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縣嚴厲打擊稀土開採生產流通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3-11-08, 週五 16:37
- 作者 HJF
- 點擊數:437
11月6日,宜章縣召開打擊稀土開採、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的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保護國有稀土資源工作的有關文件,聽取了宜章縣打擊稀土開採、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情況。省經信委原材料工業處處長陳軍要求,宜章縣委縣政府既要保護已有資源,更要高度重視,嚴厲打擊非法開採、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貿易企業不能收購非法盜採經營行為,企業要掌握國家政策,遵守國家規定。縣委常委、副縣長袁章中出席會議。
根據省經信委、公安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國稅局、工商局、安監局和長沙海關《關於組織開展打擊稀土開採、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的函》文件精神,我縣積極組織開展了專項行動。制定了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制定了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工作措施,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按照《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組織專門人員重點對全縣境內涉及原有非法盜採、無證勘查和開採礦點,對越界開採、超指標開採,對違規回收稀土資源、貿易企業買賣非法開採和無法說明來源的稀土礦產品、稀土貿易企業將收購的合法礦產品銷售給無計劃冶煉分離企業產品等違法行為,以及稀土廢舊產品回收利用企業情況,一一進行了摸底。
會議強調,各相關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清當前我縣非法開採稀土面臨的嚴峻形勢,強化認識,加強領導,擴大宣傳,落實責任,加強監管措施和部門打擊力度,嚴厲打擊全縣非法開採稀土、生產、流通環節違法違規行為。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稀土行業變局需理性看待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3-11-08, 週五 16:35
- 作者 HJF
- 點擊數:426
近日,有消息稱,中國正醞釀包括嚴打私礦、出台《稀有金屬管理條例》、不同稀土品種差別化管理在內的多項新政,以應對出口變局。但業內人士指出,這套組合拳要想打得漂亮,政府需多做“熱身”。
日前,日本媒體稱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專家組完成的中期報告裁定,支持美國、日本和歐盟針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政策違規的訴求。中國將被迫對現有的稀土出口配額政策、稀土出口關稅進行調整。
消息傳出不久,另有媒體報導,中國正醞釀多項新政應對行業變局,包括嚴打私礦、出台《稀有金屬管理條例》、不同稀土品種差別化管理等。
但業內人士指出,這套組合拳要想打得漂亮,政府需多做“熱身”,同時,業界也需理性看待。
來自WTO訴訟案的壓力
長期以來,無序開採、破壞生態、低價出口是中國稀土行業的頑疾。但美、歐、日等經濟體不在意環境問題,多次發難。
自2009年歐盟提出要求中國解除對稀有金屬產品的出口配額制度以來,各國就開始對爭取我國的稀土出口採取各種行動,意在獲得廉價稀土。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魏啟寧認為,未來中國稀土產業將呈現“內有狼、外有虎”的局面。他表示:“迫於稀土出口制度調整的壓力,配額制度、出口關稅方面會有所開放。這不僅可能會導致正在被整頓的問題死灰復燃,走私販運等現像也會有所抬頭,而且被迫對外開放會加劇行業困境。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副會長王琴華曾在公開場合表示:“WTO涉及稀土的訴訟已經接近尾聲,取消稀土出口配額管理也會在案件結束後提到日程上來,建議首先從輕稀土開始考慮。 ”從輕稀土逐步開放出口,或能抑制重稀土外流的危險。
除中國外,輕稀土在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國也有分佈,且儲量較多。但全球70%以上重稀土都集中在中國南方,且在高科技領域,重稀土具有質輕、提升電子產品品質的效果,作用不可替代。我國的諸多重稀土是獨有的珍稀礦種,其中铽和鏑等重稀土元素僅能開採30年。
