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测试钨探针制备方法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器件尺寸不断缩小,目前主流半导体晶体管已经达到了22纳米的特征尺寸或更小。为了测量单个小尺寸器件的电学特性,需要与器件接触的钨金属探针直径足够小。

电学测试钨针尖图片

但晶体管是四端器件,在测量时,在很小的区域内需要四根金属探针仍然有足够的空间移动自由,这就需要金属探针的长径比(长度/直径)足够大。例如长径比小(3:1)的探针,在小区域移动过程中,会碰到其它金属探针,造成短路,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电学测量。

目前制备钨针尖的主流方法电化学腐蚀法。电化学腐蚀技术通常依赖于将要制备的探针钨丝浸入电解液中,并在同样位于电解液的阴极电极(通常是不锈钢)与钨丝之间施加电压。在施加电压时,钨丝位于电解液和空气之间的边界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脱落,直到此部分变得非常细的时候,仍然浸入在电解液的钨丝由于太重而自行脱落。然后,流经钨丝和电解质溶液的电流迅速断开从而阻止继续腐蚀钨丝。留下的上端钨丝可做探针。在另一种腐蚀方法中,使用很小的环形电极,钨丝穿过该环形电极。电解液被滴在环形电极内表面上,这样只有电解液薄膜区域会发生腐蚀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在电解液薄膜区域的钨丝会变得非常细,下端由于重力原因自行脱落,下端的钨丝可做探针。

尽管以上所描述的方法是用于制造原子级别尖端,但是长径比往往很小,因为只有电解液界面的几个微米的部分被腐蚀,锥角的变化是突变的。为了制备长径比大的钨探针,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对钨丝更长的区域进行腐蚀,而且要保证锥角变化连续。

近来也有学者提出了更好的钨针尖改进方法,新方法通过电化学腐蚀钨丝获得钨探针,其中钨丝作为阳极并浸泡在电解液中,当通过钨丝的电流降低至20mA时,开始提升钨丝;当钨丝被腐蚀断开的瞬间,反向电流使钨丝作为阴极,并提升钨丝离开电解液,获得钨探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新技术能制备大长径比的钨探针;同时通过检测钨丝断开时的反向电流,即可预估钨探针的尖端锥角,从而节省了传统的后续需要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确认的时间和成本。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

金属钨制品

金属钨制品图片

高比重钨合金

高比重钨合金图片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图片

钨粉/碳化钨粉

钨粉图片

钨铜合金

钨铜合金图片

钨化学品/氧化钨

氧化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