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碳掺杂三氧化钨

众所周知,三氧化钨WO3)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气体探测、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三氧化钨特殊的结构与形貌决定其优异的性能依。通过模板法以医用脱脂棉为模板制备准一维结构的碳掺杂WO3纳米纤维(C-dopedWO3),用以提高材料的气敏性能和光催化性能。

利用XRD、TEM、SEM、HRTEM、XPS、Raman spectra等研究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对碳掺杂三氧化钨的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发现该材料对丙酮具有选择性及稳定性,并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该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碳掺杂WO3结构图探究结果如下:
(1)碳掺杂WO3在模板法制备下为单斜相,分析SEM、TEM、HRTEM等测试手段的结果显示:由直径20-40nm的超细纳米晶粒组成的WO3-500纤维直径大约是5-10μm,其中含有大量的微孔和中空结构。晶粒尺寸的增大建立在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的XPS C1s谱中282.2eV的W-C键的峰、拉曼光谱出现有序碳的G峰等结果表明碳原子掺杂入WO3的晶格。
(2)测试不同气体(例如丙酮、甲醇、乙醇、氨气等)的气敏度通过不同工作条件下,由此可以发现碳掺杂WO3对丙酮气体表现出了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300℃最佳工作温度下材料的最低检测浓度可以达到0.1ppm,材料最佳煅烧温度确定为500℃,其中WO3-500样品对5ppm丙酮气体的灵敏度达到了7.9;在相对湿度95%条件下,对5ppm的丙酮电阻灵敏度仍有5.72。通过重复气敏测试发现其具有长期稳定性,H2S等有毒气体不会导致气敏材料失活。
(3)与纯WO3对比,WO3500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催化活性明显提升。其中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WO3-500和H2O2构造的类芬顿体系,在120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7.1%。WO3-500和H2O2的协同作用是提升亚甲基蓝降解速率和降解率的主要原因。碳掺杂WO3催化剂有很好的稳定性并易于从降解体系中分离,催化剂的重复利用仍然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微信:
微博: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