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仲钨酸铵过程中锡的行为 1/3

在生产仲钨酸铵和钨冶炼工艺中,锡是众多杂质中极为有害,并且难以完全清除的一种。即使有微量的锡存在于钨成品中,也会在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等方面有着致命的危害,由此可见其深度去除的必要性。根据GB/T10116-1988要求,在0级仲钨酸铵(APT)中,锡质量分数要求小于1*10-6,一级APT中锡的质量分数小于3*10-6。钨精矿的日益匮乏,随之而来的是可供开采的钨矿中锡等杂质的质量分数越来越高,这将大大增加APT生产厂家保证稳定质量的困难程度。了解锡在冶金中的行为,对除锡工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地质复杂,不同矿种中锡的存在形态和存在比例不同。不同钨矿中锡的浸出率差异很大,如下图显示:
不同矿种锡的浸出率
 
钨冶金的原料中最重要的矿物有黑钨矿和白钨矿,锡石(SnO2)和黝锡(Cu2FeSnS4)在矿床中与他们共生。白钨矿不导电,而锡石有一定的导电性能;黑钨矿有弱磁性,锡石无磁性。SnO2在酸碱溶液中均不溶,但是,可以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锡酸钠,锡酸钠溶于水。酸分解法主要针对的是白钨精矿,一般采用密度为1.14~1.15的盐酸,温度控制在105~107℃范围内。反应过程中,锡以阳离子状态存在,过量时随着滤液流走。值得一提的是,酸处理钨精矿过程中,锡石(SnO2)因不与酸作用而夹杂在粗钨酸中,而后粗钨酸在氨水中溶解生成钨酸铵溶液,而SnO2不与氨水反应,留在固体渣中,达到与钨分离的效果。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