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膜法和仲钨酸铵生产

钨在我国的储量居世界之首位,在我国冶金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仲钨酸铵是生产金属钨的主要原料,目前工厂用萃取法或离子交换法生产,前者是将钨精矿用碱煮(或碱熔)后分部除去硅、磷、砷,加入Na2S使Mo成为MoS3沉淀,然后将清液调pH至2-3,用叔胺萃取。反萃用NH4OH。因此,澄清槽里会经过pH=6的阶段。这时APT会析出结晶从而导致难以正常操作。这一问题难从配方解决,因此有通过加强搅拌使结晶再溶解或改进澄清槽内部结构几何形状的做法。离子交换法虽然不需除P、As、Si但不能除去钼,因此往往选用含Mo量低至一定规格的钨精矿。此法虽可直接用碱性料液,但由于交换量小必须先将料液稀释至含WO3 25g/L以下,再加上淋洗用水量也大,因此pH10-13的碱性废水排放量非常大,废水处理成为一种负担,而且这两种方法的废水中的钨无法回收。
 
乳液型液膜的概念在1968年由N.N.Li提出,吸引了来自各个国家的研究者们。由于它在迁移机理上模拟了生物膜的活性迁移,可使物质逆浓度差高度富集。它是将萃取和反萃取结合在一个体系里同时进行的过程,其反应是在极薄的表面积极大的液膜界面上进行,再加上在膜相加有载体,因此其动力学优势远胜于溶液本体中进行的反应,传质速率、效率以及选择性均胜于萃取过程。目前这一新技术正向单元操作发展,国际上首次开始工业应用的是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用于从废水回收锌,其次是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用于废水除酚。

APT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