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高端刀具正謀後發之勢
- 详细资料
- 分类:鎢新聞
- 发布于 2018年1月05日 星期五 09:41
- 点击数:1180
航空航太產業是一國綜合國力和科技創新的集中體現,是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航空航太材料加工刀具領域,硬質合金刀具所占比重最大,是航空航太製造中的主導刀具,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航空航太產品使用場合的特殊性決定了航空航太零部件對所採用材料的特殊要求,如今,高強度鋼、鋁合金、鈦合金和高溫合金等難加工材料已經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太業。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等在航空航太業加工中的逐步應用,造成了航空航太零部件加工的難度越來越大,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這些也對硬質合金刀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航空航太材料加工過程中,槽加工和孔加工是加工難點。像發動機盤類零件、軸類零件、機匣類零件加工對加工刀具的要求非常高,如航空發動機機匣,切削的加工週期是4個月,單一道工序的切削時間就需要260小時,需要頻繁換刀,有時候幾分鐘刀具的壽命就到了。在鈦合金領域,阻燃鈦合金是非常難切削的,還有鑄造高溫合金,有些型號的鑄造高溫合金切削所使用的硬質合金刀具只有兩分鐘的壽命,對刀具壽命的需求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沉澱硬化不銹鋼的加工中,很多時候刀具也只有幾分鐘的使用壽命。另外,複合材料種類很多,其中金屬基複合材料以及部分高含量碳纖維就很難切削。
也因此,航空航太刀具對企業技術水準能力是一項全面綜合考量,特別是目前航空航太領域高精尖產品加工中遇到的鈦合金、鋁鎂合金等難加工材料及複合材料的加工難題,就需要刀具供應商和使用者密切合作,通過共同研製、試切開發出專用刀具。所以,刀具廠商在產品面向市場之前,都是經過大量的實驗、試切,確保滿足用戶加工過程中的各種需求。遺憾的是,航空航太刀具市場主要還是被國外的廠家所佔領,如瑞典山特維克可樂滿、以色列伊斯卡、美國肯納等,在航空發動機領域90%以上都是使用進口刀具,國產刀具很少。
刀具作為一種耗材,不能實現國產化,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航空航太刀具大量依賴進口,將會帶來經濟性和戰略性隱患。令人欣喜的是,國家非常重視刀具產業研究,在國家高檔數控基礎及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等課題支持下,目前國內刀具廠商與高校、航空航太製造企業合作,共同研發替代進口刀具的高性能刀具,技術水準有了很大提升並已經取得較大進展,例如北航與西南工具、株鑽、廈門金鷺等國內主要刀具企業開展針對航空發動機零件的專用刀具研製專案,已經取得了許多實質性成果,所研發的刀具已經部分替代進口刀具,並實現了產業化,迫使進口刀具開始降價。
但必須承認的是,國產刀具綜合水準與進口刀具存在很大差距。與進口刀具相比,國產刀具目前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便宜,然而在性能、穩定性、服務性有著明顯的不足。國內刀具企業此前缺乏針對相關製造行業的積澱,缺乏有針對的刀具提供、刀具使用指導、刀具售後服務定制,對行業瞭解不足。刀具結構設計上落後於國外,數位化模擬能力存在差距。國產刀具多年來結構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國外刀具經常會有新的結構突破;先進刀具材料性能和一致性上與國外存在差距;先進塗層工藝及設備缺乏;產品滿足率不及國外廠商;應用推廣、服務(交鑰匙)及品牌上的差距;標準化工作嚴重滯後。
借他山之石 謀後發之勢。航空航太刀具的國產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雖然目前技術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我們仍需向國外同行學習,在產品滿足率、品質控制、品牌認可、標準化等方面都要齊頭並進。航空航太領域刀具的開發,不能脫離航空航太零件的工藝特點,只有充分瞭解了工藝需求,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研發專門的高性能刀具,因此必須以工藝為核心開展研究。在刀具品質控制、刀具材料選用、刀具本身磨削工藝參數控制上,國企往往忽略了很多細節,這也是應當持續改進的。
在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都處在調整期,給國產刀具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刀具企業也應當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具體來講,刀具領域也要進行產業升級和調整,特別是在高端刀具領域,目前硬質合金刀具已經成為主流,如果刀具企業還是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仍然堅守低質刀具,或者死死抱住傳統高速鋼刀具不放,不抓住目前新常態下的新機遇,開發新的刀具,將會面臨市場淘汰。刀具市場的健康發展,將會促進材料製備、塗層、環保等領域的良性健康發展。總之,新經濟和新的先進製造環境下,刀具市場潛力巨大。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業協會:http://www.ctia.com.cn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