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質次量缺,印陸軍彈藥難支十天

7月24日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報導稱,相比中國軍隊陸海空三軍各型火箭導彈,各類彈藥包括鎢合金高爆彈,穿甲彈等特種鎢合金彈藥自主生產強,產量大且品種齊備,摩拳擦掌主動挑起中印邊界爭端的印度陸軍正面臨彈藥庫存只勉強夠維持十天作戰之用的尷尬窘境。

報導稱,印度主計審計長公署在7月21日提交給印度議會的一份報告中稱,該國陸軍的彈藥庫存只勉強夠作戰十天。主計審計長公署透露,在152類彈藥中有121種(約占陸軍庫存的80%)低於國防部按照“戰爭消耗儲備物資”所規定的可進行40天激烈戰鬥的水準。這份報告還稱,61類彈藥庫存處於極低水準,而另外83類彈藥低於國防部所規定的可維持20天戰爭的最低可接受風險水準。報告還稱:“與坦克和火炮有關的大口徑彈藥的庫存處於更令人擔憂的狀態。”報告指出,引信缺陷令超過83%的大口徑彈藥“不適合使用”。

印度陸軍圖片

主計審計長公署指出,近兩年來,在填補關鍵短缺方面“沒有顯著改善”,它將2013年以來的低彈藥庫存水準歸咎於國有的軍需品生產商管理委員會,陸軍的彈藥多數由該委員會提供。

這份報告稱:“儘管軍需品生產商向陸軍供應的彈藥持續減少,但軍需品生產商管理委員會沒有引入任何機制來追究(短缺的)責任。”主計審計長公署稱,該委員會生產的彈藥“品質糟糕”,在2013年至2016年間,有16類彈藥遭到陸軍拒絕。在這些年中,印度陸軍拒絕了由軍需品生產商管理委員會供應的價值1700億盧比(約合26億美元)的彈藥。出於安全考慮,主計審計長公署並未詳細說明彈藥類型。

印度陸軍的彈藥短缺促使國防部將財權下放給陸軍副參謀長,讓其直接採購46類彈藥,以確保戰備水準。這促使陸軍簽署了進口11類彈藥的合同,據估計合同總價值為1200億盧比。此外,國防部已經採取措施,將彈藥許可證授予私營生產商,以結束軍需品生產商管理委員會在彈藥生產方面的壟斷。

印度陸軍圖片

中鎢線上評述:鎢業界專家認為,相較於中國獨立自主的強大軍事技術研發能力和軍民共進的強大高效的軍工產能,享有萬國牌的印度各軍種,大到航母,戰鬥機,潛艇,小到常規的步槍子彈,都需要從各國進口,且歐美,蘇俄各制式“品種齊全”,除本身嚴重依賴進口,供應受限外,中國作為世界上80%鎢資源的供應國,一旦兩國交兵,中國勢必嚴格限制鎢製品出口印度及其主要武器供應國,屆時中國鎢製品資源優勢將會在中國鎢合金彈藥的優異性能和充足供應上拉開實力差距,這是印度人把手剁成泥也買、買、買不到的優勢。

 
微博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