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酸钠可精准编辑肠道菌群降低结肠肿瘤发病率

日前,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通过口服钨酸钠,对肠道微菌群代谢和组成的精确编辑或能降低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AC)小鼠模型中肿瘤发生的风险,为慢性肠道炎症患者开发新的恶性肿瘤预防策略。相关成果发布在7月29日的实验医学杂志(JEM)上。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合照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炎性肠病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3-7倍。慢性炎症和肠道微菌群失调,特别是产生基因毒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繁殖,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因素。科学家们试图确定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和组成的精确编辑是否可以降低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AC)小鼠模型中肿瘤发生的风险。

实验引入的大肠杆菌菌株在偶氮甲烷/右旋糖酐硫酸钠结肠炎模型中的代谢途径驱动。口服钨酸钠可抑制大肠杆菌钼酶,并选择性地减少产生基因毒素的大肠杆菌的肠道定植和其他肠杆菌科。限制肠杆菌科的生长可减少两种CAC模型(偶氮甲烷/右旋糖酐硫酸钠结肠炎模型和偶氮甲烷治疗的IL10缺陷小鼠)的肠道炎症,降低结肠肿瘤的发生率。

研究人员将水溶性钨盐注入到易患炎症的小鼠体内,是为了改变有害大肠杆菌产生能量的方式,限制细菌生长,以此降低机体肠道炎症与肿瘤发病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钨是一种重金属,因其具有毒性并不适用于人体试验。

对肠道微生物进行精准化编辑或许是当前临床策略的一种模式转变,当前的疗法是在患者炎性肠病爆发期间靶向降低其机体炎症,或利用广谱抗生素来杀灭有益和有害的细菌从而降低癌症风险。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