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鎢鋼戒指?(1/2)

鎢鋼是一種燒結制成的複合硬質合金材料,也可稱為鎢鈦合金,其中至少含有一種金屬碳化物。鎢鋼的高耐磨性、耐熱性、耐腐蝕性以及高硬度使其在工業上的應用範圍十分廣闊,如用以機械加工中的切削工具,槍鑽頭等等,因此也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牙齒。除此之外,高硬度不易變形、變色的鎢鋼也可被制成各種飾品並廣受歡迎。鎢鋼的莫氏硬度可達到8.9~9.1之間,因此鎢鋼首飾的加工過程相較於用其他材料制作飾品的加工過程會更為複雜、更為困難。
 
鎢鋼戒指就是以鎢鋼為戒指原材料利用金剛石切割工具進行切割、打磨、拋光等多達三十道的工序後制成的用以裝飾的制品。鎢鋼色澤清亮、簡約加上其本身不生鏽、不致敏、不變色的特性使得經過加工之後的鎢鋼戒指性能極好,拋光後的外觀清亮如鏡面,深得許多商務人士的青睞。
鎢鋼戒指
微信:
微博: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2/2)

許多天文愛好者都會碰上類似的問題,就是將望遠鏡在三腳架上固定好了,但是在觀測天體時鏡頭卻還是會晃動。這是由於天文望遠鏡的配重不夠導致的晃動,且口徑越大的天文望遠鏡,晃動越厲害。常規來說進行天文觀測時赤道儀是不可缺少的,且應當在安裝天文望遠鏡之前就先將其固定在支架上。安裝好赤道儀之後,再安裝鎢合金配重件。
 
天文望遠鏡用的配重件一般由重錘和鎢合金連接杆組成,用鎢合金連接杆穿過重錘將其固定在赤道儀的赤緯軸下端,最後安裝天文望遠鏡。而重錘的作用如同一個平衡秤砣或者平衡錘一樣來保持望遠鏡與赤道儀的平衡。因此在安裝就緒後,必須注意望遠鏡和赤道儀之間的配重平衡,只有配重平衡了才能保證觀測過程中鏡筒的平穩,並減少赤道儀負擔。目前天文望遠鏡配重件的重錘不是使用鎢合金材料制成的,但鎢合金材料高密度的良好特性使其可以制成體積較小的重錘,但同樣擁有等同的配重性能,降低占用空間。因此將鎢合金重錘應用於赤道儀配重中指日可待。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
微信:
微博:

 

釷鎢電極

釷鎢電極

釷鎢電極是在鎢基合金中加入1%-2%的氧化釷,通過粉末冶金和壓模磨拋等過程製備而成的一種稀土鎢基電極。釷鎢電極是最早使用的、焊接性能最好稀土電極,它具備電子功能低,再結晶溫度高,導電率好,機械切割性能好等良好特性。但是由於氧化釷是一種放射性物質,其在焊接過程會受到放射線的影響並產生放射性污染。放射線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主要是體外照射和通過呼吸和消化系統進入體內發生體內照射。因此人們逐漸研製出多種稀土鎢電極作為釷鎢電極的替代,例如鈰鎢電極,鎢鑭電極等。

釷鎢電極的色標塗頭顏色根據摻雜物的不同而不同,當氧化釷(ThO2)的摻雜量在0.90%~1.20%之間,色標塗頭的顏色是黃色;摻雜量在1.8%~2.2%之間,顏色是紅色;摻雜量在2.80%~3.20%之間,顏色為紫色;摻雜量在3.80%~4.20%之間,顏色為桔黃色。

釷鎢電極的運作性能良好,能在超負荷的電流下很好的運作,因此常作為直流負電極或碳、不銹鋼、鎳合金、鈦合金等正電極使用。經實驗發現,2%的釷鎢電極具有最低的逸出功,使得其在超載電壓下也能很好的工作,且使用壽命長,其性能比含量為1%的釷鎢電極更好。在使用該電極進行焊接時,速度要快,且要謹慎,以便直流焊接發生在交流焊接前。因為在交流焊接時,揉成團的球不會融化,所以效果沒有像液體球那麼好。

微信:
微博: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1/2)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發明了曆史上第一個天文望遠鏡,至此開啟了人類用望遠鏡認知天文的序幕。天文望遠鏡是現代天文學用以天文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帶領人們探知宇宙,解讀未知,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對於普通天文愛好者來說,要對天體進行觀測時除了要有天文望遠鏡外還需配備赤道儀和支架。赤道儀是為了克服地球自轉對人們觀察天體的影響,而支架則是為了將天文望遠鏡固定住,防止傾斜。
 
一般來說天文望遠鏡能否觀測到更遠更暗的天體取決於其自身的集光能力,集光能力越好,就能夠看得越遠,越清晰。但此類集光能力好的天文望遠鏡口徑一般都很大,這也意味著會使得觀測時平衡性變差,影響觀測效果,因此需要為其天文望遠鏡添加鎢合金配重件。添加鎢合金配重件的目的在於鎢合金耐磨損、耐腐蝕且密度大,可以用很小的體積達到理想的配重要求。
鎢合金天文望遠鏡配重件
微信:
微博:

 

鎢粉粒度對鎢銅電極顯微組織的影響

同樣以W-30Cu鎢銅合金電極為例,對比不同粒度的鎢粉所製備的W-30Cu鎢銅合金電極在相同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的SEM照片,我們不難發現相同組分的鎢銅合金W-30Cu電極,鎢粉的粒徑越小,鎢粉分散較為均勻,但出現閉孔和缺陷的可能性越大,W晶粒大小不均,導致整體的均勻性較差;而反過來,鎢粉粒徑越大,相應的晶粒尺寸也越大,鎢顆粒的分散性降低,鎢顆粒間連接性減弱,閉孔也出現相對較少。以下是不同鎢粉粒徑所製備出W-30Cu鎢銅合金電極SEM照片,從左至右鎢粉粒徑分別是(a)和(b)—2.9μm、(c)和(d)—4.2-4.8μm、(e)和(f)—11-13μm:

鎢銅合金電極

從理論上講,在相同的燒結溫度下,顆粒度較細的鎢銅W-30Cu中的孔隙度要普遍小於顆粒度較粗的鎢銅合金的孔隙度。這是由於在燒結的過程中(在1350℃的燒結溫度下,表面擴散占主導作用),隨著粉末粒度的減小,自由能增大,進一步促進燒結過程的進行,而顆粒的相互聯結首先發生在顆粒的表面。鎢粉粒度越細,意味著比表面積越大,表面的活性原子數也越多(表面能增大),從而使得表面擴散更易進行。粉末粒度的減小也以為了顆粒間擴散介面的增大,並縮短了擴散路程,從而增加了單位時間內擴散的原子數量。此外,粒徑過粗時容易造成鎢骨架孔隙不均,導致後期熔滲時出現銅的富集區;而粒徑過細則容易發生顆粒的團聚,使得鎢骨架中的通道容易發生閉合或堵塞,導致銅液難以完全浸潤熔滲,在製品中留有部分孔隙,從而使得產品的組織成分分佈不均勻。因此,鎢粉的粒徑以及粒徑的組成對於熔滲過程有著顯著的影響。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