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鎢酸鈉在地質學領域的應用

偏鎢酸鈉又名一水合偏鎢酸鈉,是一種白色晶體。分子量是2968.01,密度為3.1g/ml,折射率是1.5555。偏鎢酸鈉在常溫常壓下是穩定的,但是要避免與物料、氧化物接觸,且應將其密封存儲在常溫避光,通風乾燥的地方。偏鎢酸鈉的密度高,具有無毒、易配製及可迴圈利用等特點,在許多領域都被廣泛的應用,例如地質學、土壤學及海洋生物學等領域。
 

偏鎢酸鈉

偏鎢酸鈉在地質學領域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礦物及沉積岩的分離,它為微細粒純礦物的分離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微細粒單礦物的分離主要有三種:人工挑選、化學分離法和密度分離法。其中密度分離法簡單、穩定。但常用的重液有毒且有難聞的氣味,操作時對設備的要求非常高。而偏鎢酸鈉具有無毒、易配製、高密度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於地質行業實驗室礦物分離作業。
 
多個科學家先後用偏鎢酸鈉對礦物的分離進行了研究,例如,羅茲等發現添加了矽鐵的偏鎢酸鈉可以用來對礦物進行密度分級,並且這種方法安全、流程簡單;採用偏鎢酸鈉分離提純微細粒牙形石,具有安全、高效、易操作等優點。隨著偏鎢酸鈉在地質實驗室的應用,礦物提純流程將變得安全、簡單、穩定,而且偏鎢酸鈉還可回收再利用,達到了節約成本且無二次污染的目的。此外,人們還應用偏鎢酸鈉分離沉積岩,以及對岩石沉積物中的有機質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更好地研究岩石的分佈、產狀、礦物組成、化學成分、構造、分類命名、成因、演化歷史及其成礦關係。
微信:
微博:

多鎢酸鈉溶液的配製

多鎢酸鈉(sodium polytungstate),分子量達2986.12g/mol,相對密度為2.8,易溶于水,是德國SOMETU公司生產的一種新型無機重液材料,具有無毒無味、中性穩定、易配製、回收率高、使用方便安全等傳統重液無法比擬的優點。特別是相對密度可達3.1,很多原來必須使用有機重液的地方,現在都可以使用多鎢酸鈉來代替。在pH為2~14範圍內穩定並可方便地回收利用,它適用於絕大多數含氧鹽和氧化物的分離,已被廣泛應用於精細礦物和牙形石的分離實驗。
 
多鎢酸鈉重液由於安全性好、回收方便而受到廣泛歡迎,儘管日前國際市場上其價格較昂貴,但其突出優點使其成為眾多岩礦實驗室的首選重液。不過,使用該重液應注意如下幾點:
1. 儘量不接觸強還原性物質,否則溶液將變為蘭色而影響分離效果的觀察。
2. 不宜用於含可溶性或可交換性鈣離子礦物,否則易形成多鎢酸鈣沉澱,這就限制其在粘土礦物分離上的應用。
3. 在高相對密度條件下重液粘度加大,為減少分離時間,可使用離心機或儘量選用粒度較大的單晶,以加速分離過程。
4. 一次操作不宜加入太多樣品,以免堵塞重液漏斗的出口。
 
多鎢酸鈉溶液是如何配製的呢?具體可分為以下幾步: 
1. 配製多鎢酸鈉溶液時,只能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只能使用玻璃、塑膠或不銹鋼的容器。
2. 量取蒸餾水,根據要求的密度值,按比例把多鎢酸鈉加入到盛水容器中。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使其充分溶解。
3. 用比重計測量溶液的密度,根據結果適當地加蒸餾水或多鎢酸鈉,直至達到合適的密度值。
4. 把溶液放於無塵的封閉環境中保存。
5. 使用前最好先測量溶液的密度,並把它按要求進行適當的調整。
微信:
微博:

生產仲鎢酸銨過程中錫的行為 3/3

多種方式制取粗鎢酸鈉,在此簡述其中三種:
一、氫氧化鈉(NaOH)浸出法,NaOH浸出鎢精礦時,選用NaOH濃度為500g/L,160℃下浸出2h,錫石浸出率接近0,而黝錫浸出率接近45%;
二、蘇打高壓法,將浸出溫度控制在180~230℃,蘇打用量為理論量的2~3倍,溶液中鹼性較小,pH值為10.8,這種情況下錫石幾乎不與堿發生反應,全部進入渣中;
三、蘇打燒結法,蘇打燒結過程中,SnO2與蘇打反應程度不大。但是溶液中存在的過量的蘇打可與SnO2發生部分反應,生成錫酸鈉,在隨後的水浸過程中,錫酸鈉溶于水與鎢酸鈉共存。以上三種方法得到的粗鎢酸鈉溶液中都存在一定量的雜質錫,並且,錫的主要存在形式是錫酸鈉。
 
在鎢酸銨溶液蒸發結晶制取APT的過程中,控制適當的結晶率,可以使大部分雜質留在母液中。鎢酸銨溶液(AT)中錫是以SnO3 2-形態存在的,與仲鎢酸銨中的鎢的存在形態一致,這導致結晶工序中無法除去錫。鎢酸銨溶液結晶過程中錫的行為,見下圖:
鎢酸銨溶液結晶過程中錫的行為
 
