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案败诉“败”在哪儿?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3日 星期四 14:33
- 点击数:945
最近,国内外媒体不断报道,中国稀土案败诉,尤其是西方媒体大声欢呼:这是美、欧、日在对中国的稀土案中取得的重大胜利。因为在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专家组报告,裁定中国对稀土、钨、钼相关产品采取的出口关税、配额管理措施违反WTO相关规定。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表示:“裁决表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从全球市场囤积稀土,而让其他WTO成员国付出代价。”这意味着,中国稀土案初裁败诉了,未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申诉。但是笔者认为,此案胜诉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有奇迹发生。
那么,为什么美日欧如此看重稀土?为什么中国是稀土大国,却没有掌握话语权,以致在这次案件中败诉?
现在大家都清楚,稀土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科技和军事战略意义,它是发展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战略性资源,是从智能手机到导弹制导都离不开的“工业维生素”。由此可见,美日欧如此重视稀土不是没有根据的。近年来,日本在购得大量稀土后,并不急于使用,而是将之存于海底,以应对未来能源之所需。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稀土资源国,但是美国储而不采,采取只探不采的策略。据统计,美国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世界稀土储量的13%,而产量为零,所需稀土资源主要从中国进口。过去多年,中国以仅占全球总储量23%的稀土储备向世界供应了95%的稀土产量,不仅价格低得犹如“黄金卖了土豆价”,而且由于开采技术含量低,盲目开采,以致造成国内巨大的环境成本。当中国意识到问题严重开始限制稀土出口时,美日欧却极为不满,寻找大量证据来起诉中国,最后如其所愿,使得中国在稀土案中败诉了。
应该说,中国在稀土案件中输得很窝囊,输得很不心甘。一方面,确实美日欧主导世界贸易谈判,对其有利;另一方面,我们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让人家抓住了把柄。
那么,这场官司中国到底输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我们暂且撇开国外不公平的因素,从国内找找原因,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没有从源头上实行有效管控。在国内,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稀土经营主体过多,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厂家之间不得不低价竞销而无法掌握定价权,出现国内国外两个价,国外价格高于国内,形成了所谓的倾销行为。但是实际上,大量利润却拱手让给别人,结果是境外资本家得了好处还卖乖。
第二,地方政府追求GDP业绩,采取“有水快流”的措施。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主要以GDP的高低来衡量,而且是年年考核,使得地方政府只能采取“有水快流”的措施,不考虑环境污染成本和治理成本。稀土资源比较容易开采,又能够赚钱,无疑成为“有水快流”的牺牲品。
第三,国内外生产和供给不一致。虽然后来中国整合了稀土资源厂家,减少了乱开采现象,限制了出口,但是产量并没有实质性减少,国内稀土产品生产较多,在国内供给也较多,而出口较少。问题是,有些国内厂家以国内价格购买稀土产品之后,转手高价在国际市场销售。所以给国外造成错觉,中国限制出口只是针对美日欧等外国资本,是不公平的隐性贸易。这也是败诉的原因之一。
第四,中国缺少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谈判的高级人才。如果中国能够熟悉WTO等一系列国际贸易规则,精通外语和谈判技巧,那么我们也可以少遭遇这种败诉无奈!
为了避免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给中国带来的重大损害,必须加强学习,培养更多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尤其是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谈判的高级人才,这样或许在国际谈判中不至于无知和被动;改变或取消目前的政绩考评机制,构建绿色环保的长效考评机制;加大稀土资源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严格限制国内稀土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保证国内稀土生产与国外的出口标准一致,避免授人以柄。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WTO败诉或将倒逼稀土整合提速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3日 星期四 14:29
- 点击数:1123
根据媒体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以及出口配额管理和分配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对此,中国商务部表示正在评估专家组裁决报告,并强调中国政府仍有权向世界贸易组织上诉。
现有稀土出口政策面临调整
考虑到一年左右的抗诉期缓冲,我们判断可能从2015年起,我国稀土出口政策就需要做出调整,主要包括出口配额以及出口关税等政策。
我们估计可能的政策调整包括:
1、出口配额取消;
2、出口关税下调(我国目前对绝大多数稀土产品的出口征收25%的出口关税。由于WTO败诉,2015年后关税政策可能会调整至10%).
