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學法製備三氧化鎢納米片

近年來,有關氧化物、硫化物、金屬單質、氮化物、碳化物等納米結構氧化鎢的製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製備方法可概括為濕化學法、高溫氣相法及機械化學法等。相對於前兩種方法,機械化學法是借助機械能使大顆粒裂解為小顆粒,直至納米級粒子,是一種典型的“由上而下”途徑。但是這種方法生產的納米晶材料的形貌不規則、細微性均勻性難以控制。

近來,有學者嘗試用機械化學法製備具有高比表面積、高結晶度、高分散性且成本較低的三氧化鎢納米片,其主要過程是以鎢酸基有機或無機層狀混雜微/納米帶(管)為前驅物,經硝酸氧化除去前驅物層間的有機物後制得鎢酸(WO3·H2O)納米片,反應溫度為15-50℃;反應時間為5-120h;所得鎢酸(WO3·H2O)納米片以1-5℃/min的加熱速率升溫至250-600℃,然後保溫1-5h,最後自然冷卻至室溫,制得三氧化鎢納米片,其具體操作為:

機械化學法製備三氧化鎢納米片圖片

(1)鎢酸基有機/無機層狀混雜微/納米帶(管)的製備

將層狀結構鎢酸(H2W2O7·xH2O,x=0.2-5.0加入到持續磁力攪拌的烷基胺(CH3(CH2)nNH2,(3≤n≤17))/非極性溶劑(常溫下為液態的烷烴)的混合液中,環境溫度(15-50℃)下反應10-120h。CH3(CH2)nNH2與H2W2O7·xH2O的摩爾比為(15-40)∶1,非極性溶劑與烷基胺的體積比為(1-10)∶1,所得產物室溫下減壓乾燥524h,乾燥所得的白色固體為鎢酸基有機或無機層狀混雜微/帶(管),其表觀直徑為200-700nm,長度為5-20μm。

(2)有機/無機層狀混雜前驅物的層間有機物的氧化脫除

將固態鎢酸基有機/無機層狀混雜微/納米帶(管)分散於1-10mol/l的硝酸溶液中,並在15-50℃的溫度下磁力攪拌反應5-120h,得亮黃色懸浮液,離心分離後所得產物在120℃下乾燥5-12h,得正交相WO3·H2O納米片,該WO3·H2O納米片的面積為(100-800)nm×(100-800)nm,表觀厚度為5-40nm;

(3)從WO3·H2O納米片向WO3納米片的轉化

將WO3·H2O納米片粉末置於帶蓋的氧化鋁坩堝中,坩堝放入可程式控制升溫的電爐中,空氣氣氛,以1-5℃/min的加熱速率升溫至250-600℃,然後保溫1-5h,最後自然冷卻至室溫,制得產物為單斜相WO3納米片,外觀上呈蓬鬆絮狀的淺黃色粉末,其單晶納米片得尺寸大小與WO3·H2O納米片相近:面積為(100-800)nm×(100-800)nm,表觀厚度為5-40nm,所得WO3納米片的BET比表面積可達100-250m2/g。

採用機械化學法製備三氧化鎢納米片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重複性好、生產規模大、產品性能優異的優點。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