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硬质合金涂层技术——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09:31
- 点击数:2901
物理气相沉积主要为蒸发镀膜、离子镀膜和溅射镀膜3大类。真空蒸发镀膜是发展较早,应用也最广的一种PVD涂层技术,目前仍占有世界40%的市场,但用途范围正在缩小。这种技术是在真空条件下采用电阻、电子束等加热镀膜材料,使其熔化蒸发再沉积在合金基体表面形成镀膜。
离子镀膜是在真空条件下通入Ar气等,利用辉光放电使气体和镀膜材料部分离化,并使离子轰击靶打出靶上的材料离子,使其沉积在合金基体的表面。离子镀膜在切削工具超硬材料镀膜中应用较为成功的技术是多弧离子镀膜。
溅射镀膜是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离子轰击靶材表面,通过离子的动量传递轰击出靶材中的原子及其它粒子,并使其沉积在合金基体表面形成镀膜的技术。溅射镀膜能实现大面积快速沉积。
PVD技术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其工艺处理温度可控制在500℃以下,因此可作为最终处理工艺用于高速钢类工具的涂层。由于采用PVD技术可大幅度提高高速钢工具的切削性能,所以该技术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推广。
梯度硬质合金涂层技术——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09:25
- 点击数:3317
为改善硬质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工业发达国家80%以上的硬质合金刀具都经过表面涂覆处理。几十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了双涂层、三涂层以及多涂层的复合刀片,有的涂层数甚至达到几十层、上百层的水平。硬质合金涂层技术通常可分为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和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两大类。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硬质合金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突破,它借助一种或几种含有涂层元素的化合物或单质气体在放置有基材的反应室里的气相作用或在基材表面的化学反应而形成涂层,常见的CVD技术是以含C/N的有机物乙氰(CH3CN)作为主要反应气体,与TiCl4、H2、N2在700~900℃下产生分解、化学反应生成TiCN。涂层有效地提高了硬质合金制品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延长硬质合金制品的使用寿命,减少损耗,提高机加工效率。
20世纪60年代以来,CV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的表面处理。80年代中后期,美国已有85%硬质合金工具采用了表面涂层处理,其中CVD涂层占到99%,到90年代中期,CVD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在涂层硬质合金刀具中仍占80%以上。
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研究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09:03
- 点击数:2717
由于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耐磨性和强韧性不易兼顾,因此使用者只能根据具体加工对象和加工条件在众多硬质合金牌号中选择适用的刀具材料,这给硬质合金刀具的选用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进一步改善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综合切削性能,对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研究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化晶粒
通过细化硬质相晶粒度、增大硬质相晶间表面积、增强晶粒间结合力,可使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均得到提高。当WC晶粒尺寸减小到亚微米以下时,材料的硬度、韧性、强度、耐磨性等均可提高,达到完全致密化所需温度也可降低。普通硬质合金晶粒度为3~5μm,细晶粒硬质合金晶粒度为l~1.5μm(微米级),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晶粒度可达0.5μm以下(亚微米、纳米级)。超细晶粒硬质合金与成分相同的普通硬质合金相比,硬度可提高2HRA以上,抗弯强度可提高600~800MPa。
常用的晶粒细化工艺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沉积法、机械合金化法等。等径侧向挤压法(ECAE)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晶粒细化工艺方法。该方法是将粉体置于模具中,并沿某一与挤压方向不同(也不相反)的方向挤出,且挤压时的横截面积不变。经过ECAE工艺加工的粉体晶粒可明显细化。
梯度硬质合金基体制备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09:17
- 点击数:2723
要获得性能良好的涂层梯度硬质合金产品,涂层基体的制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涂层必须与合适的基体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具有梯度结构的表面富钴合金基体则使涂层切削刃强度更高,提高了涂层抗裂纹扩展能力,提高了基体与涂层的结合强度以及刀具的抗弯强度。硬质合金刀片划痕强度实验表明:基体成分相同情况下,梯度结构涂层刀片的基体与涂层结合强度比无梯度结构涂层刀片的基体与涂层结合强度大。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实验也表明:基体和涂层成分相同的情况下,有梯度结构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比无梯度结构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的切削性能优良。
梯度硬质合金基体可通过分段烧结工艺制备。第一阶段预烧结,将试样在氮气保护下升温(升温速度为5℃/min),升温到400℃时保温1h脱蜡;温度到1380℃时,保温1h使合金致密化后,冷却至室温。第二阶段梯度烧结,在真空状态下,将预烧结后试样由室温升至烧结温度并保温2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硬质合金涂层材料的选择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08:53
- 点击数:2761
刀具磨损机理研究表明,在高速切削时,刃尖温度最高可达900℃,此时刀具的磨损不仅是机械磨损,还有粘结磨损、扩散磨损及氧化磨损。因此,可将切削过程视为一个微区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硬质合金涂层材料的选择对于涂层能否在刀具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碳化钛是一种高硬度耐磨化合物,有着良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氮化钛的硬度稍低,但却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并可大大减少刀具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从涂层工艺性考虑,两者均为较理想的涂层材料,但无论谈化钛还是氮化钛,单一的涂层均很难满足高速切削对刀具涂层的综合要求。
碳氮化钛(TiCN)是在单一的TiC晶格中,氮原子(N)占据原来碳原子(C)在点阵中的位置而形成复合化合物,TiCxNy中碳氮原子的比例有两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即TiC0.5N0.5和TiC0.3N0.7。由于TiCN具有TiC和TiN的综合性能,其硬度高于TiC和TiN,因此是一种较理想的刀具涂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