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青銅性能與應用

鎢青銅具有良好的電子和離子導電性能、超導性能及光學性能等,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鎢青銅的這些性能中,超導性和導電性研究得比較早,尤其是超導性質,在六七十年代就已成為焦點。現在雖然也有關於鎢青銅導電類型和電子傳導方式的報導,但是導電性和超導性已經不再是性能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一定條件下,補償離子嵌入到WO3 中之後形成鎢青銅,因為它對光波的吸收和散射而使自身具有顏色,並且吸收和散射的強度隨其x值的變化而變化,也使鎢青銅呈現出不同的顏色。H+、Li+、N a+和A g+等離子嵌入而形成的鎢青銅光學性能比較突出,研究的也比較多。其中HxWO3 對光的吸收最強,Li+次之。但鋰和鈉鎢青銅都在x ≈ 0.6達到對光吸收的最大值,而氫鎢青銅則沒有最大。

納米銫鎢青銅

 

電制變色裝置和光制變色裝置作為鎢青銅應用的兩個重要方面,光學性能是其基本原理之一。電制變色的應用也同H+、Li+等離子在WO3 電極上的電化學可逆嵌入有關。

光學嵌入是指H+、Li+和Na+等離子在光的照射下可逆地進入到WO3 固體中,也是鎢青銅的一個重要性能,是實現光制變色、光電轉化等應用的基本反應。因為介入後是WO3 和鎢青銅的混合物,也有人將這個效應看作是一個光學摻雜的過程。

濕敏特性、對一些化學物質的敏感特性等新的性能也可能使鎢青銅在濕度測量儀錶、化學感測器等裝置中實現有效的應用。

微信:
微博:

鎢青銅化合物

鎢青銅(TB)是一類典型的非化學計量比化合物,通常呈立方晶體或四方晶體。不溶于水,也不溶於除氫氟酸以外所有的酸,但溶於鹼性試劑。其化學式可寫為MxWO3 (x =0~1),其中,常見的是M 為第一、二主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鎢青銅。M 的品種和 x 數值的變化,可使它具有導體或半導體性質。結晶化學研究證明,鎢青銅實質上是鹼金屬原子插入WO3晶格之後而形成的固溶體。當所有的空位皆被充滿後,得到的化合物便是 MWO3。鎢青銅的形成與鎢的可變原子價有關,如果只是部分空位被鹼金屬的原子所置換,則一部分鎢原子將由六價變為五價。

鎢青銅有著特殊的空間隧道結構,通常按照晶體結構進行分類,即分為鈣鈦礦結構鎢青銅(PTB)、四方結構鎢青銅(TTB)、六方結構鎢青銅(HTB)和共生結構鎢青銅(ITB)。由於鈣鈦礦狀鎢青銅和六方鎢青銅往往是非化學計量的化合物,因此可合為一類,即非化學計量的化合物。鎢青銅中W 以W6+、W5+和W4+等混合價態存在,從而使化合物整體電荷平衡。隧道結構和這種特殊的價態使其具有優異的性能,如電子和離子導電性、超導性、光學性能等。其在二次電池、電制變色和化學感測器等方面的應用引起廣泛的研究興趣。

1.非化學計量的鎢青銅
鈣鈦礦狀鎢青銅(PTB)和六方鎢青銅(HTB)是一類特殊的非化學計量鎢青銅化合物,其通式為MxWO3(0<x<1),M通常是鹼金屬K、Na等,也可以是Ca、Sr、Ba等鹼土金屬和稀土元素以及Cu、Ag、H等。這類化合物具有鮮豔的顏色、金屬光澤、高的電導率以及快離子傳輸性質,其電導率可以達到2.5X106 S/m,而且是一種低溫超導體。

