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钨电极晶粒尺寸的影响因素

钡钨电极的晶粒尺寸对其性能(如电子发射能力、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至关重要,其影响因素可归纳如下:

1. 原材料特性

粉末粒度与均匀性:初始钨粉和钡盐的粒度越小且分布均匀,烧结时晶粒生长更易控制。纳米级粉末可促进致密化并细化晶粒。

钡的含量与存在形式:钡通常以氧化物或复合相形式存在。适量钡可形成第二相颗粒,钉扎晶界;过量可能导致颗粒聚集,削弱细化效果。

杂质含量:杂质可能阻碍或促进晶界迁移,高纯度原料有助于精确调控晶粒尺寸。

中钨智造钡钨电极图片

2. 烧结工艺参数

烧结温度与时间:高温或长时间保温加速原子扩散,导致晶粒粗化。需平衡致密化与晶粒生长,寻找最佳温时窗口。

升温/冷却速率:快速升温减少低温阶段晶粒生长;快速冷却抑制高温晶粒粗化。

烧结气氛:氢气或真空环境可避免氧化,影响钡的挥发及第二相形成,从而调控晶粒尺寸。

3. 添加剂与第二相作用

稀土氧化物掺杂:添加La₂O₃、Y₂O₃等可形成纳米级第二相颗粒,通过Zener钉扎效应抑制晶界迁移。

钡的挥发控制:高温下钡可能挥发,需优化烧结条件或添加稳定剂(如Al₂O₃)以维持第二相含量。

中钨智造钡钨电极图片

4. 制备方法

粉末合成技术:机械合金化或化学法(如溶胶-凝胶)可改善粉末均匀性,细化初始颗粒。

成型压力:高压(如热压烧结)促进致密化,减少孔隙率,抑制晶粒异常生长。

5. 后续处理

热处理:退火可能引发再结晶,需控制温度避免晶粒过度长大。

塑性加工:轧制或锻造引入位错,再结晶后可能细化晶粒,但钡钨电极通常以烧结态使用,影响较小。

6. 第二相分布与钉扎效应

钡化合物(如BaWO₄)的尺寸和分布对钉扎效果至关重要。均匀分布的纳米颗粒可显著细化晶粒,而粗大或团聚的颗粒作用有限。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