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渍提拉法制取三氧化钨薄膜材料

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制氢(PEC)技术是基于太阳能和水,而这两种物质都是可再生的,PEC技术没有副产品,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PEC技术既可小规模应用,又可大规模开发。因此,该技术是直接利用太阳能制氢最具有吸引力的制氢途径。

与传统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相比,三氧化钨具有较窄的禁带宽度(2.5eV),可吸收太阳光谱中波长大于500nm可见光的优势,且价格低廉,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无毒性、不发生光腐蚀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太阳能应用半导体材料。

浸渍提拉法制取三氧化钨薄膜材料图片

目前常用的三氧化钨薄膜材料制备方法有原子层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沉积法等,但是基于上述方法所发展起来的三氧化钨薄膜方法设备要求高,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无法制备大面积的膜。因此,发展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高纯度,高光电转化效率的三氧化钨PEC半导体电极材料势在必行。

有学者提出一种浸渍提拉法制取三氧化钨薄膜材料的方案,该方案的过程简练,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导电玻璃基底清洗:将FTO导电玻璃放入KOH的异丙醇饱和溶液浸泡24小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蒸馏水超声清洗30分钟;丙酮超声清洗30分钟;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分钟;二次去离子水超声清洗30分钟,再冲洗3遍,N2吹干备用。

称取9.8g(NH4)6W7O24•6H2O溶解于20ml二次去离子水中,加入5g的聚乙二醇1000,磁力持续搅拌4h,再在80℃水浴2h,得到透明的前驱液。

采用浸渍提拉法镀膜,以2cm/min的速度将FTO导电玻璃从配好的前驱液中提拉出来,静置5min,放入70℃的烘箱干燥1h,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00℃,保温3h。打开炉门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纳米三氧化钨薄膜。

由于采用水溶性多聚钨酸盐为前驱体,通过加入分散剂和改性剂,最终的三氧化钨薄膜与基底牢固性很好,不会出现脱落现象。此外,前驱液保存3个月以上,不会产生凝聚沉淀现象,仍然保持稳定状态,可以重复利用,不仅操作简便,也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采用此工艺制备的三氧化钨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在60mW/cm2光强的汞灯条件下,1.5V的偏压下达到3.9mA/cm2的电流密度,光电性能是比以钨粉溶于双氧水工艺制备WO3高2-3倍。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