2.共生鎢青銅(ITB)
這類鎢青銅化合物是符合化學計量的,一般含B2O62-的共生鎢青銅(ITB),是由於O不足或者含有額外的B離子,或BO團佔據最大的間隙位置而形成的。通常,根據B位元離子的價態將其表示成(AO)m.(B2O5)n或者(AO)m.(BO3)n,故稱其為共生鎢青銅,主要有BaO。(Nb2O52、BaO.(Ta2O5)2、Nb8W9O47。最近研究發現MxWO3(M=K, Rb, Cs, x=0.19~0.33)形成六方鎢青銅(HTB)。但隨著x降低(x<0.10),六方鎢青銅變得不再穩定,而形成共生鎢青銅,其中WO3層與六方鎢青銅交替構成,因此現在將其稱為准二維鎢青銅。

3.四方鎢青銅
鎢青銅結構中的四方鎢青銅最常見、應用最廣泛,也是研究的焦點(其中許多正交鎢青銅結構是TTB的超結構,故這裏將其也歸為TTB這類)。因此通常所說的鎢青銅結構主要指TTB。

微信:
微博:

氫鎢青銅

氫鎢青銅( HxWO3,0≤x≤1)為非化學計量化合物,擁有六元、五元或四元環孔道,具有特殊的空間隧道結構。氫鎢青銅的這種結構有利於離子的脫嵌與交換,使其具有給予和接受質子的能力。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PEMFC) 具有反應溫度低、能量密度大、效率高和無污染等優點,使其在可擕式電源、動力電源及發電站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傳統催化劑以鉑為主要成分,鉑的成本高一直是制約PEMFC 發展的一大問題,因此如何降低鉑的使用量,並進一步提高催化活性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添加輔助催化劑是降低鉑使用量、提高其催化活性的有效途徑。

氫鎢青銅

氫鎢青銅作為輔助催化劑與鉑結合,其提供質子時可以促進鉑對氧還原的催化作用,接受質子時可以提高鉑對甲醇等有機小分子氧化的催化作用。氫的氧化屬於給出質子的電荷交換過程,氫鎢青銅可接受質子以增強鉑對氫氧化的催化活性,因而其作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陽極催化材料的研究將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仲鎢酸銨熱分解製備氫鎢青銅步驟如下:
1)APT, 即(NH4)10(H2W12O42)7H2O,在100 ~200 ℃下分解為(NH4 )10(W12O41)5H2O;
2)(NH4)10(W12O41)5H2O在200-250 ℃下繼續分解為(NH4)0.33WO3
3)在250-575 ℃下,(NH4)0.33WO3表現出相對的穩定性,大量地轉變為H0.33WO3和WO3
其中(NH4 )xWO3可分解製備HxWO3。這一過程的溫度範圍一般是150-350 ℃,同時,往往伴隨著晶形的轉變,用方程式表示:(NH4 )xWO3=HxWO3+xNH3(g)。

鉑-氫鎢青銅陽極的製備:
單獨電沉積鉑時,鉑顆粒的粒徑較小且分散性好,所以電池測試表現出較好的電性能。當以氫鎢青銅電極為基底,恒壓電沉積鉑製備複合催化層,所得電極的單電池性能有了進一步提高,這說明氫鎢青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鉑對氫氧化的催化活性。陽極區域氫的氧化屬於提供質子的電荷交換過程,反應過程如下:
Pt + H2 + H2O = PtH + H3O+ + e
2PtH = 2Pt + H2

由於氫鎢青銅具有特殊的空間隧道結構,使其具有一定的質子脫嵌能力,在氫鎢青銅存在的條件下可發生如下反應:
xPtH + HyWO3 = HzWO3 + xPt ( 0 < x,y,z≤1,z = x + y)
HzWO3 = HvWO3 + wH+ + we ( 0 < v,w,z ≤1,z = v + w)
氫鎢青銅結合鉑表面沒有被完全解離的吸附氫,因此提高了氫的氧化反應速率,同時氫鎢青銅接受大量質子後具有提供質子的能力,質子通過電解質膜到達陰極與氧結合生成最終產物水,這樣也提高了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

微信:
微博:

 

銫鎢青銅

簡介
銫鎢青銅(CsxWO3)是一類非化學計量比、具有氧八面體特殊結構的功能化合物,具有低電阻率和低溫超導性能。近幾年又發現,CsxWO3薄膜具有良好的近紅外遮蔽性能,有望取代現有的ITO導電玻璃,作為窗戶材料,可作為良好的近紅外隔熱材料使用,在汽車和建築領域具有十分誘人的應用前景。