行業整頓見成效
WTO裁決的消息將使2014年稀土出口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留給中國政府應變的時間並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麼長,這也倒逼稀土行業深化治理政策加速出台。行業整頓以及傳說中醞釀的多項新政都是為WTO稀土案所做的“熱身”準備。
分析師張貝貝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整頓,稀土非法生產非法出口已經收斂,不正規的稀土交易行為減少,一些企業開始只出售帶票的稀土。稀土訂單在七八月份也有所增加。
近期發布的包鋼稀土掛牌價格以及媒體所傳的收儲消息,引發市場參與者向好的預期。張貝貝認為,目前部分商家已經不同幅度上調了部分氧化物的價格,如氧化镨釹、镨釹、氧化鏑等。隨著預期向好,稀土價格11月上升的可能性較大,但是上漲幅度和維持時間還要看國家收儲政策是否真正施行和施行的力度,以及是否還有其他政策利好。
張貝貝說:“國家通過宏觀調控使資源開採、生產、管理更加集中和有效。無論如何變動,出口價格都有底線。 ”
中國稀土學會權威人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國家並非針對大國企出台特殊政策。 “多項政策提高稀土企業的准入門檻,實則為了打黑、優化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 ”
需理性看待
對於價格的回升,上述權威人士認為,價格回升是短期現象,影響稀土價格的因素很多,包括供需、國內外開採情況等,需理性看待。
張貝貝也認為,只有由需求支撐和推動的價格上漲才是真的行情好。 “近兩年稀土整體價格一路下滑,除了之前價格處於高位、下跌空間大外,最主要原因是需求較小。 ”
“部分稀土企業反映,目前稀土訂單不多且利潤較低。稀土上下游企業普遍面臨如何定價以及企業在生產成本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 ”張貝貝指出,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終端消費能力弱,而這又與經濟大環境緊密相連。 ”
上述權威人士表示,自2011年稀土價格大漲,很多下游企業垮掉。目前全球整體需求不振。整頓雖有一定效果,但黑產業鏈依然存在。 “關鍵是保障稀土行業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共同發展,國家要有針對性地鼓勵企業發展高新技術。而這又是一個長期過程。 ”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稀土收儲仍無定論報價上調成交冷清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3-11-08, 週五 16:28
- 作者 HJF
- 點擊數:500
近日市場稀土氧化物報價略有上調,但成交價仍處低位,且成交量依然冷清。近日稀土收儲預期進一步加強,繼包鋼稀土官方網站發布其稀土氧化物掛牌價後,廣晟有色、中鋁稀土相繼在其官網公佈掛牌價。然而市場仍無收儲的確切消息。
根據報價表,此次列入掛牌稀土氧化物包括氧化镨、氧化釹、氧化鏑等9個品種,公佈的品種數目多於包鋼稀土、中鋁稀土。 11月1日,中鋁稀土公佈的稀土氧化物品種共有7種;包鋼稀土10月31日公佈的稀土氧化物僅有4種。
然而在該稀土氧化物掛牌價格為該公司的售價,而非收購價格,相關工作人員對收儲一事都諱莫如深;廣晟有色更是發公告澄清相關收儲報導。一時間稀土市場收儲消息波詭雲譎。
有分析師表示,近日稀土現貨市場比較混亂,廠家、貿易商報價都不積極,有的甚至停止報價,成交冷清。該分析師進一步表示,每到收儲的關口市場都十分混亂,作為主管單位的國儲局應該對市場有個說法,多次致電國儲局未果。
某業內專家曾表示,國家收儲本來就應該是國家機密,市場不該過度炒作。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中國稀土亟待往“高”走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3-11-08, 週五 16:32
- 作者 HJF
- 點擊數:475
從71.1%到23%,反映出的不僅是國內稀土生產行業的混亂與無序,更是稀土後端產業鏈的欠缺。
11月4日,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的稀土礦山整合(一期)項目環評報告獲得環保部批复。這意味著停產兩年的贛州稀土礦山有望重新開採。
贛州稀土整合的背後,意味著國家在繼之前的專項系統行動之後,再次加大了對於稀土行業的整治力度。
中國稀土儲量曾佔全世界的71.1%,但國務院新聞辦2012年發布的《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我國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
從71.1%到23%,反映出的不僅是國內稀土生產行業的混亂與無序,同時,也有稀土後端產業鏈的欠缺。如何讓稀土分離及其下游產業得到健康發展,仍然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管理失控
