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下的中国钨产业风险预警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新闻
- 发布于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18:41
- 作者:Zhenghua
- 点击数:3
在全球供应链深度互联的今天,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正对关键矿物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作为钨资源储量(占全球52.17%)和产量(占全球81.48%)双料冠军的中国,其钨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与市场双重挑战。
一、美国钨制品输华通道面临全面封锁
根据2025年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调整至125%。这一调整直接宣告美国钨制品在中国市场的经济性死亡——在当前关税水平下,美方输华商品已失去价格竞争力。
从贸易结构看,据中钨在线数据,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钨制品(不含硬质合金刀具与卤钨灯)仅占进口总量的1.08%(179.49吨),金额占比3.99%(8901.52万元)。依赖度很小,中国完全可以通过转向其他供应商或增加国内生产来填补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钨制品输华通道受阻,其高端合金刀具等技术优势领域被迫让出市场空间。中国钨企如厦门钨业有望抓住机遇,凭借资源储备、技术积累及国内市场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
二、中国钨出口管制或进入"核按钮"状态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出口端。为反制美国无理的关税措施,商务部已经通过"两用物项"认定强化关键矿物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审查,包括2月4日起对钨、钼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4月4日起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些反制手段明显打击了美国的军工、电子、新能源等产业。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不排除对美出口渠道进一步收窄的可能性。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钨制品数量为2074.91吨,占中国钨制品出口总量的10.77%;出口额额为5.92亿元,占中国钨制品出口总额的10.70%。若输美货物遭遇全面禁运,将直接冲击相关出口钨企业10%以上的海外市场。
三、中国钨企业需审慎应对
面对"双向断链"风险,谨请钨业界高度关注并审慎操作有关业务。此外,身处掌握着从采矿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优势的资源大国,中国钨企业更要看到危机中的战略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市场重构与政策协同,完全可以将外部压力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在钨钼稀土等关键矿物领域,中国既有底气说"不",更有能力在博弈中开创新局。
钨产品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中钨智造:cn.ctia.group |
产品详情:cn.chinatungsten.com | 钨业新闻:www.ctia.com.cn |
电话:0592-5129595/5129696 | 钨钼百科:baike.ctia.com.cn |
邮箱: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