可能倒逼行业收储、整合等政策提速
在WTO败诉背景下,我们预计中国政府迫切面临着采取市场化手段来替代原有出口配额、关税等行政化色彩较浓的手段以控制稀土资源的压力,我们预计政府可能将加速稀土行业的整合进程,同时也将出台相应的其他行业政策(如收储、打黑等)以应对WTO败诉对于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标志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稀土行业“1+3”格局正式变为目前的“1+5”格局。随着实质性整合的推进,稀土行业新秩序有望迈出重要的一步。同时,我们预计稀土行业新一轮打黑、收储等政策也可能启动,以应对WTO败诉对于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注稀土行业整合进程
我们判断这一事件或将导致市场预期稀土行业政策(整合、收储、打黑等)出现提速,建议关注稀土行业整合进程。但中长期趋势仍取决于目前行业弱势供需关系的改善。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稀土产业出路:粗加工转变为深加工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3日 星期四 14:26
- 点击数:955
中国向全球供应着90%以上的稀土资源,但因为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将资源卖成了“白菜价”。
这种失衡状态,让我国痛下决心整治稀土产业。实施稀土配额制度,就是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在出口环节实施的一项管控。
安泰科稀土市场研究分析师陈欢分析称,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会对我国稀土产业本身造成太大影响,真正受到冲击的将会是我国稀土深加工和应用环节。
王炯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席话,道出了稀土产业在深加工领域的短板: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4月2日,内蒙古一家稀土企业高层表示,“我国稀土产业的出路不在于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变为深加工。”
目前,我国稀土原料及加工产业大体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生产体系格局,随着国家政策执行,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但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袁开洪的调研,三大基地主要为生产基地,其主要产品大多在初级原材料及粗加工阶段,下游应用即产品研发等发展较慢。
以钕铁硼为例,它分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两种。其中,粘结钕铁硼磁体是把钕铁硼合金粉末,用环氧树脂、塑料和其他粘结助剂等混合均匀,并采用一定的成型方法如模压成型、注射成型和压延成型等,制备而成的复合永磁体。
银河磁体此前就有个项目,即通过采用粘结钕铁硼磁钢,每年可用镨钕合金约1200吨以上,可大大节约电力成本。但由于稀土价格“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对粘结钕铁硼行业产生极大影响,这一项目也因用户无法接受早早夭折。
“在稀土价格暴涨的时候,卖产品甚至不如直接卖资源。”前述企业高层说,受稀土暴涨暴跌的影响,稀土下游深加工环节大受打击。
在多位行业人士眼里,中国的稀土深加工水平良莠不齐,钕铁硼行业更是不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驱动下,原材料初级产品环节不断扩充,相对的下游应用却急剧萎缩。“打击的不光是信心,还有信誉,到现在都没完全恢复过来。”
困扰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烦心事”是由重复建设引发的产能严重过剩。
袁开洪说,尽管我国稀土永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没有资源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仍大量建设钕铁硼新项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
“我们好端端的一些企业都是有分工的,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搞二十几万吨,重复建设这是最大的浪费。”曾有稀土企业人士表示。
实际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离环节出现产能过剩,发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其中,2011年稀土发光材料产能在6000吨左右,但仅一年后产能就超过2万吨,很多新上马的项目产能均以4000吨起。
此外,已明确要淡出上游控制权的包钢稀土未来的发展战略也是重点发展稀土材料应用,扩大中高端领域稀土材料应用范围、提升稀土应用技术水平、增加稀土产品附加值。包钢集团甚至承诺,将支持包钢稀土重点发展稀土冶炼、分离、材料及应用领域,包钢稀土为包钢集团稀土冶炼、分离及应用业务的整合方。
