產301xm~401xm左右粗顆粒碳化鎢粉;添加鈷、鎳高溫碳化,獲取特粗碳化鎢粉;美國Kennametallne公司開發鋁熱法生產碳化鎢和俄羅斯化學工藝研究院開發了鎢精礦的“爐外”鋁熱還原法,直接從鎢精礦生產碳化鎢,其方法得到的金屬相含碳化鎢X光衍射分析證明,產品僅含碳化鎢一個相,晶粒粗大;H.C.斯達克股份有限公司開發了一種通過在鹼金屬化合物存在下對氧化鎢粉末進行還原和碳化處理,生產超粗粒單晶碳化鎢及由此製備的硬質金屬。以上部分方法生產的粗顆粒碳化鎢粉普遍存在粒度不均勻,結晶不完整,細顆粒比較多,粒度分佈範圍寬;部分方法對設備要求高或對環境影響大。大量資料論述了碳化鎢粉微觀結構同原生鎢粉間存在繼承性,鎢粉的形態與結構直接影響碳化鎢的特性。通過對鎢粉分級再碳化工藝的研究,有效解決粉末夾粗夾細現象,製造粗晶碳化鎢粉。
 
粉末性能不僅僅由粉末粒度來衡量,必須同時考慮粉末粒度結構組成、顆粒形貌、顆粒的表面特徵等。經過分級處理後,A1粉晶粒形貌一致性比較好。根據顆粒的比重、粒度和形狀在空氣中所受重力和介質阻力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沉降速率來進行分級,能有效改變粉末物理性能。同時儘管採用氣流和鐵容器作為分級載體,但對粉末的氧和鐵等微量元素影響不大。在產品性能指標範圍內,不會對後面的工藝處理產生負面影響。 

鎢粉
微信:
微博:

鎢銅合金薄板性能表徵

鎢銅合金薄板性能表徵指的是鎢銅合金薄板的物相分析、顯微組織觀察以及各項性能測試。其中物相分析還可細分為差熱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XRD物相分析(X-ray diffraction)以及成分測試等。差熱分析採用的是差熱分析儀,其原理是通過在一定溫度下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和物理變化的穩定物質作為參照物與等量的待測物(鎢銅合金薄板)在相同環境中等速變溫的情況下進行比較。待測物任何物理和化學上的變化與它所處同一環境中的標準物溫度相比都會出現暫時的升高或降低。而XRD物相分析則採用銅靶K輻射,調整工作電流、電壓以及掃描速率,利用特徵X譜線測出鎢銅合金薄板試樣中的主要組成相。

對於鎢銅材料來說,成分測試一般採用稀硝酸—氫氟酸溶液,這是因為在硝酸介質中鎢會以鎢酸的形式沉澱並與銅分離。之後用氫氧化銨將鎢酸沉澱溶解,以鎢酸銨灼燒重量法測定鎢;再以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濾液中所殘餘的鎢,二者相加即為鎢的總量。對鎢銅合金薄板進行顯微組織觀察的過程是砂紙磨制→水沖洗→拋光(剛玉Al2O3)→水沖洗→酒精清洗→烘乾→浸蝕(浸蝕劑採用1:1鐵氰化鉀和氫氧化鈉混合溶液)→水沖洗→酒精清洗→烘乾→觀察試樣。

各項性能的測試包括密度測試、硬度測試(維氏硬度HV)、電阻率(電導率)測試、熱導率測試、熱膨脹係數檢測等。其中密度測試採用的是經典的阿基米德排水法;顯微硬度採用的是金剛石壓頭以規定載荷壓入試樣表面後的壓痕長度來確定;電阻率的測定通常採用電橋法;熱導率則是先在鎢銅合金薄板試樣的表面噴塗上碳粉以防止表面反射入射光,然後在一定溫度下採用閃光法導熱分析儀將加熱元的氙燈發射一束脈衝打在樣品下表面,並由紅外探測器測量升溫情況得到熱擴散係數。

鎢銅合金薄板

微信:
微博:

 