1998年,中國政府開始實施稀土產品出口配額許可證制度,並把稀土原料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 2006年,中國實施稀土開採總量控制管理。 2008年,國家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對稀土等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實行規劃調控、限制開採、嚴格准入和綜合利用。
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仍阻止不了國內稀土生產行業的混亂。相關數據表明,每年變相出口和走私的稀土約在2萬~3萬噸。據工信部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外海關2011年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我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高出1.2倍。
包頭某稀土材料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大量無證、低價的稀土產品充斥市場,擾亂了稀土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嚴重影響正規企業的生存,甚至威脅到稀土產業的安全。
稀土行業為何如此混亂?中國稀土行業協會一名不願具名的專家向介紹,關鍵在於稀土礦產開發的管理不嚴,“比方說為什麼農民可以隨便開採?為什麼部分官員也參與開採?歸根結底,相關部門是否依法管理稀土生產才是關鍵”。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占恆向記者強調,稀土產業多年來非法開採、生產、出口一直存在著黑色利益鏈條。
產能過剩
因稀土行業管理失控所帶來的產能過剩,已經對下游產業造成深遠影響。
陳占恆說,目前全國稀土分離企業產能達30多萬噸,而市場需求僅在12萬~15萬噸之間,其中國際市場需求約為3萬~5萬噸,國內市場需求在7萬~8萬噸左右。
此外,由於國家調控導致的稀土價格上漲,也給其下游產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以永磁材料為例,稀土永磁發電機的成本大幅上升,使得企業競爭力急劇下降。 “這導致生產商一方面要降低永磁的使用量,只滿足基本性能的最低要求,另一方面減少產量,甚至停止永磁電機的生產以避免虧損。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永磁風力發電機的發展給我們提出以下課題:上游如何與下游用戶互相推動新技術及產品的發展?誰來協調,如何提升產業結構?”顧國彪認為,“針對這樣的情況,有關部門應加快建立稀土價格協調機制,上下游協同創新,保證行業有序發展,做到適調利好,惠及眾家。 ”
高端產業鏈欠缺
在多位專家看來,解決稀土產能過剩的問題,關鍵在於加快稀土下游加工產業的升級改造,通過技術研發,構建高附加值的後端產業鏈。
陳占恆介紹,在稀土新材料領域,國內的技術並不比國外差。新材料生產方面,除了催化材料產量只佔20%~30%以外,我國的永磁、發光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等產量都是第一,“當前我國稀土消費佔總產量的70 %左右”。
“但我們差在哪裡呢?除了許多技術的知識產權受制於國外,我們擅長的還是稀土功能材料的生產,也就是初級產品,但這些材料最終都要做成產品的零部件,再加工技術亟須加強政策引導。 ”陳占恆說。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袁開洪也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稀土產業高端技術及裝備研發不足,須在下一步的發展中著重解決。
陳占恆認為,從資源開發、採礦選礦、分離、生產新材料、生產零部件、最終形成終端的民用產品或是工業化裝備的產業鏈來講,國內在擁有高附加值的後端產業鏈環節是很欠缺的。 “不只是技術問題,還有些精細加工設備,產品設計、過程控制上的差距,我們離真正的高端製造業還差得很遠,這些都需要解決。 ”
“只有高端產業鏈發展起來,我國的稀土行業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寶貴的稀土資源才能體現其價值。 ”陳占恆最後表示。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
稀土行業不會坐以待斃醞釀新政應對出口變局
- 詳細內容
- 分類:稀土知識新聞價格
- 發佈於:2013-11-08, 週五 10:52
- 作者 HJF
- 點擊數:421
