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鉍鎢礦普查項目通過野外驗收

近日,安徽省公益性地質調查管理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332地質隊承擔的省地勘基金項目“黃山市長嶺尖鉍鎢多金屬礦普查”進行野外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爲該項目完成了主要工作量及目的任務,工作質量符合要求,取得了較好的找礦效果,發現了深部的銣礦(化)體,同意通過野外驗收,質量等級“良好”級(88.2分)。

安徽鉍鎢礦普查項目通過野外驗收圖片

該項目爲2018年度省地勘基金第一批(續作)項目,項目組在系統收集工作區已有各類地質、物探、化探、遙感和科研資料的基礎上,利用鑽探追索和控制了以往已發現的鎢、鉍、鉬礦體,擴大了找礦成果。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施工ZK502孔發現了深部賦存于二長花崗岩中的銣礦(化)體,這對該區尋找與燕山期鹼性花崗岩有關的銣礦有重要指示意義。

爲了摸清安徽省礦産資源家底、資源潜力、供應能力,推動建立礦産資源定期調查評價制度,實行資源儲量基礎數據信息化、精細化管理,爲判斷礦産資源形勢,科學制定礦産資源規劃和政策,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資料,該省份開展了礦産資源國情調查工作。

安徽鉍鎢礦普查項目通過野外驗收圖片

主要任務爲開展查明礦區礦産資源的數量、質量、結構和空間分布;更新礦産資源潜力評價;實施能源礦産資源、重要功能區礦産資源、壓覆礦産資源、資源基地礦産資源、建築石料用礦産等專項調查和評價以及重要礦産資源可利用性評價;開展礦産資源儲量動態更新機制和重要礦産資源保障程度研究;建立國情調查數據庫。

本次調查的礦種爲106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固體礦産(含亞礦種),以2019年度礦産資源儲量表查明礦區和2020年新增備案礦區爲調查單元,以礦區內的資源儲量爲調查對象。

根據礦區分布、成礦區域特徵,以市域爲基礎,通過礦區數量較少的市域進行適當合幷,全省劃分爲12個調查區。將重點突出煤、鐵、銅、金、鎢、鉬、銻、螢石、磷、方解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冶金用白雲岩、凹凸棒石粘土等14種優勢礦産、戰略性礦産調查。

據悉,礦産資源國情調查成果數據庫預計將于2021年12月底前建成幷上報至自然資源部。專項任務成果報告和安徽省礦産資源國情調查成果報告將于2022年2月底前完成驗收提交。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