含銅量對鎢銅藥型罩的性能影響

鎢銅藥型罩被稱作是彈藥的心臟,它同時具有鎢高硬度、高強度、低熱膨脹係數的特性以及銅良好塑性和優良的導電導熱率。相比于單一金屬藥型罩,這種複合型藥型罩能量轉換與吸收機制更合理、化學能的利用率更充分、破甲性能更優越、造價也更低,具有廣泛的開發前景。隨著生產技術及工藝的革新,密實藥型罩逐漸被粉末藥型罩所替代。鎢銅粉末藥型罩因其密度高、延展性好、穿深大、杵堵少等優勢,已逐步在聚能彈藥等軍工領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製備鎢銅藥型罩過程中隨著製備溫度的升高,銅的流失始終是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銅相的流失會使得材料的緻密度和強度發生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關研究人員通過對壓制壓力、燒結溫度及時間等因素對含銅率的變化規律的分析,總結出含銅量和相對密度對藥型罩射流性能的影響,為製備鎢銅粉末藥型罩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實驗表明,燒結樣品的含銅率隨壓制壓力的增大而增大,隨燒結時間和燒結溫度的增大而減小,銅流失率則相反。這是由於:
1.壓制壓力的增大有效地縮小W顆粒間的間距,使Cu顆粒很難從材料內流失,從而減緩材料內部Cu顆粒向外揮發的速度;
2.增大壓制壓力使得Cu顆粒表面的接觸面積逐步增大,使原本具有較大自由能的Cu顆粒在熔化的過程中更容易與相鄰Cu顆粒融合形成較大的顆粒,降低了微小顆粒在高溫階段的揮發幾率,使含銅量保持穩定。
因此,鎢銅粉末藥型罩的含銅率對其射流穿深的影響明顯小於相對密度,但對射流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銅流失率越小的藥型罩射流穿深穩定性越好。

鎢銅藥型罩

微信:
微博:

 

氧化鎢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是當前新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如何提高轉化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太陽能電池研究的兩個關鍵問題。目前市場上的矽太陽能電池製造成本過高,不利於推廣應用。納米TiO2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廉價的成本、簡單的工藝及穩定的性能等優點,已成為第一代太陽能電池的有力競爭對手。其製作成本僅為矽太陽能電池的1/5~1/10,光電效率穩定在10%,壽命能達到20年以上,但是如何提高轉換效率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焦點。

太陽能電池

納米氧化鎢材料具有無毒、無害、容易製備、性能穩定、價格低廉以及優良的可見光回應等優點,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光電化學反應體系光陽極半導體材料,在光電化學領域如光解水、光降解有機污染物及太陽能電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陽極材料大部分採用TiO2,其原因是相對於釕系光敏材料,TiO2是與其具有最佳能級匹配關係的半導體材料。氧化鎢是PEC光電化學池常用的光陽極催化材料之一。相對TiO2、ZnO等光陽極材料(能隙約3.4eV),WO3具有更窄的能隙(2.5~2.8eV)。其中鈣鈦礦結構通過A位元和B位摻雜或取代更容易進行結構調控。因此,鎢基氧化物光陽極材料是一類具有良好潛在開發前景的太陽能光電化學電池陽極材料。

微信:
微博:

氮摻雜納米孔狀氧化鎢電極

摻雜是改善過渡金屬氧化物可見光回應常用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稀土等金屬離子摻雜可顯著提高半導體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然而金屬摻雜可能導致催化劑熱穩定性降低且引入光生電子和空穴的複合中心從而降低其光電性能。非金屬摻雜如C,N,F和S摻雜可提高半導體材料的熱穩定性和導電性,並通過在導帶和價帶之間形成“中間能級”而提高材料對可見光的回應。氮摻雜可顯著提高半導體材料對可見光的吸收效率。

納米多孔氧化鎢製備方法:
1)鎢片的處理方法:先將鎢片切成10mm x 15mm的小片,採用水磨砂紙逐級打磨至表面無劃痕,再分別用丙酮、異丙醇、甲醇和去離子水超聲清洗15min,氮氣吹幹以備用。
2)採用兩電極陽極氧化法,以金屬鎢片作為陽極,10mm x 15mm 大小的鉑片作為對電極,放入電解槽中,兩電極之間的距離是25mm。將電解槽置於恒溫水浴槽中,調節水浴溫度以控制反應溫度;鎢片反應面積為0.88cm2。添加一定量配置好的含不同濃度NH4F的1mol/L的(NH42SO4溶液電解質。

穩態光電流譜
(不同反應溫度的氮摻雜納米孔狀WO3電極的穩態光電流譜)

氮摻雜的方法:
將製備好的自組裝納米孔狀WO3置於管式爐,通入NH3/N2(體積比1:2)混合氣體,以5℃/min的升溫速率加熱到一定溫度,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自然降溫到室溫。NH3和N2的純度均為99.999%,流量為120ml/min。
光轉化效率譜
(不同反應溫度的氮摻雜納米孔狀WO3電極的光電轉化效率譜)

能帶結構示意圖
(氮摻雜及純納米孔狀WO3電極的能帶結構示意圖)

微信:
微博:

第九屆上海國際水展盛大開幕,三氧化鎢光觸媒成水處理“神器”

2016年6月15~17日,第九屆ECOTECHCHINA上海國際環保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舉行。此次展會為觀眾呈現從市政、工業到民用的水處理最新技術及解決方案,囊括了“水處理”、“固廢氣”、“空氣新風”、“泵管閥”、“建築給排水”等5大環保內容。其中,進行的AQUATECH CHINA上海國際水展素有“全球最大行業環保展會平臺”的稱號。眾所周知,當今中國地表水和水質惡化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中國政府對水污染治理非常重視。此次上海國際水展不僅僅是貿易展會,其提出的水管理重要性關乎人類的未來。