據外媒近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紛爭處理小組委員會已就美國、日本、歐洲針自2012年初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訴訟已經作出初步裁定,基本同意原告的論點,認定中國在稀土出口限制、徵收出口稅等做法違反了承諾。儘管此消息尚未得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官方的確認,但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敗訴在預期之內,未來中國或將擴大稀土出口配額。那麼,這一裁定將對我國稀土企業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國企業將如何應對?為此,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採訪了部分稀土企業和專家。
情況或許不那麼糟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由於消息未經官方證實,目前學界還普遍存在各種猜測和爭議,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稱,目前世貿組織僅是對相關國家發出暫定判斷通知,距離終裁還有一段時間,但幾無勝訴希望,未來中國將不得不停止徵收稀土出口稅,但出口配額或許還可以爭取。
有業內人士直言:“敗訴的結局就是中國取消稀土配額政策,稀土敞開供應,政府無法約束企業的出口行為。 ”過去經驗顯示,企業競相壓價難以避免。因為配額制消失(不限制出口)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中國稀土的濫採濫挖、違規走私出口等問題,或將重新在市場中出現,同時,稀土回歸“白菜價”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卻多少有些不屑,他表示:“沒這麼誇張。 ”一方面,外媒的報導未經過官方證實,包括商務部、工信部等部委始終未對外發布與稀土訴訟有關的信息,WTO方面也未發布信息。即使是真的,也不會對中國稀土產業造成多大影響,尤其是,戰略性資源掌握在自己手裡,是不會有錯的;另一方面,就現狀看,為了自身環境保護等,配額制短期不應該取消。
據了解,WTO原則上要求取消出口限制,但規定了兩項豁免條款:“為保障人民、動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以及“與保護可用竭的自然資源有關的措施,如此類措施與限制國內生產或消費一同實施”。 “一旦結果對中國不利,中國肯定會在WTO框架內進行申訴。 ”國際訴訟律師郝俊波對中華工商時報表示。
事實上,商務部曾多次表示,關於稀土問題,中方政策目標是為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產業。中方一貫尊重世貿規則,積極履行世貿承諾。商務部此前還稱,“中方將認真研究起訴方提起的專家組請求,並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予以妥善處理。 ”工信部有關人士去年也曾公開表示,中方將積極應訴,並強調“中國採取的稀土政策措施,完全是出於保護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符合WTO規則”。
我國是世界稀土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而中國的稀土資源80%集中在包頭。為了解當前國內稀土企業的情況,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本週專程趕赴包頭採訪了一些國有和民營稀土企業。
一些大型國有稀土企業普遍表示“不那麼悲觀”。包鋼稀土綜合部楊部長對中華工商時報表示:“即使裁定是真實的,對於大型國有稀土企業也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影響,還是再觀望觀望吧。 ”而一些民營稀土企業則已經明顯感到了壓力。北國稀土有限公司總經理牛碩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採訪時深有感觸地說:“敗訴不足為奇!民營中小企業必須想辦法應對! ”
牛碩認為,中國的稀土資源向來是別人說了算,在定價以及出口等方面自己掌握不了主導權,將“工業黃金”按“白菜價”賣,這是最令人痛心的。當前整個業界都發生了產能過剩,如果取消出口配額,勢必導致下一輪價格的惡性競爭,真到那時,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沒有了競爭力自然會被淘汰。不過對於行業來講,這樣的競爭或許是耗時,因為當市場感跌倒谷底時,反倒有利於形成一個良性的規則。外少內多的競爭會讓內外的價格持平。利益的底線一旦形成,大家都不會輕易去觸碰了。
如從長遠來看,政府整治行業的力度之大,如同治毒,正規的企業被限產,私開亂採者被“殺無赦”,犯罪成本如此之高,恐怕也就不會有人為了這點利益而以身試法了。
