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钨电极的组成与结构

钡钨电极是一种专为提升电子发射性能设计的电极材料,其组成与结构经过精密设计以满足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等领域的特殊需求。以下从成分、结构特点、制备工艺及性能优势四方面展开说明:

一、钡钨电极核心成分解析

1.基体材料:钨海绵体

采用高纯度钨粉(杂质含量需控制在0.001%-0.002%)通过压制烧结形成多孔结构,孔隙率直接影响电子发射效率。

钨粉颗粒需严格筛选(如250目/cm²),确保基体兼具高强度与适宜的孔隙分布。

2.活性物质:钡盐

铝酸钡(Ba₃Al₂O₆):主流发射材料,通过固相反应合成,熔点1750℃,在空气中易吸湿,需密封保存。

钨酸钡锶(BaSrWO₆):替代方案,稳定性更高,需与激活剂(如氢化锆)配合使用以释放自由钡离子。

中钨智造钡钨电极图片

二、钡钨电极结构设计特点

1.多孔复合结构

海绵体骨架:提供高比表面积,增强活性物质附着与电子发射均匀性。

浸渍工艺:将钡盐糊状物渗入孔隙,高温烧结后形成“储备式”发射层,确保长期使用中钡离子的持续扩散。

2.表面功能层

激活后表面形成钡-氧化钡(Ba/BaO)动态平衡层,降低逸出功至1.6 eV,显著提升电子发射效率。

三、钡钨电极制备工艺关键步骤

1.钨海绵体制备

混合钨粉与石蜡、航空汽油,压制后经历低温(600-1400℃)和高温(2000℃)两次烧结,形成多孔基体。

2.钡盐合成与浸渍

铝酸钡:通过碳酸钡与氧化铝混合球磨,高温焙烧生成。

浸渍过程:将钡盐糊状物涂覆于钨基体,1750℃烧结使盐类分解并与钨反应,形成发射层。

3.真空封装

成品电极需抽真空后密封保存,避免钡盐吸湿导致性能劣化。

中钨智造钡钨电极图片

四、钡钨电极性能优势与应用场景

1.电子发射性能

低逸出功(φ=1.6 eV):相比纯钨(φ≈4.5 eV),电子发射能力大幅提升。

高电流密度(10 A/cm²):支持大电流放电,适用于高频闪灯等设备。

2.环境适应性

耐低温:在低温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电子发射。

抗中毒性:对残留气体(如氧气、水汽)的敏感性较低,延长使用寿命。

3.应用领域

照明:HID灯(高压放电灯)、氙气闪光灯(摄影设备、电子警察)。

激光技术:作为汞浦光源电极,提升激光器效率。

工业设备:工业计数灯、脉冲杀菌设备、舞台特效灯。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