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钨光降解有机污染物

氧化钨是所有过渡金属氧化物中比较理想的光反应催化剂,具有催化性能强、价格低廉、无毒、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氧化钨主要应用乙醛、氯仿、燃料等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其原理是将其分解为CO2及H2O等无机物质,分解效率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根据热力学理论,氧化钨表面的空穴将吸附在其表面的OH-和水分子氧化成OH·(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氧化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及部分无机污染物,并降解为CO2、H2O等无害物质。另一方面,氧化钨表面高活性的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可以还原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氧化钨晶体结构

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将纳米粉体半导体催化剂用于消除水环境中污染物,但存在催化剂回收困难、需动力搅拌维持催化剂悬浮、活性成分损失大等缺点。另外,颗粒催化剂可能引起二次污染,难以实现工业化。为克服上述缺点,人们采取了将光催化剂固定化的方法,即将WO3等催化剂固定在玻璃等基体上,但因此不仅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导致与光的作用面积减少,影响了催化活性,而且还存在着催化剂与基体结合强度低以及基体材料耐酸碱性能差等问题,不利于工业化应用。

近几年来,许多新型纳米结构的催化剂,如纳米孔、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及光电转换效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的WO3自组装纳米多孔阵列,极大地提高了薄膜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与粉体光催化剂相比,具有一定纳米结构的固定化膜催化剂能够显著提高光催化能力。

微信:
微博:

氧化钨薄膜电极的制备

目前,纳米半导体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光解水已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TiO2由于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是研究较多的一种光催化材料,但是TiO2禁带宽度大(~3.2 eV),只能被波长较短的紫外光激发,其光转化效率很低(~4%) 。三氧化钨( WO3) 是一种间接带隙跃迁的半导体材料,与TiO2相比较,WO3的禁带宽度较窄( 2.5~3.0 eV),相应的吸收波长为410~500 nm,在可见光区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性能。

WO3薄膜电极电镜照片

氧化钨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如下:

原料:FTO(F-doped tin oxide导电玻璃)玻璃;钨酸;双氧水;丙酮。
(1)选用干净的FTO玻璃,作为滴涂法沉积WO3的基底。将FTO玻璃切成1.2cm*2.5cm的小块进行超声清洗和紫外光照的清洗。因为FTO基底的干净平整情况对电极薄膜的附着力和均一性能等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沉积WO3薄膜之前,要对FTO基底进行严格的清洁。先用乙醇清洗FTO表面的脏物等。接下来将基底放入丙酮中超声 30min,除去表面残留的油污和乙醇,后再将其放入清水中超声 20min,除去表面残存的丙酮。最后用高纯氮气吹干。将清洗得干净的基底玻璃片放入紫外箱进行紫外消毒,备用。
(2)称取 0.02g 钨酸,用 20ml 30%的双氧水溶解,静置 12h 得无色透明的钨酸溶液,作为沉积WO3的电解质溶液。
(3)使用(1)中洁净的基底作为工作电极,用移液枪量取 30 微升钨酸溶液,均匀滴涂在 FTO 导电玻璃表面,室温下干燥,最终得到无色的薄膜。
(4)将(3)中沉积的薄膜放入管式炉中,在 500℃空气气氛下灼烧 2h,得无色 WO3电极。

微信:
微博:

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功能膜(2/2)

目前公开的近红外遮蔽材料一般是指具有较强吸收或反射近红外光而又不影响其可见光透过的一类功能薄膜材料,作为透明隔热材料,在绿色建筑节能和汽车玻璃隔热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报道的具有较强近红外吸收或反射性能的无机材料主要集中于导电氧化物,如氧化锡锑(ATO)、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锌铝(AZO)等,这类导电氧化物薄膜一般可以遮蔽波长大于1500nm的近红外光线。而铯钨青铜粉体(CsxWO3)具有近红外遮蔽性能是最近几年才被发现的,其可以遮蔽波长大于1500nm的近红外光,因而具有更加优异的近红外遮蔽性能。但是目前制备铯钨青铜粉体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制备的铯钨青铜粉体对近红外遮蔽性能不理想。为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制备的铯钨青铜粉体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一种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钨酸盐溶液与阳离子树脂进行交换处理,得到钨酸溶胶;向所述钨酸溶胶加入柠檬酸溶液、碳酸铯溶液后进行混料处理,得到水热反应前驱液;将所述水热反应前驱液于温度为160-180°C,压力为0.8-1MPa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毕后,洗涤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铯钨青铜粉体。
 
此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反应物的控制,并结合水热法进行制备,有效简化了其制备工艺,降低了铯钨青铜粉体生产成本。而且在该特定的水热反应条件下生产的铯钨青铜对红外,特别是近红外遮蔽性能优异。

铯钨青铜粉体和功能膜
微信:
微博:

 

钨合金屏蔽件的辐射屏蔽性能

钨合金屏蔽件随着放射性医学、科研和核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各种辐射射线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疗、食品安全等领域。辐射是以电磁波和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等)的形式从辐射源向所有方向发散。根据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可将其分类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电离原子或分子,而非电离辐射则不能电离物质。电离辐射主要有α、β及γ射线三种。辐射对人体具有危害性。人体长期暴露于辐射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

辐射还是造成儿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且其能诱发人体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的生殖系统、视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因此,采取措施进行辐射屏蔽是有必要的。辐射屏蔽的原理是在辐射源和人体之间设置屏蔽材料,使得辐射和屏蔽材料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减少辐射粒子数及降低辐射的能量。一般来说,辐射屏蔽材料有非金属和有机材料、金属、混凝土三类,其中金属屏蔽材料有铅、钨合金屏蔽件等。

铅最早用于屏蔽件材料,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铅本身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其蒸气或粉尘可经由呼吸道吸入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而钨合金无毒无害,不会释放有毒物质,既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也不会污染环境。且与铅相比,钨合金屏蔽件具有更出色的辐射屏蔽性能,能有效屏蔽和吸收辐射。在辐射源和人体之间设置钨合金屏蔽件,可以有效减弱辐射的强度,避免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微信:
微博:

 

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功能膜(1/2)

红外光又叫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nm)至1毫米(m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根据波长,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红外光特别是近红外具有明显的热效应,易导致温度升温,从而造成如室内或车内的温度升高。因此,为了红外的不利相应,在建筑特别是建筑玻璃和汽车进行贴膜。而且随着汽车美容的流行,贴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膜的使用不仅可以隔热保温,还可以防止太阳光辐射,防止皮肤病,大大延长车内装饰物使用时间,同时使得室内温度相对恒定。
 
本文介绍一种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功能膜。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钨酸盐溶液与阳离子树脂进行交换处理,得到钨酸溶胶;向所述钨酸溶胶加入柠檬酸溶液、碳酸铯溶液后进行混料处理,得到水热反应前驱液;将所述水热反应前驱液进行水热反应,待反应完毕后,洗涤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铯钨青铜粉体。功能膜含有本文提到的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铯钨青铜粉体。此铯钨青铜粉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反应物的控制,并结合水热法进行制备,有效简化了其制备工艺,降低了铯钨青铜粉体生产成本。而且在该特定的水热反应条件下生产的铯钨青铜对红外,特别是近红外遮蔽性能优异。

铯钨青铜粉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