“反正我的企業已經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了! ”牛碩表示,他已著手轉入稀土廢料回收再利用的環保項目,干點國家支持的總是極好的。對策是有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國內稀土企業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困局,正在悄悄進行重組從而形成抱團合力。據悉,停牌半年之後的威華股份
近日公佈了贛州稀土的借殼預案。重組預案顯示,贛州稀土將把上市公司作為稀土產業發展和資本市場融資平台,進一步整合贛州區域內稀土下游冶煉分離業務,逐步發展成為集礦山採選、冶煉分離及深加工為一體的大型稀土產業集團公司。
而國家層面上也決非毫無對策。申銀萬國研究員葉培培還認為,中國正醞釀多項新政應對出口變局,包括嚴打私礦、擬出台針對稀有金屬的管理條例、醞釀不同稀土品種差別化管理等政策。如果WTO裁定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違規,上述政策也有望推出。
2011年5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後,中國圍繞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流通市場秩序等展開整治,並由工信部提出組建大型稀土產業集團的方案,目前行業內已初步形成了一批集資源開採、冶煉分離加工應用技術研發於一體的大型稀土產業集團。
2012年8月,由包鋼稀土、廈門鎢業等12家稀土生產和流通骨幹企業每家出資1000萬元共同組建的稀土交易平台——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成立標誌著由我國稀土企業自行發起組織的稀土產品現貨交易平台組建完成,該平台將主持我國首個稀土產品電子盤的運營。業內人士期望該交易平台能夠為穩定稀土價格發揮積極作用。
值得提及的是,在國家戰略規劃的統一發展中,許多民營稀土企業都逐漸被國企兼併整合,比如包頭稀土基本由包鋼稀土集團管控。包頭最大的民營稀土生產企業包頭華鎂稀土有限公司已進行股權作價,不再自主生產經營稀土。
另在內蒙古稀土上游企業整合淘汰工作中,35家被列入整合淘汰的企業中,13家納入包鋼稀土重組合作範圍,18家實行補償關閉,4家被淘汰關停。這標誌著以包鋼(集團)公司為主,我國北方輕稀土資源統一開採、統一選礦、統一冶煉分離、統一經營和管理的專營格局初步形成。
而南方各省也同樣進行著稀土企業的整合,比如廣東省明確由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完成對廣東省內現有稀土採選、冶煉分離企業的整合。 2012年2月27日,依托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正式掛牌成立,並力爭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三大稀土企業集團。
另外,商務部還於6月份出台稀土專用發票制度,作為“國家專營製度”技術基礎的稀土專用發票在內蒙古和四川率先試點。此舉意味著,繼鹽業和煙草業實行國家專營之後,稀土行業也將被納入“國家專營”的範圍內。業內人士稱,稀土專營體係將涵蓋中國稀土開採、冶煉、深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更為具體的體系設計是由稀土儲備、開採、冶煉、消費四部分構成,開採、冶煉及消費企業實行身份認證和網籤制度,每年開采的稀土進入儲備和消費兩個領域,徹底阻斷非法生產企業獲得稀土的途徑。可以預見的是,政府勢必加快正在進行中的國內
稀土企業整合進程,盡快結束稀土行業私採超採超量生產、以及無序競爭的亂局。目前國內上百家稀土企業最終將被整合至兩三家。明確格局尚未形成,儘管如此,前述包頭稀土企業人士依然認為,稀土尚未完成明確的整合格局。 “政府先前以為會利用上訴時間達到整合目的,從而對國際市場起到抱起拳頭打出去的功效,但沒想到整合會這麼難,地方的、企業間的,乃至上下游等都是各打各的算盤、各守各的利。 ”
而沒有明確的整合格局,就意味著市場無序和產生過剩的局面將繼續存在,中國稀土協會副秘書長陳占恆表示,現在是供大於求,每年的配額3萬噸,實際銷售1萬噸。一個不能忽略的背景是,目前國內的稀土分離冶煉產能已經嚴重過剩。贛州虔東稀土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龔斌對記者表示,目前南方離子型稀土的分離冶煉產能已經超過了10萬噸,而作為南方稀土老大的江西省2013年第一批生產指標為3950噸。
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馬榮璋介紹,南方分離冶煉企業獲得的離子礦70%以上來源不明。據統計,目前中國的稀土超過20萬噸,每年的實際生產量為15-18萬噸,而全球每年的實際需求在13萬噸左右,中國的需求約10萬噸。
中國稀土學會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雖然稀土供應格局的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但如果取消配額和關稅,中國稀土價格會一落千丈,可能會再次擠垮其他國家的稀土生產線。 ”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