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钨酸铵蒸发结晶法所存在的缺陷

仲钨酸铵蒸发结晶法由于过程的连续化,使其具有生产能力大、粒度均匀与质量稳定等特点。同时氨容易回收利用,目前此法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传统的中和结晶法,成为仲钨酸铵制备的主流方法。

但是仲钨酸铵蒸发结晶法存在着如生产时间长、能源消耗大、生产周期长、产品纯度高低与结晶率大小成反比、产品纯度与结晶率难以同时控制等缺陷问题,所以利用此法对APT形貌和粒径的控制,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有学者对利用第三代钨冶炼工艺常规加热蒸发结晶出的仲钨酸铵,平均粒径为35.28μm。然而此法的缺陷使晶体颗粒晶型不够完美、晶体缺陷和碎晶较多、粒径大小差异较大与局部团聚现象较为严重。

仲钨酸铵图片

也有学者采用在45℃低温下通过在反应中添加大量表面活性剂,能够制备出微米级超细仲钨酸铵。结果表明在添加1000 mg.(kg)-1表面活性剂A时,所得晶体粒度为13.2μm。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在仲钨酸铵的特定晶面上会吸附大量表面活性剂,从而达到抑制了该晶面的生长的目的,其形貌由板条状变成了立方体形;当表面活性剂A用量增加到7000~10000 mg.(kg)-1范围内时APT粒度可细化到5μm。在低温结晶时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虽然可以达到控制晶体粒度目的,但其形貌的控制还不够理想,并且活性剂的加入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会影响仲钨酸铵的纯度。

仲钨酸铵图片

 

微信公众号

 

钨钼视频

2024年1月份赣州钨协预测均价与下半月各大型钨企长单报价。

 

钨钼音频

龙年首周钨价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