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合金辐照杀虫屏蔽件

辐照杀虫技术是利用电离辐射与害虫发生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从而导致害虫不育或死亡的一种物理防虫技术。辐照杀虫技术采用的射线主要是钴-60或铯-137产生的γ射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10MeV以下)或 X 射线(5MeV以下),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是钴源辐照杀虫产业,电子束和 X射线辐照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随着近年来加速器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电子束辐照杀虫技术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钨合金辐照杀虫屏蔽件

在检疫学上,物理灭虫方法称为害虫的辐照处理,即利用各种电磁波射线(如微波、紫外线、Y射线、X射线、超声波、红外线等)对虫卵、幼虫、蛹、成虫等进行辐射照射,致使其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而导致其代谢发生紊乱,丧失生殖能力,最终死亡。在一定剂量的照射下,电磁波辐射可以使昆虫出现死亡、寿命缩短、延迟羽化、不育、孵化减少和发育迟缓等效应。因此,辐照杀虫技术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农业和食品等领域,用于动植物的检疫处理以及食品的杀菌灭虫。由于辐照杀虫使用的电磁波辐射均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进行辐照杀虫时常使用钨合金辐照杀虫屏蔽件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

在屏蔽材料中,铅用得比较早,但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铅及其化合物可经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血液,引发人体中毒。而相比起来,钨本身不具毒性也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且钨合金密度大,在同等质量和同等屏蔽性能下,其体积仅为铅的1/3。因而钨合金屏蔽件更薄、更轻。此外,钨合金的环保特性和易加工性也使其在屏蔽材料领域中更具有优势。

微信:
微博:

 

 

氟-18钨辐射屏蔽件

氟-18钨辐射屏蔽件氟-18是非金属化学元素氟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其原子核内有9个中子和9个质子,不稳定且会进行衰变,半衰期为109.771分钟。由于相似的立体结构和电场性质,氟-18也用于替代放射性示踪剂母体分子中的羟基基团。然而,因为分子极性可能发生变化,这在某些领域中并不适用。在医学上,氟-18是通过回旋加速器或线性粒子加速器轰击带高能质子的纯氧-18-水或富氧-18-水产生。氟-18最早被合成氟脱氧葡萄糖用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核医学领域比较先进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氟-18注入人体,氟-18会在人体内衰变释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普通负电子发生作用,生成两个能量相同、方向相反的γ光子。探测器检测同时到达的光子,经计算机数据收集、收处理产生清晰的图像。

氟脱氧葡萄糖还可用于评估肺脏、心脏和脑部的葡萄糖代谢状况,以及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影像方面用于肿瘤成像。在被细胞摄取之后,氟脱氧葡萄糖将由己糖激酶加以磷酸化,并为代谢活跃的组织所滞留,如大多数类型的恶性肿瘤。因此,氟脱氧葡萄糖可用于癌症的诊断、分期和监测治疗,尤其是对于霍奇金氏病、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结直肠癌、乳腺癌、黑色素瘤以及肺癌。另外,氟脱氧葡萄糖还被批准用于阿耳茨海默氏病的诊断。由于F-18的放射性,所以在制备和使用F-18及其化合物时,应采用钨合金屏蔽件对辐射进行屏蔽。

氟-18钨辐射屏蔽件使用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据研究,金属材料的辐射屏蔽性能与其密度密切相关,当密度增大时,辐射屏蔽性能也会增大。钨合金具有很高的密度,所以其辐射屏蔽性能也很高。对于制备和使用F-18及其化合物过程中的辐射屏蔽,采用氟-18钨辐射屏蔽件是最佳选择。同时,钨合金环保无毒,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微信:
微博:

 

稀土钨电极材料

由于钍钨电极具有放射性,长期使用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伤害,因此研发了性能与钍钨电极相似的稀土钨电极代替钍钨电极应用于焊接领域。稀土电极包括单元稀土钨电极、二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三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稀土钨电极具有高熔点、低逸出功等良好性能,逐渐成为了焊接、切割、热喷涂和电真空领域的新宠。

单元稀土钨电极
单元稀土钨电极最早开始与20世纪80年代,它是将在氧化钨中掺杂稀土氧化物La2O3、Y2O3、CeO3等,经过还原、烧结和加工制备成各种规格的钨电极。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三种电极有较好的引弧性能和焊接性能。但是单元稀土钨电极使用范围较局限,它们适用于小电流焊接,在大电流复合下电极使用寿命不长,且电子发射稳定性差。

二元复合稀土钨电极
二元复合稀土钨电极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研制出来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单元稀土电极的局限性。二元复合稀土电极可承载的电流和应用范围较大,且焊接性能也较好,在综合性能上都高于单元稀土钨电极。其中(Y+Ce)的电极综合性能最佳。但是二元钨电极的加工性能较差,产品率低。

