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墨資源或成下個稀土:20年內將耗盡
- 詳細內容
- 分類:鎢新聞
- 發佈於:2014-06-17, 週二 14:31
- 作者 HJF
- 點擊數:411
作為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主題,石墨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片狀結構的新材料,可由石墨獲得)進入應用領域已呼之欲出。許多科學家認為該產品是革命性的新材料,將推動電子產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撬動至少千億級的產業鏈。
目前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儲量約為7100萬噸,其中中國儲量約為5500萬噸,占全球儲量的77%,居世界首位。然而,同樣占全球儲量的70%以上,同樣是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石墨卻並不如稀土那樣受到重視。我國石墨產業並不理想,長期處於產業鏈條中的原料供應者。
“中國石墨界如果再走低端路線,恐怕就連做苦勞力的資格都沒有了!”中國石墨行業協會輪值會長、內蒙古日新集團董事長張彬對中國石墨產業的現狀十分擔心。他認為,石墨對於工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比稀土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家層面應該更多地關注這一產業的轉型升級。
早在5年前,在能源行業轉征戰多年的張彬,以51億人民幣的鉅資投向了石墨深加工,目前日新集團規模已經成長為中國石墨行業第一、全球第二。
石墨由於其特殊的結構,具有耐高溫性、抗熱震性、導電性、潤滑性、化學穩定性以及可塑性等眾多特性,一直是軍工與現代工業及高、新、尖技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石墨應用範圍廣泛。曾有專家預言:20世紀是矽的世紀,21世紀將是石墨的世紀。
石墨的尷尬:低價出口原料,高價進口產品
我國石墨出口價格長期保持在每噸3000~4000元人民幣之間,但經國外加工提純再進口至中國,價格便成了10萬到20萬元人民幣每噸。
根據我國海關公佈的資料,2010年,我國石墨出口量約為58.55萬噸,進口量為7.6萬噸。這樣的進出口格局已經持續了近30年。
“沒有國內下游生產企業的強大,原料出口便沒有定價權,沒有自主產品在市場上的打拼,進口產品同樣會賣我們天價。”張彬,“如果不改變石墨行業的格局,再過20年,中國將無石墨可采!”
張彬的話並非危言聳聽,黑龍江省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目前約有近千家石墨企業,石墨資源濫采亂掘、采富棄貧、粗放經營、管理水準低的現象比較普遍,開採和加工呈現無序化狀態。如果按照目前的開採方式和速度,最多20年,國內已探明的石墨資源將消耗殆盡,屆時中國將從國外高價進口石墨,由石墨大國變成石墨貧國。
黑龍江奧宇石墨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金柱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說:石墨初級產品大約以每噸3000元~4000元價格出口,但被加工成一個人工心臟瓣膜,價格高達12萬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玉認為:由於我國並不掌握石墨深加工核心技術,而先進石墨加工技術被美日歐盟等少數國家壟斷,導致我國石墨資源“低出高進”,外國“以購代采”的狀態長期存在。
與此同時,更多的亂象也發生在銷售領域,由於大多為原料銷售,市場秩序混亂相互競價成為常態,致使資源低價流失海外。
全產業鏈模式初戰告捷
談及石墨產業,張彬認為不缺資金,不缺市場,主要缺人才。
2011年,張彬旗下瑞盛新能源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啟了世界微晶石墨深加工的攻關之路,進而研究微晶石墨在等靜壓石墨鋰離子負極材料上的性質和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同年與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合作開展的高導熱石墨材料成為世界領先。2013年底,瑞盛新能源與清華大學在石墨烯基導電劑項目上再度合作。
此外,張彬還曾不惜千萬元重金在國內買專利,並組建了100人的科研團隊和自己的實驗室。目前,瑞盛新能源已經擁有10多項國內專利技術和12個主打產品,雖然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但讓張彬感到欣慰的是:2013年,瑞盛新能源六大產品上市,中國石墨進口價格明顯下降,而一直被一家瑞士企業壟斷的一次導電劑產品,在瑞盛新能源全面推出同類產品後,該企業已於2014年元月宣佈在中國停止供貨。
雖然初戰告捷,但張彬並未放鬆,他認為,全產業鏈模式僅僅是開了個局。
2010年,張彬開始整合內蒙古石墨礦資源,拿下了中國唯一未被大規模開採的大鱗片天然石墨礦——內蒙古興和石墨礦,整合了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石墨礦。由此,張彬一舉佔據了中國石墨資源的五分之一。
隨後,張彬投入33億元人民幣,打造了一個中國石墨高新產業穀。張彬的遠景規劃是,打造中國唯一一個石墨全產業鏈生產和研發基地。
石墨應借鑒稀土管控模式
目前,我國石墨產業受制於人的現象明顯。張彬舉例說,我國核電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幾乎全部來自日本的東洋碳素,每噸價格約45萬元,成本不過5萬元,由於國內長期技術落後,價格主導權一直掌握在美日手中。
張彬認為,企業科技水準提升的保障是行業能在規範的環境下運行,這方面還要依賴於國家和地方對行業的整頓和對企業的嚴格准入。
由於儲量占全國的60%,黑龍江省對石墨的關注度一直較高。2011年,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中國工程院9位元院士和中國石墨產業領域27位專家謀劃石墨產業做大做強的方法和措施。內蒙古則是以礦山資源整合的模式率先清理了小企業的低水準開採,引入龍頭企業加大投入力度,開創了一套全新的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要確保石墨行業健康持續發展,還需要國家借鑒稀土資源管控模式,從全國範圍內調控石墨產能,鼓勵科技研發,統籌規劃石墨產業發展。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石墨產業扶持、統籌規劃石墨產業,保護性開發石墨資源是當務之急。
鎢產品生產商、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 傳真:0592-5129797
電子郵件: 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鉬文庫:http://i.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鉬新聞、鉬價格:http://news.molybdenum.com.cn