製備:檸檬酸誘導水熱合成法
根據CsxWO3(0<x<0.33)的化學式,CsxWO3體系中鎢的價態處於還原態,而且隨著銫離子的增多,低價鎢離子增多,這就說明CsxWO3合成時需要一定的還原氣氛,並且隨著銫離子摻入量的增多,對還原氣氛還原性的要求就越高。

銫鎢青銅

檸檬酸誘導水熱合成法中,以檸檬酸和乙醇作為還原氣氛,檸檬酸和乙醇中的羧基或羥基,在較高溫度和壓強中,能被氧化為二氧化碳或羧基,同時W6+ 被還原為W4+或W5+,銫離子摻入鎢青銅結構,生成CsxWO3。具體步驟如下:
1.製備CsxWO3粉體
A 以分析純鎢酸鈉Na2WO4·2H2O 為原料,配製濃度為0.5 mol/L 的鎢酸鈉溶液。
B 通過陽離子樹脂交換得到鎢酸溶膠,加入濃度為1mol/L 或2 mol/L 的檸檬酸(分析純)溶液以及濃度為0.3 mol/L 的碳酸銫Cs2CO3 (分析純)溶液,攪拌均勻,得到水熱反應的前驅液。
C 將前驅液放入高壓釜中,於190 ℃反應3 d,再經過超聲水洗、醇洗、離心、烘乾,最終得到CsxWO3 粉體。

2.製備CsxWO3薄膜
將CsxWO3 粉體充分研磨後,在檸檬酸溶液中超聲分散1 h,然後加入到0.1g/mL 的聚乙烯醇(PVA)溶液中,在80 ℃水浴中攪拌30 min,陳化1 d 得到待塗膜乳膠,採用浸漬提拉法在載玻片上製備CsxWO3 薄膜。

性能及應用:近紅外遮蔽性能與隔熱性能
近紅外遮蔽材料一般是指具有較強吸收或反射近紅外光而又不影響其可見光透過的一類功能薄膜材料,作為透明隔熱材料,在綠色建築節能和汽車玻璃隔熱領域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已經報導的具有較強近紅外吸收或反射性能的無機材料主要集中於導電氧化物,如氧化錫銻(ATO)、氧化銦錫(ITO)和氧化鋅鋁(AZO)等,這類導電氧化物薄膜一般可以遮蔽波長大於1 500 nm 的近紅外光線。

銫鎢青銅(CsxWO3)具有近紅外遮蔽性能是最近幾年才被發現的,CsxWO3 薄膜可以遮蔽波長大於1 100 nm 的近紅外光,玻璃表面塗覆CsxWO3薄膜後,其近紅外遮蔽性能和隔熱性能隨著CsxWO3中銫含量的增加而增強,其中表面塗有CsxWO3薄膜的玻璃隔熱性能最佳,與空白玻璃相比,隔熱溫差可達13.5℃。因而具有更加優異的近紅外遮蔽性能,有望作為智慧窗在建築和汽車玻璃隔熱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微信:
微博:

 

鈉鎢青銅

組成與結構
NaxWO3的晶體結構受x值的影響,當x<0.1 時,NaxWO3 為WO3結構,即以WO6 八面體為結構單元的立方晶體。當0.1 <x <0.35 時,NaxWO3為四方晶體。當0.35 <x <1時,NaxWO3 為有Na+空位的鈣鈦礦結構。這兩種晶體結構中也都含有WO6八面體結構單元,在不同溫度下,WO6八面體可向不同方向伸縮,使其晶體結構隨溫度的變化由立方向四方、正交、三方或六方晶系變化,這就為合成具有不同特性的新型材料提供了可能性。

晶格缺陷 
NaxWO3相當於NaWO3去掉(1 -x)個Na+離子,NaWO3屬於完整的鈣鈦礦晶體結構,鈣鈦礦晶體為立方晶系,晶格中所有結點分別為Na+、W(v),O2-等質點全部佔據,不存在空位,但當NaWO3失去Na+成為NaxWO3時,晶格中便出現(1-x)個Na+空位,Na+空位造成了晶格的不完整性,從而使NaxWO3出現正離子單離子晶格缺陷。