三元复合稀土钨电极
三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的引弧特性、电弧静特性及抗烧损性能都优于钍钨电极。但是与二元稀土钨电极一样,三元复合电极也具有加工困难的局限性。

稀土钨电极

 

微信:
微博:

 

铀235钨合金屏蔽罐

随着地球上资源的不断开采,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科学家也预测人类将在不久的将来面临能源枯竭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困境。因此,开发可持续利用的新能源是当下十分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为人们所发现,也是十分具有利用潜力和希望的未来新能源之一。而开发核能,必须使用到核燃料。铀235就是能发生核裂变的核燃料,因此它经常也被称之为核裂变燃料,它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也是目前为止开发核能使用量最大的核燃料。铀235也是目前科学家发现的唯一能够裂变的放射性同位素。除了用于开发核能,铀235也是制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之一,因其强大的放射性,由此制成的核武器也具有超强的杀伤力。
 
正如我们所知,铀235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而这样的放射性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除此之外,也会对周围的环境、动植物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对于铀235实施屏蔽是人们在开发核能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钨合金,有着超强的辐射屏蔽能力和超长的使用寿命,高密度特性使其拥有高辐射屏蔽效能,而耐腐蚀、耐磨损的特性则使其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腐朽。钨合金良好的机加工性和延展性使其可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屏蔽件以满足不同放射性同位素材料的屏蔽需求,如钨合金屏蔽罐。用钨合金屏蔽罐盛放铀235能够很好地将这样一种伤害极大的核燃料密封屏蔽,从而保障周围人员及环境的安全。除了用来盛放和屏蔽铀235,像其他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元素也可用钨合金屏蔽罐进行密封保存,如镭、钚等。
钨合金屏蔽罐
微信:
微博:

 

硬质合金球齿失效的改进途径

硬质合金球齿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在一些石油钻井、钻孔、矿产采掘行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而在这些较为复杂严苛的的工作环境中,硬质合金球齿经常会遇到较为坚硬的岩层需要承受较高的拉(压)应力、剪切应力以及冲击载荷,有时还会遇到温度偏高或偏低的情况,这就会使得球齿发生失效。其中引起硬质合金球齿失效的最主要因素是在合金内部存在一定的断裂源,导致缺陷的存在。常见的硬质合金球齿失效形式如下表所示:

硬质合金球齿

而相应的改进途径包括选取与合金晶粒度相近的WC粉末、选取粒度分布均匀的WC粉、控制球磨所用的合金球晶粒度以及控制合金两相区。通常用于石油钻井的硬质合金球齿的合金晶粒度在2.0-2.4μm,通过增加球磨时间将WC粉研磨至所需粒度。但是球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导致原料里部分WC粉被研磨得过细,WC晶内发生畸变、位错等,从而使WC的表面能升高。此外,硬质合金的烧结过程本质上就是WC晶粒在液相Co中的溶解与析出,而溶解的WC又不断析出在并未熔的低能WC上沉积而长大。因此,选用研磨态相近的WC粉在常规的球磨时间下才能保证粒度达到要求。

除了控制WC粉研磨态相近之外,WC粒度的分布对合金晶粒度的均匀性也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若WC粉末粒度分布较宽,也就是粒度差异较大,经过研磨后WC粒度的差异也将变得越来越大,其表面能差异也相应增大。在烧结过程中溶解与析出的反应更为显著,WC晶粒越容易长大,从而形成晶粒度不均匀的合金。换句话说,硬质合金球齿的晶粒度均匀性取决于WC粉的粒度分布。因此在配料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WC粉的粒度值,还不能够忽略了粒度分布,检测的方式可采用铜渗工艺。

原料中WC粉的粒度与分布情况是影响硬质合金球齿晶粒度与分布的原因之一,而球磨工艺以及其所使用的相关工具也会对球齿的最终晶粒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球磨工艺中,球料比、球磨时间、合金球形状及质量都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在球磨的过程中,合金球会越磨越小,这也说明了其被磨掉的部分也进入了原料里。这也就意味着应选用与合金晶粒度相近的原料来制备合金球才能保证混合料的粒度与均匀性。

控制合金的两相区指的是相同和合金晶粒度、相同的Co含量,需通过调整合金的碳含量,使其处于两相区之间。通过对碳总量与游离碳量的确认做到较为精确的控碳,使之不发生渗碳和脱碳的现象。这就需要注意到成型剂的选择、脱脂烧结工艺的选择以及存放时尽量避免与空气发生直接接触以防氧化,必要时可通入氮气进行保护。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