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穿梭效应分析

相对于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来说,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强的动力、更低的成本等优势,使之深受各国研究学者的关注。经过这多年的研究,锂硫电池的缺陷被逐渐克服,使其在未来的实际应用变成一种可能,但要实现Li-S电池的商业化,仍面临较多挑战。

锂硫电池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单质硫及其放电产物(Li2S2和Li2S)的绝缘性,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都很差;2、硫正极的体积胀缩效应;3、穿梭效应。

锂电池图片

其中,穿梭效应是阻碍Li-S电池商用化的致命因素,这种效应会造成电池的循环性能降低,容量大幅衰减。以下分析原因。

锂硫电池充放电反应产生的可溶性长链聚硫化物Li2Sn(n=4~8)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穿过电池隔膜到达锂负极表面,被还原为短链聚硫化物Li2Sx(x=2~4),在电场和浓度差的作用下,它们将会通过电解液扩散回到正极,在正极处再次被氧化为长链聚硫化物Li2Sn(n=4~8)。这种聚硫化物穿过隔膜,在正、负极间循环往复迁移的现象被称为“Shuttle效应”,即穿梭效应。

一方面,聚硫化物溶解进入电解液中,随着放电反应的进行,最终生成不溶性的Li2S2和Li2S沉积在电极上,这2种锂硫化物是电子和离子的绝缘体,会阻碍电子的传输,自身消耗活性物质,使得硫的利用率降低;另一方面,聚硫化物如果扩散至负极,会和金属锂发生反应,导致电池自放电,并且还会破坏负极表面的SEI膜,造成电池容量的衰减。

因此,严重的穿梭效应会降低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进而导致Li-S电池不可逆容量的大量损失。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