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鎳庫存降幅刷新歷史 鋰電行業何去何從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10, 週四 19:52
- 點擊數:388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週二公佈的資料顯示,LME鎳庫存減少8166噸,該降幅刷新歷史記錄。此資料公佈後,LME鎳價小幅上漲,跌幅收窄至2.29%,這讓鋰電行業何去何從呢?
威華股份並購盛屯鋰業事項獲通過 促稀土產業升級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10, 週四 19:50
- 點擊數:299

10月9日,中國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召開2019年第47次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會議審核結果顯示,威華股份並購盛屯鋰業事項獲通過,這將能促進鋰礦和稀土等新能源產業發展升級。
Model 3國產倒計時 中國鋰電市場或迎大變動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10, 週四 19:48
- 點擊數:346

據業內人士透露,Model 3國產化已開始進入倒計時了,特斯拉上海臨港3號的超級工廠將於10月14日全面投產。
鎢精礦、仲鎢酸銨、鎢條最新價格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10, 週四 16:19
- 點擊數:315

今日鎢市行情
國內鎢價整體仍然呈現堅挺狀態,業者對後市信心漸顯分歧,部分對成本高企以及供應偏緊的支撐作用保持樂觀預期,部分對缺乏需求底部支撐的炒漲行情的畏高情緒增強,市場貿易仍依賴剛需,實際成交量有限,近期原料成本高位帶動企業上調產品報價,但現貨市場仍然呈現有價無市狀態。
福建冶金:鎢冶煉產品產能25000噸,居世界第一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10, 週四 16:18
- 點擊數:308

壯麗70年,奮鬥新福建。70年來,福建國企奮發拼搏,經濟發展實現全面提升。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福建冶金”)2018年生產經營穩步增長,實現營收830.9億元,利潤總額101.6億元,躋身2018福建省企業百強前十名。現有各級子企業140多家,涵蓋鋼鐵、鎢業和稀有稀土、鋁業、礦業四大產業,其中鋼綜合產能超1100萬噸,鎢冶煉產品產能達25000噸、居世界第一,鋁材產能為25萬噸,礦業將建成年采選600萬噸以上規模的特大型礦山。
二硫化鉬原子層助力太陽能電池塗料高效發展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10, 週四 16:16
- 點擊數:377

堪薩斯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教授Wai-Lun Chan和Hui Zhao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有機半導體與二維半導體二硫化鉬單原子層結合時可以有效產生自由電子,這將進一步推動太陽能電池塗料更高效、穩定、規模化的發展。
鉬精礦、氧化鉬、七鉬酸銨最新價格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10, 週四 13:45
- 點擊數:338

今日鉬市行情:國內鉬價小幅下跌,市場目光主要聚焦於產業鏈供需端的膠著狀態,買賣雙方商談分歧,成交氛圍不佳。鉬精礦市場上,交易行情一般,受下游市場交投偏淡影響,部分礦山企業報價理性下調,不過受原料成本支持,商家挺價意願普遍較強,鉬精礦價格下滑幅度較小;鉬鐵市場上,整體表現承壓,在鋼廠備貨時間稍有推遲以及原料價格相對高位的背景下,貿易商觀望心態明顯強烈,不少商家暫停報價;鉬化工及其製品市場上,總體氣氛清淡,終端客戶進場銷售或詢價操作情緒相對不積極,加之上游不給力,多數鉬化工產品價格窄幅整理。
雷諾2025年擬用無鈷固態電池,能否突破技術瓶頸?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09, 週三 19:09
- 點擊數:430

近期,雷諾汽車高級副總裁吉爾斯•諾曼德(Gilles Normand)表示,到2025年,雷諾旗下電動汽車將可能搭載無鈷固態電池,也就是使用鈷含量為零的固態電池。這樣一來,將能有效降低汽車的製造成本,以及避開資源制約。
美國大學用二硫化鉬緩解鋰-二氧化碳電池迴圈障礙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09, 週三 19:07
- 點擊數:353

近期,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的研究者首次證明,利用二硫化鉬作為陰極催化劑,與混合電解質結合,能有效緩解傳統鋰-二氧化碳電池(Lithium-carbon dioxide batteries)的迴圈障礙,使之可以進行充電,且充放電次數高達500次。
廈門鎢業長單上調1萬元,節後鎢市謹慎堅挺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9-10-09, 週三 15:37
- 點擊數:321

今日鎢市行情
節後鎢價延續堅挺狀態,考慮工廠復工以及高位風險,原料市場現貨流出有所寬鬆,但對偏低價詢單依舊惜售,因此市場買賣雙方觀點仍有顯著分歧,實單成交狀態清冷。持貨商對成本端支撐相對樂觀,謹慎觀望市場供需格局變動,對外報盤向上市鎢企長單水準靠攏;採購商消費能力承壓,終端製造需求與工廠新接訂單較難放量,且宏觀經貿磋商局勢仍然緊張,企業資金面並不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