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穿上“隱身斗篷”,超材料中會有鎢?

據新浪軍事報導:3月初,中國中央電視臺《大國重器》欄目,披露了在深圳建設的世界首條超材料生產線的情況。節目中稱在這條生產線上,已經誕生了隱身、抗燃燒、防結冰等超材料。這種材料可能會用於戰機上,那麼這種材料會不會含有鎢呢?

紀錄片中這條世界首條超材料生產線,坐落于深圳龍崗阪田,是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建設。事實上,這條生產線主要生產的是超材料板,具有年產10萬平米以上超材料板的生產能力。而這種超材料板,主要用於生產可擕式超材料平板衛星通訊站,具有可折疊、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易於收納等特點。

戰鬥機用超材料,實際是一種可以根據敵方雷達的探測頻率調節自身對雷達波的吸收率的智慧蒙皮超材料。這種材料不但可以用於戰鬥機的蒙皮,還能夠用在飛機雷達罩和天線上,實現設備的小型化、多用途化和智慧化。

眾所周知,戰機隱身的關鍵就是吸收雷達波,躲過敵方雷達的追蹤。而吸波的超材料必是由多種材料成分經過複雜的工藝組合而成,由於機密的原因, 並不會被真正公佈其具體內容,但可以推測,超材料中或許也含有鎢,因為在航太航空某些領域,納米氧化鎢也被應用於吸波材料塗層製造。

在鎢研究領域中,氧化鎢具有光致變色、電致變色、熱致變色和氣體敏感性等獨特的物理性質,其顏色變化可以通過變化照射波長、改變溫度或施加電壓而達到,而且鎢材料天生耐高溫,能適應多種極端惡劣環境變化。隨著納米技術的開發,納米氧化鎢也不再局限於感測器,光催化、太陽能和電子元件製造,也被用於吸收雷達電磁波的吸收材料設計中。

吸波材料是隱身戰機技術中的關鍵技術。傳統的磁性吸收劑存在使用溫度低,密度大的缺點。因此,新型吸波材料的高溫吸波複合材料應該是一種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能夠代替金屬部件,同時實現承力和隱身雙重功能,因此具有特殊屬性的納米氧化鎢也被廣泛研究。

曾有學者對納米氧化鎢材料的電磁波吸收性能進行測試,當納米氧化鎢吸收層的厚度為1.5毫米時,在16.7GHz處得到最優吸波性能,最高反射損耗達到-40.5dB,研究證明了氧化鎢是一種非常好的吸波材料,它能促使電磁能轉化為熱能,使電磁能轉化為熱能的效率增加,從而提高了對電磁波的吸收性能,所以能夠應用於電磁遮罩技術領域和戰鬥隱身技術領域,提高電磁設備的相容性,加強對資訊技術的保護,還能保護操作電磁輻射設備的人員的身體健康。

超材料的研製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體現著一個國家的軍工製造實力,氧化鎢的應用最多也只是超材料應用的冰山一角,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發達軍事國家的雷達也正不斷升級,紅外探測雷達、米波雷達、雷射雷達,太赫茲雷達等先進探測器不斷問世,僅對抗單一頻帶的隱身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能夠對抗多種探測儀器的寬頻譜隱身材料才能滿足軍事裝備隱身的需要,因此,我國的超材料結構還會不斷升級,不斷完美,使我們的戰鬥機可以穿上一件可遮罩不同頻率電磁輻射的“隱身斗篷”。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