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球的抗腐蚀机理
- 详细资料
- 分类:钨业知识
- 发布于 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14:23
- 作者:Zhenghua
- 点击数:5
硬质合金球以碳化物(如WC、TiC)为硬质相、金属粘结剂(如Co、Ni)为粘结相,其抗腐蚀机理源于硬质相的化学惰性、粘结相的耐蚀性优化及协同作用抑制。
一、硬质相的化学惰性:腐蚀屏障作用
WC颗粒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在多数腐蚀环境中(如酸性、中性、弱碱性介质)几乎不参与反应,形成致密的物理屏障,有效阻隔腐蚀介质向材料内部的渗透。
二、粘结相的耐蚀性优化:从缺陷到保护层
传统钴基粘结剂(Co)是硬质合金耐蚀性的短板,因其易与酸、碱及冷却液中的添加剂反应,导致表面钴浸出和微观结构破坏。现代工艺通过以下方式优化粘结相:
1. 替代钴基粘结剂:
镍基(Ni):在酸性环境中耐蚀性显著优于钴。
镍铝基(Ni₃Al):通过形成致密氧化铝(Al₂O₃)保护层,在高温氧化性环境中表现出色。
2. 钴含量控制:
降低钴含量(如从10%减至6%)可减少腐蚀敏感相的比例,同时通过细晶粒技术提升材料致密度,进一步阻碍腐蚀介质渗透。
三、协同作用抑制:硬质相与粘结相的互补
硬质相与粘结相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升整体耐蚀性:
1. 电化学协同:
在WC-Co合金中,钴的腐蚀电位比WC低,优先发生腐蚀。但当钴相完全溶解后,WC相失去阴极保护,可能加速腐蚀。
通过优化粘结相成分(如添加Cr、Al形成固溶体),可提高钴相的耐蚀性,延缓其溶解速率,从而延长WC相的保护时间。
2. 微观结构优化:
均匀分布的细小碳化物颗粒可减少粘结相的连续性,降低腐蚀电流密度。
四、表面改性技术:主动防御层
通过表面处理可进一步增强抗腐蚀能力:
1. 物理气相沉积(PVD):
沉积TiN、CrN等硬质涂层,可显著降低腐蚀速率。
2. 化学气相沉积(CVD):
形成Al₂O₃或SiC涂层,适用于高温氧化性环境。
3. 渗氮处理:
在材料表面生成氮化物层(如Co₄N、WN),提高耐蚀性。
硬质合金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中钨智造:cn.ctia.group |
产品详情:www.tungsten-carbide.com.cn | 钨业新闻:www.ctia.com.cn |
电话:0592-5129595/5129696 | 钨钼百科:baike.ctia.com.cn |
邮箱:sales@chinatungsten.com | 钼业新闻:news.molybdenum.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