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K钨镀金与18K黄金的区别

Karat(K)表示黄金纯度,它与钻石重量单位carat(克拉)有着相似的读音,但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一个表示纯度一个表示重量。无论是k金还是K镀金,其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增加产品的美观性。
 
在黄金纯度中,1K为4.166%的黄金含量,18K黄金(AU750)也就是含量为75%的黄金。对于18K黄金制品来说,其价值有时甚至高于黄金含量比其多的黄金制品。我们都知道纯金的硬度较低,虽然可塑性和延展性好但也意味着易被摩损消耗,这对于很多喜爱购买黄金首饰佩戴的人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18K黄金制品通常会加入一些银、铂、镍等金属材料从而提高成品的整体性能,如观赏性、耐磨性以及耐蚀性等等。因此,也比较受人们欢迎,但这也意味着会有一些额外的制作工艺,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的难度。而18K钨镀金则指的是在钨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黄金含量为75%的镀金层,使其拥有形同18K黄金制品一样的亮丽外表。
 
毋庸置疑,18K钨镀金与18K黄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保值价值的不同,18K黄金的保值价值远远大于18K钨镀金。但两者的鉴赏价值并无区别,都拥有较为时尚、美观、亮丽的外形,并为多数收藏者所喜爱。
18K金镯
微信:
微博:

 

气体搅拌对制取仲钨酸铵的影响

气体搅拌的影响
 
研究表明,控制APT粒度的主要因素是过饱和度、温度和搅拌速度。制取细颗粒APT用A种气体搅拌,以较强的搅拌强度操作。由于气体的剧烈搅拌,晶体被搅碎成许多小晶核,难以形成大颗粒。而且气体还会带走热量和氨,既可控制锅内温度在70℃左右,同时使溶液的过饱和度增大,有利于制取细颗粒仲钨酸铵。
 
这种方法已在生产中应用,制取的APT粒度均匀,表面规则。制取粗颗粒APT选用B种气体搅拌,以较弱的搅拌强度操作。由于气体的搅拌,能保证形成的APT不至于沉淀,而充分与溶质接触。这种气体在冷凝时放出热量,不仅使锅内热量增高,还由于气体的冷凝,能有效地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的增大,容易产出粗颗粒仲钨酸铵。此种方法在试验中效果显著,制取的APT其平均粒度能大于50μm,且粒度分布均匀,颗粒规则。现处于生产应用前的进一步研究中。
 
其它影响因素
 
(1)试验发现补加晶种,APT的松装密度有所下降,这与文献报道一致,在显微镜下观察,粒度分布不匀,粗粒大部为聚晶。文献报道了在钨酸铵浓缩至一定比重后,加入1%~2%晶种。然后不断补加溶液,而制取粗粒APT的方法。我们采取将钨酸铵溶液浓缩后,逐渐补加溶液,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的方法,制得了粒度均匀、颗粒度大的APT。
 
(2)我们在浓缩结晶过程中,定量补加纯水,控制潜液的过饱和度,也可制取晶形规则的粗粒APT。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晶后期,不能任意朴加纯水,否则在加热和搅拌的情况下有少量偏钨酸铵生成。

APT

 

微信:
微博:

 

多钨酸钠分离提纯沸石

沸石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矿物。具有独特架状结构和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催化和耐酸耐热等性能。属于微细矿物的一种。微细矿物的颗粒非常细小,表面积大,它的分离和提纯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沸石的分离提纯技术目前还不成熟,难以达到很高的纯度。但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采用多钨酸钠高速离心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沸石图示
多钨酸钠高速离心法分离提纯沸石的具体方法如下:
1. 用钢臼和杵把岩石粉碎至200目以下。然后把较细的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二次蒸馏水充分搅拌。 
2. 用超声波把颗粒--液体的悬浮液超声3min~5min。然后把超声后的悬浮液转入离心管中,用2500rpm 的转速离心3分30秒。倒出上层清液,从而去除小于1μm的部分。
3. 再把上层清液倒入另一个离心管中。重复上述操作5次,以确保绝大部分的小于1μm的颗粒被去除,并且每次离心前都要超声以使较大的颗粒悬浮起来。 
4. 倒出上层清液,把大于1μm的颗粒风干后,放入2.3g/cm3的多钨酸钠溶液中。超声3min~5min使颗粒分散开来,转入离心管中。
5. 用1100 rpm的转速,把悬浮液离心33 min。离心结束后,沸石矿物将漂浮在液体的表面,较重的颗粒(石英、长石以及少部分的沸石)将沉在管底。
6. 向一个离心管中倒出大约一半的重液,以取出上浮的沸石,也要用钢勺把粘在离心管内壁上的沸石取出放入一个离心管中。
7. 向两根离心管加满二次蒸馏水,并超声以使悬浮物和重液充分混合,现在重液的密度应是1.15 g/cm3左右。
8. 用1400 rpm的转速离心10min,颗粒都应沉到管底。把重液倒入玻璃杯中,以回收再用。
9. 用二次蒸馏水充满离心管,超声2min,用3000 rpm的转速离心5 min,沸石颗粒出现聚沉。反复洗3次,以完全洗去多钨酸钠,沸石矿物变得色浅而不“粘”。 
10. 把沸石放于通风橱中风干。有时沸石的表面可能会带有一个绿色或棕色的“皮”,去除它。这时就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沸石矿物。
微信:
微博:

