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推動跨境貿易,或為鎢行業帶來新機遇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6-09-18, 週日 10:29
- 作者 huan
- 點擊數:324
德國和日本都不願本國貨幣國際化,因為擔心這會引起貨幣升值從而損及本國製造業的競爭力。中國卻正好相反,積極尋求讓人民幣進入全球主要貨幣行列。為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在全球範圍建立起一個交易機構網,創建一個不受中國資本監管影響的離岸人民幣交易市場,同時採取漸進式市場開放政策。
人民幣在2013年超過歐元成為第二大國際貿易融資貨幣,在全球市場所佔份額達9%,但美元的比重為81%,仍然佔據絕對優勢地位。從用途更廣的國際支付貨幣的角度看,人民幣在2014年排名第五,位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後,在國際支付市場所佔份額僅為2.2%,相比之下,美元的比重為44%。同樣,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由於中國實施外匯管制,人民幣的佔比只有1%,而美元為44%。但人民幣的佔比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如果中國放鬆管制,可能會出現爆發式提升。
任何主要儲備貨幣的背後都需要有厚度、流動性強且對外開放的資本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的支撐,還需要能贏得國際深度信任的監管機構。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約為美國債券市場的10%,由四個監管機構分散管理。幾年內就可以將這個債券市場統一為單一、協調的市場。為實現這個目標,中國需要把大量地方政府債務轉入國家債券市場,需要鼓勵地方政府更多依靠債券市場融資,取代如今過度依賴銀行借貸的做法。這些措施將滿足市場“厚度”的要求。中國的監管機構進步很快,尤其是中國人民銀行,其管理能力享有很高口碑,它把通貨膨脹一直保持在低位並維護貨幣穩定,其領導層的能力水平名聲在外。
中國還需完全開放資本市場,並向國際市場保證,這種開放不管遇到何種外部壓力都會持續下去。中國要實現這種程度的開放還需幾年時間,短期內因國內金融壓力和資本外流壓力不太可能做到這一點。儘管人民幣如今的市場份額較小,但它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向更高的位置攀登。至於人民幣能崛起到什麼程度,那將取決於國內改革的速度和廣度,以及目前攤子舖得太開的金融機構能否成功去槓桿。目前以及在可預見的將來,人民幣作為一種儲備貨幣的使用範圍會很廣,但程度會很淺。超過60個國家有人民幣儲備,但這些國家儲備人民幣主要是為了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以及償付因從中國進口欠下的部分人民幣債務。
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推動跨境貿易。一方面,跨境貿易發展帶來的人民幣跨境流動為人民幣貿易結算系統的建立提供了真實的市場基礎;另一方面,人民幣貿易結算可以反過來推動中國跨境貿易的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之間存在一個良性的互動過程。更多的對外貿易和金融交易由人民幣計價結算,擁有主權貨幣的中國企業面對的匯率風險敞口將有效縮小。對於鎢行業而言,匯率風險縮小將對相關鎢製品外貿企業帶來更加穩固的發展,在降低貿易成本的同時獲得更便捷的貿易渠道,針對目前平靜甚至有些低迷的鎢行業,人民幣國際化或將帶來新的機遇。

鎢產品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產品詳情: http://cn.chinatungsten.com |
電話:0592-5129696 傳真:5129797 |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 鎢鉬圖片: 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
鎢新聞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 鉬業新聞: http://news.molybdenum.com.cn |
微信: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