现实问题是,目前国内稀土加工企业多集中在钕铁硼、发光材料和镍氢电池三大行业,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应用方面少有涉猎。稀土深加工行业的同质化,已经严重制约着稀土应用的发展。
“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链条是终端产品,但这些年我们卖的还是稀土初级产品,反过来还要以成千上万倍的价格从国外买进深加工成品。”前述企业人士说。
他认为,稀土产业的深加工关键是看应用端,目前应用环节没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替代材料争夺市场技术问题很难抢占高端市场,再就是出口不振,国内消费本来就是短板;还有镧镁镍储氢动力电池国内企业产业化还存在问题。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2014年4月3日稀土市场价格行情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3日 星期四 14:21
- 点击数:1001
稀土市场因需求冷清,成交仍旧清淡。目前,市场看涨心态因清明节后传统旺季来临而增强,但实际买盘有限,稀土价格低价持稳为主。
氧化镨主流厂家含税价570,000-580,000元/吨。氧化钕310,000-320,000元/吨。
氧化镝主流厂家含税160-170万元/吨,镝铁主流厂家含税价165-175万元/吨。
氧化镧厂家含税价21,000-22,000元/吨。氧化铈主流厂家含税价21,000-22,000元/吨。
氧化镨钕主流厂家含税价310,000-320,000元/吨,镨钕金属主流厂家含税价405,000-41,500元/吨。
荧光级氧化铕主流厂家含税价4,000-4,200元/千克。荧光级氧化铽主流厂家含税价3,000-3,200元/千克。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WTO稀土诉讼案中国败诉,将冲击稀土应用环节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3日 星期四 14:16
- 点击数:979
机构稀土分析师陈欢认为,WTO稀土诉讼案我方“一审”败诉,意味着中国自2015年起将取消稀土出口相关管理措施。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会对我国稀土产业本身造成太大影响,真正受到冲击的将会是我国稀土应用环节。
是在昨日(4月1日)机构2014年有色金属市场报告会上获得上述的信息。陈欢称,2013稀土价格震荡下调,下游消费恢复缓慢。目前,国内已初步形成以包钢稀土、中铝、五矿、广东稀土、赣州稀土、厦门钨业组成的“1+5”大集团格局,整合仍将是未来中国稀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之一,重点将是冶炼分离环节的整合以及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整合。
据商务部新闻办26日晚间信息,世界贸易组织于日内瓦时间26日下午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专家组报告,中国的稀土贸易诉讼案初步裁决中国败诉。
按照WTO上诉流程,我国有权利在60天之内提起上诉的,上诉机构大概会在三个月之内作出裁决。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表示,中方目前正在评估专家组裁决报告,并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做好本案后续工作。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取消稀土配额时机已经成熟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3日 星期四 14:13
- 点击数:923
最近,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违反了贸易规则,延宕两年的美、欧、日诉中国的稀土案以中方败诉而告终,这再次引起了业界对稀土配额制度存废的争议。按照规则,WTO裁定中国败诉后,中方还可以继续上诉,如果最终败诉,废除稀土配额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笔者认为,取消稀土配额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即便没有WTO的裁定,中国也应该考虑取消稀土出口配额。
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始于1998年,初衷是为了环境保护,规范出口秩序。三年后中国加入WTO,即按照承诺,在规定期限内取消了绝大部分产品的出(进)口配额,截至2014年只有22种商品仍施行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稀土就是这22种商品之一,并且是唯一的有色金属资源。如果取消配额管理,那意味着有色金属资源将彻底告别“配额时代”。
最近几年,中国稀土出口面临最大的尴尬是,一方面是配额用不完,另一方面是走私猖獗,这让稀土配额制度的作用有限,甚至是名存实亡。
配额的出发点是为了限制出口数量,规范出口秩序。但2011年中国稀土配额的使用量只有61.6%,2012年更是进一步降低到不足50%,2013年前10月配额仅完成了57.8%,出口额度根本完成不了,自然谈不上限制出口数量了。一家企业辛辛苦苦争取到了10万吨的出口额度,结果只买了5万吨,这个配额还有什么意义吗?
