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锂电池负极用紫色氧化钨

南方锂电池负极材料含紫色氧化钨纳米颗粒的好处是,在提高材料扩散系数的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升高电池系统的性价比,并且更能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

紫色氧化钨图片

随着2019补贴的逐步退出,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略有变动,洗牌加剧,生产成本、安全性以及使用效率将逐渐成为市场考虑的核心因素,而也不再是能量密度了。

《中国制造20225》动力电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从业内人士获悉,近年来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推出的动力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基本在200Wh/kg-250Wh/kg之间,另外有多家企业表示,到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以做到300Wh/kg。这就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池系统容量的提升,充电时间也会随之延长,进而会给车主带来一定烦恼。

锂电池图片

从蓄电池组成材料来看,影响充电时间的因素主要有正负极材料的扩散系数、有机电解液的流动性与导电能力、隔膜的电子绝缘性与厚度等。因此,要想同时升高蓄电池的容量与充电速度,可以对电池材料进行改良。

目前,改善锂电池负极材料性能进而加快锂离子运动速度的方法是较为常见的。颗粒尺寸为纳米级的紫色氧化钨颗粒因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合理价格的优势,有利于锂离子在负极内部运动,缩短电池充电时间,有望成为未来的理想负极材料之一。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