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氧化物在近红外电致变色装置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制作了1D W18O49纳米材料用于近红外屏蔽。这些钨氧化物薄膜在可见光区域都有很高的透过率。然而,研究人员没有探索在变色过程中的透光率变化。研究人员制作了一种柔性电致变色装置(Electrochromic Device, ECD),在760和1600纳米之间的透射率调制为63%,然而没有挖掘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射率之间的关系。当卤素灯作为辐射资源工作时,结果发现,与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 EC)窗漂白时的数值相比,EC窗变暗时,试验室背面的温度降低了3.3℃,证明了EC膜可以有效地阻挡热量。

聚苯乙烯模板和有序WO3薄膜图片

逆向蛋白石结构的钨氧化物,反蛋白石(Inverse opal, IO)结构是一种三维层状多孔结构。它因其大的比表面积和人工有序的周期性分层结构而受到青睐。这种结构通常是通过模板辅助法实现的,其中使用的模板是蛋白石结构。在材料沉积在模板上后,去除模板,就得到了IO结构。它的大比表面积是在去除模板材料后获得的多孔性的结果,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电解质渗透,加速电子和离子的传输。

由于模板的周期性和均匀性,最终产品也具有周期性和均匀的结构,因此可以增强光的反射和折射,有利于有效降低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过率。Yang等用不同直径的PS作为模板制作了有序的微孔氧化钨IO膜,随后通过将样品浸入四氢呋喃(THF)中去除PS的过程,之后得到了多孔氧化钨膜。与电致变色装置的致密氧化钨薄膜相比,这种多孔薄膜在近红外区域显示出高的光密度和着色效率。

他们还发现,较小的多孔直径和较高的有序多孔结构集成度可以转化为更好的EC性能。后来,Nguyen等报道了一种均匀的SnO2-WO3核壳IO结构,旨在很好地控制近红外辐射的传输而不降低可见光的传输。他们首先在ITO涂层的基础上去除PS后得到了SnO2 IO结构。随后,他们对WO3进行了电沉积。

m-WO3薄膜的光学透射光谱图片

最后,成功获得了特定的核壳SnO2-WO3 IO结构。该EC膜显示了70.3%的高可见光透明度,在有色状态下波长为400nm的67.1%,并同时阻挡了62%的近红外辐射。后来,Ling等采用类似的方法,也制成了TiO2-WO3核壳IO结构,该结构在近红外下也显示出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参考文献:Han W, Shi Q, Hu R. Advances i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devices constructed with tungsten oxide-based nanomaterials[J].《纳米材料》, 2021, 11(3): 692.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