鈉鎢青銅

合成及組成 
NaxWO3中的x值由合成條件決定,高溫下Na+可擴散進入晶格或由晶格中擴散出來,從而使NaxWO3中鈉含量發生變化。用鎢酸鈉和三氧化鎢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選用適當還原劑還原即可合成,常用還原劑為W、WO2、H2等,也可電解鎢酸鈉和三氧化鎢熔融物製備,其製備反應方程式如下:
3xNa2WO4 + (6-4x) WO3 +xW=6NaxWO3
xNa2WO4 + (2 -2x) WO3 +xWO2 =2NaxWO3
xNa2WO4 + (2 -x) WO3=2NaxWO3 +x/2O2

組成與性質
緊密堆積結構與化學惰性及金屬光澤
NaxWO3為有缺陷偽ABO3型鈣鈦礦結構,在這種結構中,O2-和Na+共同以立方緊密堆積排列,W與O形成WO6八面體且共用頂點O,Na+處於WO6八面體之間的空隙中,整個晶體不存在分立的陽離子Na+和含氧酸根b 陰離子WO3-,它屬於複合氧化物結構而不是含氧酸鹽結構,因此與同為ABO3組成的碳酸鈣結構的化合物不同,NaxWO3可抵抗除氫氟酸外的一切酸,且不溶于水,顯示出對酸的極端化學惰性。正是由於NaxWO3的緊密堆積結構,使其具有明亮的金屬光澤和不活潑金屬性質,因此鈉鎢青銅可以用作優良的耐酸腐蝕材料。

NaxWO3中W的不穩定氧化態及其還原性 
如前所述,NaxWO3中W的平均氧化數在V -VI 之間,有xmol W 為+V 氧化態,而W的最穩定氧化態是+VI,這一特點使NaxWO3在鹼性條件下具有較強的還原性,NaxWO3在加熱條件下被空氣氧化,可溶于暴露於空氣中的強鹼溶液,也可還原硝酸銀的氨化水溶液。 

NaxWO3的x值與其顏色Na3WO3都具有鮮豔的顏色,其顏色隨x值的變化而變化。晶體顯色的原因是晶體中存在能吸收可見光的缺陷,這種缺陷稱為色心。如前所述,NaxWO3中存在(1-x)個Na+空位,x 個W(v)和(1-x)個W(VI)每出現1個Na+空位,就有一個W(V)失去電子成為W(VI),電子可存於晶格空隙,也可佔據空位,當空位元被電子佔據就有可能成為色心,色心中的電子吸收一定波長的光,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便能使晶體顯色。此外,NaxWO3中W具有兩種氧化態,這種混合氧化態化合物中的電子很容易產生荷移躍遷,電子在W(V)和W(VI)原子之間躍遷,對可見光產生較強吸收,也使NaxWO3晶體顯色。NaxWO3 中的x值不同,產生躍遷的電子吸收可見光的波長不同,從而導致晶體的顏色不同。當x值較大時,電子躍遷主要吸收具有高能量的短波蘭紫光,而使晶體顯黃橙色;隨著x值的減小,電子躍遷吸收光的波長向能量較小的長波紅橙光移動,而使晶體顯蘭紫色。

NaxWO3的組成及其導電性 
鈉鎢青銅具有導電性,其導電性與組成有關。當x >0.25 時,NaxWO3表現金屬的導電性, 導電率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當x<0.25 時,NaxWO3則表現半導體的導電性,電導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鈉鎢青銅這種特殊的導電性能,使之有可能成為新型固體電解質(又稱快離子導體)材料,已有NaxWO3 用作離子可逆電極的報導。固體電解質的合成和研究是當前無機固體化學的一個十分活躍的領域,優良的快離子導體的離子淌度與電解質水溶液的離子淌度接近,具有與強電解質水溶液相當的導電性。固體電解質取代通常的電解質溶液,已成為電化學的一場革命。因此,對鎢青銅系列化合物的研究和應用,將具有十分良好的應用前景。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