 

偏钨酸钠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

偏钨酸钠又名一水合偏钨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分子量是2968.01,密度为3.1g/ml,折射率是1.5555。偏钨酸钠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但是要避免与物料、氧化物接触,且应将其密封存储在常温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偏钨酸钠的密度高,具有无毒、易配制及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被广泛的应用,例如地质学、土壤学及海洋生物学等领域。

偏钨酸钠

偏钨酸钠在地质学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矿物及沉积岩的分离,它为微细粒纯矿物的分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微细粒单矿物的分离主要有三种:人工挑选、化学分离法和密度分离法。其中密度分离法简单、稳定。但常用的重液有毒且有难闻的气味,操作时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而偏钨酸钠具有无毒、易配制、高密度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地质行业实验室矿物分离作业。
 
多个科学家先后用偏钨酸钠对矿物的分离进行了研究,例如,罗兹等发现添加了硅铁的偏钨酸钠可以用来对矿物进行密度分级,并且这种方法安全、流程简单;采用偏钨酸钠分离提纯微细粒牙形石,具有安全、高效、易操作等优点。随着偏钨酸钠在地质实验室的应用,矿物提纯流程将变得安全、简单、稳定,而且偏钨酸钠还可回收再利用,达到了节约成本且无二次污染的目的。此外,人们还应用偏钨酸钠分离沉积岩,以及对岩石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研究岩石的分布、产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历史及其成矿关系。
微信:
微博:

 

多钨酸钠溶液的配制

多钨酸钠(sodium polytungstate),分子量达2986.12g/mol,相对密度为2.8,易溶于水,是德国SOMETU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无机重液材料,具有无毒无味、中性稳定、易配制、回收率高、使用方便安全等传统重液无法比拟的优点。特别是相对密度可达3.1,很多原来必须使用有机重液的地方,现在都可以使用多钨酸钠来代替。在pH为2~14范围内稳定并可方便地回收利用,它适用于绝大多数含氧盐和氧化物的分离,已被广泛应用于精细矿物和牙形石的分离实验。
 
多钨酸钠重液由于安全性好、回收方便而受到广泛欢迎,尽管日前国际市场上其价格较昂贵,但其突出优点使其成为众多岩矿实验室的首选重液。不过,使用该重液应注意如下几点:
1. 尽量不接触强还原性物质,否则溶液将变为兰色而影响分离效果的观察。
2. 不宜用于含可溶性或可交换性钙离子矿物,否则易形成多钨酸钙沉淀,这就限制其在粘土矿物分离上的应用。
3. 在高相对密度条件下重液粘度加大,为减少分离时间,可使用离心机或尽量选用粒度较大的单晶,以加速分离过程。
4. 一次操作不宜加入太多样品,以免堵塞重液漏斗的出口。
 
多钨酸钠溶液是如何配制的呢?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步: 
1. 配制多钨酸钠溶液时,只能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只能使用玻璃、塑料或不锈钢的容器。
2. 量取蒸馏水,根据要求的密度值,按比例把多钨酸钠加入到盛水容器中。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 用比重计测量溶液的密度,根据结果适当地加蒸馏水或多钨酸钠,直至达到合适的密度值。
4. 把溶液放于无尘的封闭环境中保存。
5. 使用前最好先测量溶液的密度,并把它按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