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鎢酸銨生產過程中的除錫工藝-水解沉澱法

沉澱法是分離科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由於錫在弱酸性、中性、弱鹼性環境中以沉澱形式存在,所以人們採取各種各樣的沉澱法,如水解沉澱法、硫化錫沉澱法,以除去鎢溶液中的錫。
 
1)水解沉澱法
這是一種經典的除錫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的錫在pH約為2~11條件下(視溶液中錫的濃度而定)能水解生成氫氧化錫沉澱而與鎢分離。主要反應為:
SnO3 2-+3H2O= Sn(OH)4↓+20H-。
 
具體操作條件是:往鎢酸鈉溶液(pH 約為14)中加入稀酸(一般為稀硫酸),調整溶液pH至9~1O,攪拌1O~15 min,溫度為室溫即可(煮沸的情況下,優勢並不十分明顯),靜置陳化。靜置時間越長,錫水解沉澱率越高。文獻認為需要靜置96 h。
由表2中可知,水解除錫率隨溶液中錫品質濃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水解除錫時,溶液往往渾濁不清,沉澱物難以沉積過濾。含錫較低的溶液水解時容易形成膠狀物,其膠核小,濃度低,分散性強,不易團聚。這同時也是上述靜置時間越長、水解沉澱除錫率越高的原因。生產中,所用精礦的錫品質分數在0.03%~0.2%範圍內,溶液中的錫品質濃度為0.001 2~0.033 g/L,因此,採用水解沉澱法除錫時,難以得到十分理想的效果。而且,對鎢酸鈉進行調酸操作要消耗大量的酸,且引人大量雜質陰離子,嚴重影響隨後的離子交換工藝,很難適用於目前鎢冶金中最先進的“鎢精礦分解一離子交換一蒸發結晶”工藝。

不同含錫量水解除錫效果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