三氧化鎢和上海國際水展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估計,2025年全球將有28億人飲用水不足。為此2015年,日本研發出的一項新光觸媒淨水技術,被期待為全球28億人解渴。傳統光觸媒的代表是二氧化鈦,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然而,由於二氧化鈦只響應紫外光,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氧化鎢不僅有很好的加氫去氧、氧化等良好催化性能,同時具有優異的光致變色特性和氣敏性。光催化能降解的無機污染物主要有:硝酸根、亞硫酸根、二氧化硫、NO等。研究發現,三氧化鎢光觸媒對含亞硫酸根、硫離子、碘離子和硝酸根離子的廢水都有理想的催化降解效果。另外,三氧化鎢光觸媒還能夠解決鉻、汞、鉛等金屬離子的污染問題,達到淨化水質的功效。因此,三氧化鎢光觸媒成為了汙水處理的“神器”,從此,水姑娘“洗盡鉛華”。
微信:
微博:

 

硬質合金模具使用現狀

目前在模具製造領域,硬質合金材料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加工產品的複雜性不斷增大,產品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相關研究人員也將開發新型硬質合金材料作為研究方向之一。前些年,新型硬質合金材料以Fe、Ni代替Co為主,主要用於YG15、YG20、YG25等對強韌性要求高的冷鐓模和冷擠壓模。而近年來,研究熱門轉向了超細晶以及納米晶硬質合金和梯度結構硬質合金。細晶和超細晶硬質合金已面世,就如細晶YG8硬質合金拉絲模在控制小於1mm鋼絲時,效率是普通拉絲模的3倍。而梯度硬質合金又可分為成分梯度和組織結構梯度,一般採用金屬溶液滲透處理進行生產。此外,還有鑲鑄鑲嵌硬質合金熱作模具,其在軋管和線材軋製等方面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基於金屬拉伸變形對模具產生不均勻磨損機理,研究人員提出了最大以及最小拉拔角理論。發現國產模具與國外模具使用壽命的差距主要在於角度的設計上,國外的模具在模心底部與模套內孔底面中心接觸部位採用了雙凸面設計,其能夠使受力最大的中心部位緊密貼合,四周的孔隙又可供過盈配合。由此國內的一些廠家也得到啟發,對相應的模具做出了結構上的改進,尤其是在原來設計的六角硬質合金凹模上進行了改進,使之成為六瓣鑲套組合使用,這樣一來既節約了硬質合金的使用量又使得裝配簡單、更換方便(損壞一瓣可逐一更換)。在加工與裝配技術方面,硬質合金一般採用熱壓或冷壓鑲套以及真空釺焊。

硬質合金模具

微信:
微博:

 

硬質合金模具簡介

與傳統的鋼制模具相比,鎢鈷類的硬質合金模具具有高緻密度、高硬度、高強度、低熱膨脹係數以及優良的耐磨耐蝕性等優點,使用壽命是鋼模的幾十倍。常用的硬質合金模具牌號有YG3、YG6、YG6X、YG8、YG15、YG20、YG20C、YG25等,還有一些無磁合金模具材質。根據用途的不同,硬質合金模具還可分為:硬質合金拉絲模、冷鐓冷沖模、整形模、無磁合金模、熱作模等。

其中硬質合金拉絲模占絕大部分,其主要用於金屬壓力加工中通過外力作用是金屬強行通過模具,金屬橫截面積被壓縮從而獲得所要求的橫截面形狀和尺寸。由於塑膠拉絲模與鋼制拉絲模的耐磨性較差、使用壽命較短,而金剛石拉絲模雖然有著極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是其成本相對較高,綜合看來,硬質合金拉絲模各項性能優異且成本適中,是拉絲模材料的主體;冷鐓模和冷沖模都是裝在相應的機械上使用的,通過施加變形力,使坯料預成型。硬質合金材料的硬度以及耐磨性優良,使用壽命在5000-6000萬次,尺寸基本不發生改變,從而有效保證了產品的尺寸精度;而無磁合金模一般用於磁性材料的生產。在無磁硬質合金出現前,一直採用的是無磁鋼,其模具性能較差、硬度較低且使用壽命較短,使用一段時間後模具內壁發生嚴重的拉毛以及變形等現象,從而使得磁性材料的尺寸精度以及表面品質受到極大的影響。而無磁硬質合金通過嚴格控制碳含量以及添加微量元素(Cr、Mo、Ta、NiB、Al、VC)等方法制取,其優異的性能可以完全取代無磁鋼並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熱作模用的硬質合金市場上暫無標準牌號,其在紅硬性以及耐磨性和淬透性方面有特殊要求。

硬質合金模具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

金屬鎢製品

金屬鎢製品圖片

高比重鎢合金

高比重鎢合金圖片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圖片

鎢粉/碳化鎢粉

鎢粉圖片

鎢銅合金

鎢銅合金圖片

鎢化學品/氧化鎢

氧化鎢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