上述的出口数据来自海关统计,但未必是真实出口数据。为什么海关统计的稀土出口数据萎缩,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疲软的因素?是美、加等国开采本国稀土增加了供应量吗?都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稀土走私,或者是打着出口初级加工品的名义而变相走私,这些年海关陆续查出稀土走私的大案要案。而稀土走私的原因在于生产领域的混乱,私营业主未经许可乱挖滥采,大稀土集团的整合效果不彰,这指向了中国稀土产业的痼疾。
配额管理的效果有限,弊端不少,一个最明显的弊端是滋生了腐败。配额属于贸易管制,有管制就有灰色交易和寻租空间,不少稀土企业没有出口配额,只要在市场上“购买”,而坐拥稀土配额的企业仅靠出售指标就能获得不菲收入,这一幕和当年的焦炭配额、纺织品配额的乱象何其相似。
另一个弊端就是“授人以柄”。自1947年关贸总协定(GATT,WTO的前身)开始,各成员国和缔约方就在为减少和消除配额,实行自由贸易而努力。中国稀土配额的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资源,但这一观点未被WTO专家组所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中方需要接受“游戏规则”,若在继续实施配额管理,这与加入WTO时的承诺相悖。
稀土是战略性物资,是“工业血液”,涉及到国家利益,需要在全产业链进行管理,而不能只盯着配额管理,不能患上配额依赖症。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稀土整合,由包钢、五矿、中铝、广东稀土、赣州稀土、厦门钨业作为整合主体,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来提高产业集中度。整体而言,稀土产业整合具有一定成效,这几大稀土集团雏形隐现,但还需进一步梳理产业链,完成实质性整合。取消配额管理,对稀土产业的整合也是一种倒逼。
做大做强中国的稀土产业做大,资源整合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产业模式的转换,从出口资源,出口初级加工品转变为出口深加工产品,加快应用开发和产业升级,尽可能地将高附加值的产业留在国内,这才是中国稀土产业的根本出路。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中国稀土深加工之殇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3日 星期四 14:11
- 点击数:974
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中国向全球供应着90%以上的稀土资源,但因为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将资源卖成了“白菜价”。
这种失衡状态,让我国痛下决心整治稀土产业。实施稀土配额制度,就是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在出口环节实施的一项管控。
安泰科稀土市场研究分析师陈欢分析称,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会对我国稀土产业本身造成太大影响,真正受到冲击的将会是我国稀土深加工和应用环节。
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席话,道出了稀土产业在深加工领域的短板: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4月2日,内蒙古一家稀土企业高层告诉记者,“我国稀土产业的出路不在于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变为深加工。”
目前,我国稀土原料及加工产业大体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生产体系格局,随着国家政策执行,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但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袁开洪的调研,三大基地主要为生产基地,其主要产品大多在初级原材料及粗加工阶段,下游应用即产品研发等发展较慢。
以钕铁硼为例,它分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两种。其中,粘结钕铁硼磁体是把钕铁硼合金粉末,用环氧树脂、塑料和其他粘结助剂等混合均匀,并采用一定的成型方法如模压成型、注射成型和压延成型等,制备而成的复合永磁体。
银河磁体此前就有个项目,即通过采用粘结钕铁硼磁钢,每年可用镨钕合金约1200吨以上,可大大节约电力成本。但由于稀土价格“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对粘结钕铁硼行业产生极大影响,这一项目也因用户无法接受早早夭折。
“在稀土价格暴涨的时候,卖产品甚至不如直接卖资源。”前述企业高层说,受稀土暴涨暴跌的影响,稀土下游深加工环节大受打击。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行业人士眼里,中国的稀土深加工水平良莠不齐,钕铁硼行业更是不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驱动下,原材料初级产品环节不断扩充,相对的下游应用却急剧萎缩。“打击的不光是信心,还有信誉,到现在都没完全恢复过来。”
困扰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烦心事”是由重复建设引发的产能严重过剩。
袁开洪说,尽管我国稀土永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没有资源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仍大量建设钕铁硼新项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
“我们好端端的一些企业都是有分工的,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搞二十几万吨,重复建设这是最大的浪费。”曾有稀土企业人士如是向本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离环节出现产能过剩,发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其中,2011年稀土发光材料产能在6000吨左右,但仅一年后产能就超过2万吨,很多新上马的项目产能均以4000吨起。
