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中期報告裁定中國稀土出口限制違規

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專家組上週完成的中期報告裁定,支持美國、日本和歐盟針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政策違規的訴求。這意味著,中國在備受關注的稀土案上最終可能敗訴。

本報10月28日從可靠渠道了解到,專家組就稀土爭端的中期報告(Interimreport)已經發給爭端各方,該報告目前並不公開。最終報告可能在6至8週後正式公開。

此案耗時已有一年半時間。美、日和歐三方在2012年3月先後向WTO提起貿易爭端訴訟請求,認為中國針對17種稀土以及鎢和鉬的出口配額和出口稅等實行了限制性措施。之後進行的雙邊磋商並沒有得出解決方案。 2012年9月,由世貿組織總幹事組建專家組進行裁定。

按照爭端解決程序,專家組將在兩週時間內與各方另開會議,評審前述中期報告。如果中國對專家組報告不滿,仍有權利向WTO上訴機構提出上訴。

稀土案也是日本首次在WTO直接針對中國提出的爭端解決訴求。稀土被稱為“工業黃金”,在高科技行業不可或缺。日本是稀土需求大國,一直尋求替代中國的稀土供應源。

歐美日與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分歧已進行數年。中國一直堅持稱,稀土的過量生產將導致環境的破壞,阻礙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一些特定情況下,世貿規則允許成員國進行出口控制,其中一項就是出於對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的保護。但歐美提出,如果確實出於此考慮,中國的限制措施應該內外一視同仁,也同樣應用​​於中國的國內生產。

相似的攻守也出現在原材料出口案上,這是促使美日歐三方聯合提出稀土訴訟的背景之一。 WTO在2011年年底裁決中國對鋁土、焦炭、鎂等9種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違反世貿規則。

該項爭端解決是由歐盟、美國和墨西哥提出的。一位歐盟官員曾對本報表示,這起裁決“設立了一個法律上的先例,可以為今後的案子指明方向”。

中方曾一再表示,對上述礦物進行出口管制是出於環保考慮。 WTO專家組報告認為,中方僅僅是限制出口,而不採取措施限製本國工業使用這些原材料,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無法證明出口配額限制和關稅能減少環境污染。

“這兩起訴訟高度相關”,位於布魯塞爾的國際政治經濟中心(ECIPE)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Fredrik Erixon)也認為,原材料案的裁決給了歐美信心,使他們相信WTO在稀土政策上同樣會做出有利於歐美的裁決。

中國國內的專業人士此前也表達了悲觀預期。根據報導,中國稀土協會等專業機構的相關人士在8月中旬江西贛州的稀土會議上表示,(稀土案)中國敗訴的機率較​​大,中國稀土出口政策面臨重大變化。

上述報導說,贛州稀土會議前不久,中國稀土學會還應要求向WTO相關機構提供過一次材料。相關專家表示,對於取消出口配額可能造成的影響,已經開始評估。而敗訴的結局可能是中國取消稀土配額政策,稀土敞開供應,政府無法約束企業的出口行為。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