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钨都、稀土王国 再造金山银山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赣州“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名号屹立不倒,不仅是出于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更是在于近年来赣州政府与人民对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矿山复绿所做的贡献。毕竟,钨与稀土等矿产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

大余县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复绿

赣州是世界钨和稀土供应的主要来源地,拥有全国最完整、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钨和稀土产业链。据悉,全球每年约60%的黑钨精矿与70%的中重稀土都产自于此。

毫无疑问,矿山开采为赣州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留下了满目疮痍,长期滥挖滥采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地质安全和流域生态环境。

赣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肖风雷介绍,几十年来赣州稀土基本处于无序开采状态,最高峰时稀土矿点多达1035个。裸露的山体与未规范处理的尾矿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土地侵蚀、地面沉降等灾害接踵而至。

大余县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治理前后

2017年1月,赣州废弃稀土矿山治理迎来了转机,赣州成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首批试点之一。

3年来,赣州市编制实施了《赣州市稀土开采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规划》,探索总结了南方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三同治”模式,让昔日废弃矿山,回归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数据显示,综合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量由每年每平方公里359立方米降低到32.3立方米,降低了90%,治理区域的流域水体氨氮含量削减了89.76%。2019年,全市13个国考断面、22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优于考核目标,水质综合指数列全省第一。

复绿,也是治理的关键一环。近年来,赣州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下大力气整治开采稀土造成的环境破坏,原来“脏、乱、差、危、险”的废弃稀土矿区得到全面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数据显示,赣州市近年来累计治理的废弃稀土矿山面积92.78平方公里;全市废弃稀土矿山植被覆盖率由10.2%提升至95%;植物品种由原来的6种增加到100余种。

此外,赣州市大力推进“生态+”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生态价值,推动生态产品价值体现。如中国钨矿的发源地——大余西华山钨矿,2017年,投资10.5亿元的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正式启动,以钨矿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工业旅游将在这里兴起,成为大余县旅游的新地标。

目前,赣州已开工生态修复工程项目59个,累计投资139.27亿元,中央基础奖补资金实现放大6.96倍。赣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吴良灿介绍,下一步赣州将进一步落实管护资金,细化管护措施,保障废弃稀土矿山环境治理效果,促进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