记者查阅“1+5”方案中的六大企业集团,无一不涉足深加工领域。以厦门钨业为例,该公司自2006年开始进入稀土行业,重点发展稀土深加工产业,现建有5000吨贮氢合金粉项目、1000吨荧光粉项目。
此外,已明确要淡出上游控制权的包钢稀土未来的发展战略也是重点发展稀土材料应用,扩大中高端领域稀土材料应用范围、提升稀土应用技术水平、增加稀土产品附加值。包钢集团甚至承诺,将支持包钢稀土重点发展稀土冶炼、分离、材料及应用领域,包钢稀土为包钢集团稀土冶炼、分离及应用业务的整合方。
现实问题是,目前国内稀土加工企业多集中在钕铁硼、发光材料和镍氢电池三大行业,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应用方面少有涉猎。稀土深加工行业的同质化,已经严重制约着稀土应用的发展。
“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链条是终端产品,但这些年我们卖的还是稀土初级产品,反过来还要以成千上万倍的价格从国外买进深加工成品。”前述企业人士说。
他认为,稀土产业的深加工关键是看应用端,目前应用环节没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替代材料争夺市场技术问题很难抢占高端市场,再就是出口不振,国内消费本来就是短板;还有镧镁镍储氢动力电池国内企业产业化还存在问题。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第六届国际稀土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2日 星期三 16:43
- 点击数:1044
近日,“第六届国际稀土峰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德国、日本以及国内稀土企业客商150 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商讨了目前全球稀土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产业供应链环节整合发展趋势,展望了2014 年稀土市场能否重新提振,未来世界稀土供应多元化格局是否能促进稀土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议题。来自巴西、澳大利亚及国内知名企业代表先后发表演讲。
负责人应邀在大会发言中介绍了广西整合发展稀土产业的情况以及广西稀土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等情况。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长汀县局五举措助推稀土产业发展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2日 星期三 16:40
- 点击数:1034
一是质量推动。深入产区、车间开展质量兴园、质量兴企、质量兴品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人员培训以及企业人员质量管理培训共16次,为企业送上法规、送上技术、送上服务。二是品牌带动。鼓励一部分企业先树立品牌,带动整个稀土产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以品牌赢得竞争”之路,培育金龙稀土成为福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鼓推其参与市政府质量奖评选。三是挂钩帮扶。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实打实”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在生存发展中的质量、技术困难,为企业走出困境助力。同时实行计量服务走进园区,从经济上减轻企业的压力。四是安全共筑。以突击检查、全面巡视、上下互动、部门联动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排除安全隐患63处,改善产区生产条件。对特种设备上岗人员持证上岗进行了严格的摸排,达到了持证率100%,让安全事故被消灭于萌芽中。五是技术服务。针对稀土产业存在技术、硬件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不足,该局一方面提供标准上的帮助,同时积极推进稀土质检中心筹备工作,打造稀土产业成为该县亮点产业。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稀土价格整体稳定,但呈现出结构化特征
- 详细资料
- 分类:稀土知识新闻价格
- 发布于 2014年4月02日 星期三 16:37
- 点击数:981
稀土价格变化整体上趋于稳定,不再象此前一样大幅波动,在整个第一季度,稀土波幅不大,但稀土内部的结构性特征则非常突出,其中,轻稀土价格特别是氧化镧和氧化铈价格继续下跌,中重稀土中,稀土磁材开工率较高,钕镨需求较好,价格上升;但荧光粉需求低迷,氧化铕、钇等价格下跌。
目前,对稀土行业的主要变化有:第一,海外稀土企业逐步贡献产出。例如,澳大利亚莱纳斯有限公司(Lynas)产量增加。2013年上半年,LYNAS称冶炼项目第一期1.1万吨产能贯通,并在第二季度实现了销售。第三季度,公司共生产253吨(REO计,较二季度增长76%)冶炼分离产品,售出218吨(较二季度增长86%),平均销售价格为22.7美元/千克,第四季度,公司已生产741吨稀土氧化物,增长2倍,平均销售价格下降至21.48美元/千克。目前,公司第二期1.1万吨稀土氧化物的扩建项目已完成,并获得运营许可,但产能投放将视下游需求与价格而定。美国钼公司(Moly Corp):Moly Corp MtPass矿2013年,共生产稀土矿含REO3926吨,比2012年增长47%。Moly Corp的稀土供应量也在逐步提升。此外,在日本的支持下,越南、印度、蒙古、缅甸等国也在大力开发本国的稀土资源。而格陵兰岛也放开了对稀土矿开发的限制,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格陵兰有勘探项目,将成为稀土供应的潜在增长点。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传真:0592-5129797
电子邮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钨钼文库:http://i.chinatungsten.com
钨新闻、价格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钼新闻、钼价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