由圖可知,蒸發過程中錫為前期優先析出,可以認為結晶用的AT溶液與APT產品中的w(Sn)/w(WO3)是一致的。隨著鎢酸銨結晶率漸漸升高,APT中的w(Sn)/w(WO3)降低,且兩者變化不成正比關係。但當APT結晶率達到90%以後,即使結晶率持續升,w(Sn)/w(WO3)也將保持在1.0*10-6不變,也就是說,w(Sn)/w(WO3)達到了一個極值,即0級APT中錫的標準品質分數。
 
微信:
微博:

 

多鎢酸鈉分離提純沸石

沸石是沸石族礦物的總稱,是一種含水的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鋁矽酸礦物。具有獨特架狀結構和吸附性、離子交換性、催化和耐酸耐熱等性能。屬於微細礦物的一種。微細礦物的顆粒非常細小,表面積大,它的分離和提純有很大的困難,特別是沸石的分離提純技術目前還不成熟,難以達到很高的純度。但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經過多次試驗,最後採用多鎢酸鈉高速離心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沸石
多鎢酸鈉高速離心法分離提純沸石的具體方法如下:
1. 用鋼臼和杵把岩石粉碎至200目以下。然後把較細的樣品放入玻璃杯中,加二次蒸餾水充分攪拌。 
2. 用超聲波把顆粒--液體的懸浮液超聲3min~5min。然後把超聲後的懸浮液轉入離心管中,用2500rpm 的轉速離心3分30秒。倒出上層清液,從而去除小於1μm的部分。
3. 再把上層清液倒入另一個離心管中。重複上述操作5次,以確保絕大部分的小於1μm的顆粒被去除,並且每次離心前都要超聲以使較大的顆粒懸浮起來。 
4. 倒出上層清液,把大於1μm的顆粒風乾後,放入2.3g/cm3的多鎢酸鈉溶液中。超聲3min~5min使顆粒分散開來,轉入離心管中。
5. 用1100 rpm的轉速,把懸浮液離心33 min。離心結束後,沸石礦物將漂浮在液體的表面,較重的顆粒(石英、長石以及少部分的沸石)將沉在管底。
6. 向一個離心管中倒出大約一半的重液,以取出上浮的沸石,也要用鋼勺把粘在離心管內壁上的沸石取出放入一個離心管中。
7. 向兩根離心管加滿二次蒸餾水,並超聲以使懸浮物和重液充分混合,現在重液的密度應是1.15 g/cm3左右。
8. 用1400 rpm的轉速離心10min,顆粒都應沉到管底。把重液倒入玻璃杯中,以回收再用。
9. 用二次蒸餾水充滿離心管,超聲2min,用3000 rpm的轉速離心5 min,沸石顆粒出現聚沉。反復洗3次,以完全洗去多鎢酸鈉,沸石礦物變得色淺而不“粘”。 
10. 把沸石放於通風櫥中風乾。有時沸石的表面可能會帶有一個綠色或棕色的“皮”,去除它。這時就能得到較為純淨的沸石礦物。
微信:
微博:

 

生產仲鎢酸銨過程中錫的行為 2/3

錫的化合物是一種兩性化合物,在水溶液和強酸性溶液中以+4價和+2價化合物形式存在,離子半徑分別為0.71*10-10 m和1.2*10-10m。在含有Sn2+溶液中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析出白色的Sn(OH)2沉澱。Sn(OH)2既能溶于酸生成Sn2+,又能溶於過量的NaOH溶液生成[Sn(OH)3]-、[Sn(OH)4]2-。同時,在含有Sn4+離子的溶液中加入堿,可得到難溶于水的α-錫酸凝膠(H2SnO3),α-錫酸既能與酸反應生成Sn4+,也能與堿反應得到SnO3 2-。此外,錫有另一種重要化合物--錫的硫化物,有SnS和SnS2這兩種形態,兩者有轉化關係為SnS2加熱至520℃時分解,得到SnS。SnS和SnS2均不溶于水和稀酸,但會與濃HCl作用生成配合物而溶解。低氧狀態的SnS不溶於堿,但SnS2能與堿作用生成硫代錫酸鹽和錫酸鹽。在APT生產過程中,溶液時而呈酸性,時而呈鹼性,且 酸堿強弱程度不同,這就使得錫的存在形式呈多種多樣。
 
一般堿分解條件下,選用堿濃度為500g/L的NaOH溶液,堿用量為理論用量的錫的1.6倍,即保證溶液反應處於堿過量的狀態,反應時間4h,溫度設置150℃、160℃、170℃三個不同檔,選取兩個不同礦種在不同溫度下各自的反應情況。反應溫度對錫的浸出率影響,如下圖:
反應溫度對錫浸出率的影響
 
由上圖,我們可直觀得出,浸出率隨著反應溫度升高而增大,且上升速度遠遠大於鎢的浸出速度,說明錫的浸出反應與鎢的浸出反應相比更傾向於熱力學控制。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