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實力 國產鎢合金子彈

鎢合金綠色子彈又稱環保子彈,由於鎢合金生產的子彈相對於鉛子彈要環保得多,因此有綠色子彈的美稱,當然,如果真發生戰爭,什麼環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摧毀目標,在實戰中,子彈的重要性大於槍,而鎢合金子彈出現於戰爭中的最大作用就是摧毀坦克裝甲。

最早使用鎢合金子彈的國家是波蘭,二戰期間各國生產的子彈材料都是以黃銅為主,面對有著厚厚裝甲的坦克竟毫無辦法。眾所周知,當時德國的軍工實力世界數一數二,坦克部隊更是無敵天下,天下無敵,歐洲的許多國家都在它的坦克部隊下顫抖,波蘭為了在戰爭中彌補劣勢,率先把工業上常見的鎢合金技術應用到子彈上,在反坦克步槍上使用了鎢合金子彈並取得了奇效。

 国产钨合金子弹图片

雖然波蘭最終還是三下五除二地被德國給閃電掉了,但是鎢合金子彈的應用在當時可謂一大創意,讓各國武器專家腦洞大開,鎢合金比鋼鐵密度還要硬,打穿鋼鐵那是妥妥的,而且鎢合金子彈外表被裹上了白銅,看起來銀光閃閃,因此美其名曰“銀彈”,受此啟發,鎢制的穿甲彈藥相繼問世,步兵面對坦克也不用再束手無策。從那時起,鎢成為重要的戰爭資源,並且與坦克裝甲形成矛與盾的對立關係相愛相殺至今。

時光荏苒,鎢已經成為各國軍工製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鎢是製造炮彈和導彈最完美的金屬。由於我國鎢資源儲量豐富,軍工業發展得以面對發達國家的封鎖而獨立自強,不斷進步。目前我國陸軍主戰坦克用的鎢合金穿甲彈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已是路人皆知,中鎢線上也有過介紹。不過,鎢在武器槍械的應用倒是默默無聞,所以小編再為大家介紹鎢在陸軍裝備中的另一應用——鎢合金子彈。

我國產的鎢合金子彈其全稱為鎢心脫殼穿甲彈。上世紀60年代,美國等西方國家幾乎同時在小口徑炮上推出旋轉穩定式鎢心脫殼穿甲彈,其優良的穿甲性能引起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極大關注。為了提高步兵武器對付薄鋼甲的能力並在近距離有效防空,我國隨後將炮彈上採用的旋轉穩定脫殼技術應用於槍彈,研製出國產第一代鎢心脫殼穿甲彈。

鎢心脫殼穿甲彈的彈頭採用了脫殼原理和高密度鎢合金的新結構、新材料,具有初速高、彈道低伸、飛行時間短、命中精度高、侵徹力大等特點,能有效地對付快速運動目標,其彈心斷面密度大,與硬質鋼心或碳化鎢彈心在侵徹過程中整體破碎相反,鎢合金彈心可展性較好,以飛濺式穿甲,具有較好的二次侵徹特性,對大著角、夾心或多層結構複合裝甲的穿甲效果更為明顯,該類子彈的使用平臺為高射機槍或速射炮。

 国产钨合金子弹图片

1984年,我国在已定型的12.7mm钨心脱壳穿甲弹基础上继续完善结构,提高性能,又研制出14.5mm钨心脱壳穿甲燃烧曳光弹。

现役的国产DGJ02式14.5mm钨心脱壳穿甲燃烧曳光弹于1994年开始研制,2002年完成设计定型, 弹弹头质量45g,初速1250m/s,在1000m处以 50°着角可以击穿20mm厚的均质合金钢板。

由于枪弹外形尺寸及其圆柱部直径都远小于炮弹,所以脱壳枪弹结构必然与脱壳炮弹不同,特别是脱壳枪弹弹心的导转方式有异于炮弹。弹心的穿甲元件由钨合金材料制成,由于钨合金的密度为 18.5g/cm3,是钢密度(7.8g/cm3)的2.3倍,所以弹心的断面密度大,有利于提高飞行时的存速能力和对钢板的侵彻能力。弹心的外形设计成能减小飞行时空气阻力的最佳形状,14.5mm钨心脱壳穿甲燃烧曳光弹弹心为圆柱体和圆弧加圆锥头部的结合体。弹心底部有一圆柱孔,孔内装有曳光药剂。弹心底端面上刻有2 条平行的凹槽,发射时靠惯性力卡进底托支撑面以带动弹心可靠旋转,使弹心飞行稳定。

 国产钨合金子弹图片

DGJ02式14.5mm钨心脱壳穿甲燃烧曳光弹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穿甲性能大大高于俄罗斯的14.5mm硬心弹,与国际上已装备的20mm口径硬心弹和钨心脱壳穿甲弹的最好水平相当,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该弹在1000米处可以击穿 20毫米/50°的均质合金钢板,也就是说一般的步兵装甲车,直升飞机等,在DGJ02的火力范围下,很快就会变成筛子,而人体面对这种子弹,再厚的防弹衣都只能是摆设,分秒间七零八落,这就是我国钨合金子弹的硬实力。

版权声明:本文仅为中国钨业协会和中钨在线使用,任何个人未经书面允许或未注明版权及出处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微信公众号

 

鎢鉬視頻

2024年1月份贛州鎢協預測均價與下半月各大型鎢企長單報價。

 

鎢鉬音頻

龍年首周鎢價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